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物流行業:保稅模式受阻 不確定性加劇

發布時間:2016-04-12 09:57:54 證券時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4月7日,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農(nong) 業(ye) 部、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瀕管辦、密碼局等11個(ge) 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落腳點是“國內(nei) 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guan) 部門監管要求”,清單共包括1142個(ge) 8位稅號商品,含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er) 童玩具、保溫杯等;同時規定直購商品免於(yu) 驗核通關(guan) 單,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guan) 單、“二線”出區時免於(yu) 驗核通關(guan) 單。
  財政部牽頭繞不開稅,直郵模式成主流:我們(men) 對本次清單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稅務、清單範圍和模式變更三方麵。
  1)財政部牽頭,關(guan) 鍵是稅:注意到本次清單是由財政部牽頭公布的,符合我們(men) 在3月25日報告《跨境新政加強規範,行業(ye) 短期將受衝(chong) 擊》中對新政出台的背景判斷,即:目前行郵稅標準導致國家稅費損失,並對貿易及國內(nei) 商品造成衝(chong) 擊,跨境行政監管方式和稅收政策總體(ti) 向一般貿易靠攏。
  2)使用新政品類多,但暫有不確定性:清單中共包括1142個(ge) 8位稅號商品,考慮品牌型號等因素,實際SKU將遠大於(yu) 1142個(ge) ,但同時發文中追加了一個(ge) 條款“清單將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消費者需求變化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這意味著適用新政進口的商品種類在未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3)保稅模式被堵截,SKU受限後直郵模式是主流:我們(men) 傾(qing) 向於(yu) 認為(wei) 未來保稅模式的監管形式會(hui) 在品類商檢上趨於(yu) 嚴(yan) 格,新模式將使大量SKU產(chan) 品進口受限,跨境平台和賣家將轉向直郵模式,特別是具備規模優(you) 勢的集貨直郵模式,因此網絡化的海外倉(cang) 布局將成為(wei) 跨境物流服務商的核心資產(chan) 。
  清單出台後續影響,按照產(chan) 業(ye) 鏈參與(yu) 者討論:
  1)投資人麵對糾結:理論上跨境電商是典型的“互聯網+流通”計劃,但目前政策口徑收緊,未來還會(hui) 調整,這對於(yu) 已有或擬進行產(chan) 業(ye) 布局的投資人來說,是否繼續B、C輪投資,是個(ge) 困難的選擇。
  2)參與(yu) 者尋找操作空間,政府監管難度加大:由於(yu) 行郵模式保留,以及正麵清單中仍舊留有模糊地帶,某些從(cong) 業(ye) 者可能會(hui) 尋找“操作空間”,反而導致監管難度加大;
      3)直郵成為(wei) 主流:網絡化的海外倉(cang) 成為(wei) 核心資源;4)消費者短期成本上升,個(ge) 人捎帶入境有風險;5)B2C進口與(yu) 出口平衡,看地方與(yu) 中央博弈:行郵稅歸屬地方,跨境綜合稅歸屬中央,二者博弈可能導致新政推進低於(yu) 預期。
  投資建議:政策的出台並不影響國人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和成交量遞增的大趨勢,特別是陽光渠道進口的商品,但考慮到短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建議投資人暫時規避相關(guan) 標的。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