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三輪車無路可走幾時休?路權很重要
發布時間:2016-04-25 09:39:22 現代物流報

4月8日,國家郵政局頒布了《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征詢意見稿(以下簡稱《要求》)。對於這個標準,電動車生產商是怎麽看的呢?對此,深圳市台鈴電動車有限公司品牌總監胡東文接受了第一物流全媒體(微信號:cn156news)現代物流報記者的專訪。
胡東文接受第一物流全媒體(微信號:cn156news)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他正在參加“電動車標準化和城市物流用車路權”研討會。會上,胡東文談了自己對快遞三輪車國標和相關路權的看法,也讓在座的很多企業家產生共鳴。
國標怎麽定?安全最重要
談到對4月8號國家郵政局頒布的《要求》有什麽看法時,胡東文表示:“我認為技術標準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解決安全問題,在這方麵我覺得《要求》可以再多完善一點。”
何為安全問題呢?胡東文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要求》裏規定快遞三輪車的幹態製動距離為3m,濕態距離為4 m。對於此條規定,胡東文說:“這個的製動距離到底夠不夠用?我覺得技術標準應該對這樣的問題做更多詳實的分析。”
在胡東文看來,這種涉及到電動車安全性能的項目也應該成為國標重點關注的問題。
對於《要求》中規定的車輛行駛時速、自重、載重等,胡東文同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車速15km/h是不是有點慢?我們知道人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5公裏,騎自行車時速是在15到18公裏,如果快遞三輪車的時速規定到15公裏的話,我們擔心快遞最後一公裏破局之道可能會打折扣。”胡東文說。
車輛尺寸在胡東文看來也值得商榷。現在市麵上的需求多數超過《要求》中對車廂尺寸的限製:長1400±10毫米,寬950±7毫米,高900±7毫米。有快遞企業表示,這樣的箱體容積大小會比現在他們使用的箱體小三分之一,每天配送的快件效率必然會受影響。
胡東文認為,標準製定得好不好,還是要看這個市場的接納程度如何。
“按照《要求》提出的標準去生產車輛的話,我們不是生產不出來,作為一個車輛製造企業,生產這樣的車型是沒問題的。關鍵是這樣的車型生產出來,市場的接納程度會怎樣?”作為一家電動車生產企業,胡東文說市場的接納程度是他們主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跟我們定製車輛的企業也很頭疼,他們定製的車型必須能在當地上路行駛才行,而不同的市場區域所接納的狀況又不盡相同,所以無論選擇哪個標準都有不足之處。希望這次定出來的標準能更符合市場需求。”
國標征詢意見如不能迎合市場發展需求,未來執行的狀況可能會讓執法部門更心塞。因此,胡東文多次向記者表達一個觀點,那就是技術標準應該更加關注那些涉及到安全的、應設定為強製性標準的內容,同時要給企業選擇更先進的技術和材料的空間,讓市場在這些方麵發揮自己的作用。
此外,胡東文還建議快遞三輪車的技術標準應該針對不同的標準項進行分類管理,比如技術標準裏麵可以分為否決項、重要項和一般項。重要項如:時速、刹車距離等就可以出台硬性要求,一些不重要的項目就可以不做嚴格規定。
無路可走幾時休?路權很重要
快遞三輪車的技術標準是一個大問題,但在胡東文看來,電動車企業和快遞企業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麵對,那是快遞三輪車的路權問題。
胡東文說,2003年的時候,廣東有些城市就提出禁電,此後13年,交管部門的“禁摩限電”行動就時有發生。隨之相關企業也常常麵臨電動車無路可走的窘境。
“現在的道路設計一般隻有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而沒有專門供電動車、三輪車使用的‘準機動車道’。快遞三輪車越來越多,它在機動車道上是弱者、在非機動車道上又是強者,但道路設計的現實情況卻是沒適合的路給它走。即使國標製定得再完善,快遞三輪車可能還是會麵臨無路可走的窘境。“胡東文說。
所以,在胡東文看來,快遞行業和電動車生產廠家在關注國標的同時,也應該努力推進道路資源分配的改革。
據胡東文介紹,廣東前些年就在大力修建綠道,並且深圳的綠道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既然我們可以在綠道建設上取得突破性成績,那麽我們可不可以在道路資源的分配上再多做一些革命性的思考,規劃出一條讓電動車通行的道路呢?因為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這種新興交通工具出來之後無路可走的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從道路規劃上多做考量。”
對於有些地方政府希望用電動自行車送快件的問題,胡東文認為快遞三輪車還會是主角,“很明顯,送快遞還是用三輪車好,它不僅裝載量高,而且可以上鎖後能保障快遞件的安全。既然快遞小哥們都喜歡用快遞三輪車,我們為什麽不成人之美呢?”
此外,胡東文還特別說明了技術標準和道路交管部門製定的交管法規標準的關係問題。他說這是兩個定義,技術標準是為了讓車輛具備更好的性能,即車輛性能更高、更強等。而交管法規則是對道路上的車輛行駛進行規範性管製。隻要交管法規定得好、管得好,車輛性能好點應該是一件好事兒。
所以,相關部門的管理思路,如:道路規劃、交通法規等對於快遞三輪車來說似乎是更加需要審慎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胡東文說台鈴作為一家電動車生產企業,十分希望就電動車的技術標準和上路管理等問題建言獻策,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標準製訂及執行工作。因為這不是某個企業、某個行業的問題,而是涉及到電商產業、物流產業、環保交通工具製造產業以及社會民生事業等方麵的大事,標準越合理,各項事業的發展才能更加順利。
“有標準絕對好過沒標準!雖然我們對國標征詢意見稿的一些項目持有保留意見,但國標的出台對於我們這樣的電動車企業來說還是一個利好消息,我們也熱切盼望快遞三輪車國標正式出台。”采訪最後,胡東文對國標的正式出台滿懷期待。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