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疫苗門”罰單落地,醫藥冷鏈企業發展痛點看這裏!

發布時間:2016-04-28 09:55:50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幾天前,在山東(dong) 疫苗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迅速召開常務會(hui) 議,並通過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jue) 定》強調要立足標本兼治、強化製度監管,嚴(yan) 格疫苗流通管理,建立疫苗從(cong) 生產(chan) 到使用的全程追溯製度。
  4月20日,沃森生物旗下控股子公司、山東(dong) 實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聖泰(莆田)藥業(ye) 有限公司,分別收到山東(dong)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shu) 》和《聽證告知書(shu) 》,以及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告知書(shu) 。
  這表明,“疫苗門”事件罰單最終得以落地,肇事者也就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jia) 。
  十幾天前,在山東(dong) 疫苗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迅速召開常務會(hui) 議,並通過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強調要立足標本兼治、強化製度監管,嚴(yan) 格疫苗流通管理,建立疫苗從(cong) 生產(chan) 到使用的全程追溯製度。
  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按照此次《決(jue) 定》,也迅速研究建立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的長效機製。
  那麽(me) ,此次國務院通過的《決(jue) 定》以及兩(liang) 部委將要建立加強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的長效機製,是否直戳國內(nei) 醫藥冷鏈問題要害?新規出台對整個(ge) 醫藥冷鏈物流行業(ye) 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此次《決(jue) 定》以及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長效機製,是否是一次對症下藥的改革?下麵來聽聽相關(guan) 行業(ye) 專(zhuan) 家們(men) 怎麽(me) 說。
  是否對症下藥?
  首先,針對“冷鏈物流監管體(ti) 係尚不完善”問題。
  經分析,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我國藥品的生產(chan) 和流通單位歸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主管,而疾控中心以及各大醫院則由衛生行政部門在管理。顯然,這種分段式監管方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漏洞。
  “而新管理機製中要求第二類疫苗由審計、疾病預防控製機構組織集中采購,接種單位不得直接向疫苗生產(chan) 企業(ye) 購買(mai) 第二類疫苗。這樣就有效地加強了疫苗冷鏈管理,從(cong) 而推進疫苗全程追溯體(ti) 係建設,建立完善防禦接種異常反應保險機製等,從(cong) 源頭上保證了疫苗的質量問題。”中宇恒信董事長王維康認為(wei) 。
  其次,針對“醫藥冷鏈物流相關(guan) 的法規標準內(nei) 容不統一”問題。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wei) 我國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SP)和《藥品生產(chan) 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MP)的冷鏈標準不統一,且各省市對這兩(liang) 項解讀不一樣,對冷鏈要求也未完全落實到位,再加上企業(ye) 自律性較差,並沒有完全按照國家的法規來執行。”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秦玉鳴認為(wei) 。
  針對這一問題,本次國家提出的長效機製第二條中明確道,“加強疫苗冷鏈管理。疫苗儲(chu) 存、運輸的全過程不得脫離冷鏈,並定時監測、記錄溫度。”雖然看似這並不能徹底改善以上兩(liang) 種不同規範的差異性,但是其中強調“去程不得脫離冷鏈”對醫藥冷鏈物流標準建設來說,仍是一劑很好的“助推劑”!
  第三,針對“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發展緩慢”問題。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體(ti) 現出“多、小、散、亂(luan) ”的現象,一般有實力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ye) 能保證藥品質量,而一些小的物流公司缺乏藥品冷鏈運輸的意識,再加上成本因素的影響,因此難以保障冷鏈運輸,尤其藥品送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偏遠地區存在安全隱患。
  據悉,前不久國務院取消了第三方藥品物流審批認證,從(cong) 醫藥冷鏈物流整體(ti) 發展空間來說,取消從(cong) 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ye) 務審批,無疑是想進一步激發藥品物流市場活力,降低物流運營成本,提高行業(ye) 效力。
  “結合本次新規,我們(men) 可以進一步明確,取消並不意味著全麵放開,這主要還需想踏入醫藥冷鏈物流行業(ye) 的第三方運輸企業(ye) 嚴(yan) 格遵守GSP等相關(guan) 規定。”秦玉鳴強調。
  第四,針對“信息化程度滯後”問題。
  雖然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但由於(yu) 受技術條件限製,醫藥冷鏈物流從(cong) 供應鏈頂層到底層,涉及到的醫藥製造商、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這些物流節點,並沒有實現統一串聯的信息化係統。
  “目前,我國多數物流公司采用的是出貨、進貨溫度測定,這種人工確認溫度的方法並不能實現溫控數據的連續性和準確性,隻有提高信息化程度才能保證醫藥產(chan) 品全程的溫度監控和控製。”北京盛世華人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蘇誌勇進一步說道,這就迫切需國家相關(guan) 部門牽頭建設一套全程追溯體(ti) 係。
  “希望此次提出的疫苗新機製中,建設疫苗全程追溯體(ti) ,加快建立全國預防接種信息管理係統這一政策盡快得到落實,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一問題。”蘇誌勇坦言。
  是機遇還是挑戰?
  “新規出台,給疫苗市場帶來最直接影響,即疫苗的質量和使用規範將會(hui) 更加有保障。”哈藥集團醫藥公司質量負責人唐惠明認為(wei) ,市場需求穩步增長,政策驅動明顯,也會(hui) 為(wei) 醫藥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都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顯然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發展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有些專(zhuan) 家也表示,由於(yu) 多方原因,醫藥冷鏈物流市場尚未發展成熟。因此,麵臨(lin) 的挑戰也是多方麵的。因此,並不意味著我國的醫藥冷鏈物流就此迎來發展的春天。
  首先,整個(ge) 供應鏈無法形成閉環。
  所謂的“醫藥供應鏈”是指藥品從(cong) 製造商到使用者的整個(ge) 過程,它應該是一個(ge) 閉環的生態鏈,但目前這個(ge) 生態鏈條仍未達到完全閉合。
  例如,製造企業(ye) ,在生產(chan) 製造一批藥品,確實是經過嚴(yan) 格的冷鏈控製;而流通企業(ye) ,在現在的技術之下,也能做到了充分的冷藏冷運;最後醫療機構、中心,醫護人員從(cong) 冷庫取得相應的藥品,直到這一藥品進入被注射者體(ti) 內(nei) ,這整個(ge) 的過程看似做到了“完美”,但是,我們(men) 可能忽視了一個(ge) 環節,那就是在整個(ge) 供應鏈過程中的交接環節,是否已經“斷鏈”?上藥科園信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於(yu) 悅分析認為(wei) ,這就使得我們(men) 得到的醫藥冷鏈數據並不是一個(ge) 閉環的數據。
  其次,“權利割裂”問題。
  由於(yu) 疫苗溫度的需要實時采集,才能得出完整的供應鏈產(chan) 業(ye) 大數據,但由於(yu) 我國國情所定,各大相關(guan) 部門的數據是無法進行實時對接的。因此,一旦出了問題,後續的查詢過程也是低效、繁瑣的。
  第三,追溯的“滯後”問題。
  目前,有一個(ge) 問題也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航空運輸。因為(wei) 技術問題,疫苗在飛機上的實時狀態一般是我們(men) 不能追溯到的。因此,隻能在飛機落地之後,才能查看數據,這就使數據存在滯後性或者失真性。
  第四,成本問題。
  從(cong) 我國醫藥冷鏈的分銷模式來看,其主要是小批量、多批次的運輸,難以形成一定的規模開展集運
  尤其是在不發達的三、四線城市,物流市場落後,具備冷藏品運輸條件的設施、設備寥寥無幾,這樣難以形成規模優(you) 勢,成本問題就尤為(wei) 突出。
  “另外,要保障疫苗質量,也要考慮不同季節的影響。這一問題,對於(yu) 地大物博的中國而言顯得尤為(wei) 突出。”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博士、研究院鄧宗武坦言。
  綜上所述,山東(dong) 疫苗事件的爆發,確實從(cong) 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我們(men) 對疫苗以及醫藥冷鏈的進一步認識,以及相關(guan) 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對於(yu) 我國現狀而言,完善的醫藥冷鏈事業(ye) 並不能一撮而就,而是一項任重道遠的長遠事業(ye) !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