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菜鳥不是菜鳥:馬雲的物流夢想和現實

發布時間:2016-03-22 09:32:43 時代周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快遞企業(ye) 紛紛宣布上市計劃的消息後,菜鳥網絡的首輪融資就像一枚火箭,將物流行業(ye) 的融資潮推向頂峰。3月14日,菜鳥網絡正式確認獲得百億(yi) 級融資。根據估算,成立僅(jin) 三年時間的菜鳥網絡,本輪融資過後其估值已經超過400億(yi) 元。
  “我們(men) 更願意叫菜鳥網絡,而不是菜鳥物流。”菜鳥網絡公關(guan) 總監牛智誠首先更正時代周報記者的說法,“為(wei) 什麽(me) 我要提這點?因為(wei) 這涉及菜鳥的定位問題,菜鳥網絡是一個(ge) 以數據驅動快遞企業(ye) 策劃協同的物流平台。它並不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個(ge) 專(zhuan) 注物流領域的數據平台。”
  菜鳥網絡被視作是繼電商平台和螞蟻金服後阿裏的第三極。在過去的兩(liang) 年時間裏,阿裏聯合順豐(feng) 及三通一達等物流公司,立誌打造一個(ge) “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讓通過這個(ge) 網絡的任何商品實現全國24小時可達。
  用馬雲(yun) 的話說,菜鳥網絡是他“最後一個(ge) 夢想”,是一個(ge) “理想主義(yi) ”項目,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來實現。但當夢想照進現實時,菜鳥網絡始終是一項商業(ye) 計劃,而它的最終目標,正是試圖壓製京東(dong) 自營物流帶來的威脅。
  另一方麵,天貓和淘寶巨大的用戶資源是快遞企業(ye) 夢寐以求的,但同時快遞企業(ye) 也擔心失去自主權。盡管菜鳥一再表示不會(hui) 涉足快遞業(ye) 務,但其運用大數據驅動物流行業(ye) 的做法更像是一場對傳(chuan) 統行業(ye) 的顛覆和革命。
  “我們(men) 不需要這個(ge) 行業(ye) 再打架了,”牛智誠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我們(men) 覺得現在優(you) 質的服務比價(jia) 格更重要。”
  融資百億(yi) 攻堅物流倉(cang) 配
  菜鳥網絡新的投資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馬來西亞(ya) 國庫控股公司(Khazanah)、春華資本等多家國內(nei) 外著名投資機構。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阿裏在海外上市,與(yu) 國外機構投資者關(guan) 係密切,所以菜鳥的融資多為(wei) 國外機構,說明其有國際化跡象。
  菜鳥網絡公關(guan) 總監牛智誠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該輪融資將用於(yu) 菜鳥的五大網絡的建設,包括快遞網、倉(cang) 配網、末端網、跨境網和農(nong) 村網絡,完善菜鳥對合作物流企業(ye) 的協作能力。
  “在菜鳥內(nei) 部,我們(men) 有個(ge) 戰略叫‘三網兩(liang) 刀’,‘三網’是指快遞網、倉(cang) 配網、末端網,‘兩(liang) 刀’就是跨境和農(nong) 村物流。之所以稱之為(wei) ‘兩(liang) 刀’,是因為(wei) 跨境和農(nong) 村物流都是新興(xing) 業(ye) 務。”牛智誠表示,以禦泥坊為(wei) 例,它的出口業(ye) 務全部通過菜鳥網絡完成,菜鳥通過數據的優(you) 化,自動匹配合適的供應商和鏈路,每個(ge) 鏈路上都是優(you) 中選優(you) ,這意味著商家今後隻管做好銷售工作,不用再操心跨境物流。
  事實上,在菜鳥網絡成立前,阿裏內(nei) 部早已有“天網”計劃。所謂的“天網”,是指阿裏通過收集物流公司的大數據,以提升快遞公司乃至快遞行業(ye) 的效率。菜鳥網絡的相關(guan) 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淘寶上相關(guan) 的多家大型快遞公司的前台數據係統已經接入菜鳥網絡,這意味著一張全國性快遞監控網絡已經被阿裏收入囊中。
  毫無疑問,菜鳥網絡的核心資源是物流大數據,但與(yu) 此同時,菜鳥網絡在全國各地四處拿地。在過去兩(liang) 年裏,菜鳥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拿下幾萬(wan) 畝(mu) 土地自建倉(cang) 儲(chu) 中心,並將之分為(wei) “八大軍(jun) 區”。這一“地網”是菜鳥網絡的另一麵,與(yu) “天網”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共同支撐起菜鳥網絡的運轉。
  據牛智誠介紹,中國目前70%的快速包裹數據,都是在菜鳥網絡上運轉。從(cong) 商家一發貨開始,菜鳥網絡就能知道該物品要經過哪幾個(ge) 結點,在什麽(me) 時間點送到哪個(ge) 最末端的網絡。“以前快遞隻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物流量,但是現在菜鳥網絡能夠提前預判一個(ge) 城市到全國各地的包裹數量和運輸路線,從(cong) 而提前準備人力和配送車輛等資源。”
  牛智誠表示,大數據在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將發揮更大的威力。“一方麵菜鳥網絡能幫助快遞公司估算分布中心的人力和場地資源,另一方麵商家通過菜鳥的配送係統預估各個(ge) 城市之間的備貨量,實現動態補貨。”
  不搶合作夥(huo) 伴賺的錢
  菜鳥網絡的首輪融資即破百億(yi) ,並非隻是偶然。
  今年1月15日,圓通宣布將借殼大楊創世登陸資本市場,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是圓通此舉(ju) 是受到申通率先上市的刺激而作出的反應。不僅(jin) 如此,中通、百世匯通等快遞企業(ye) 都傳(chuan) 出謀劃上市的消息,甚至連一直宣稱“不上市”的順豐(feng) 速運前不久也刊登公告稱,已啟動國內(nei) 上市流程。此外,韻達、宅急送和天天快遞均獲得了新一輪融資,為(wei) 行業(ye) 洗牌整合預備彈藥。
  申正遠認為(wei) ,今年以來快遞行業(ye) 呈現融資潮,主要原因是快遞行業(ye) 麵臨(lin) 資本困境,快遞企業(ye) 打破瓶頸需要上市融資。另一方麵,申通、圓通接連上市,給其他快遞企業(ye) 造成一定的經營壓力,於(yu) 是紛紛宣布上市計劃。
  阿裏的菜鳥網絡和京東(dong) 的自營物流已經給快遞企業(ye) 帶來不小的壓力。雖然菜鳥網絡的目標是搭建智能物流平台,自身不擁有快遞員和配送車,但快遞企業(ye) 也擔心,菜鳥坐擁大量實際庫存、配送路徑等具體(ti) 信息後,是否會(hui) 用互聯網思維顛覆這個(ge) 行業(ye) 的商業(ye) 模式。申正遠分析稱,快遞公司大部分業(ye) 務都來自於(yu) 淘寶,因此快遞公司都希望加入菜鳥網絡,不過菜鳥網絡就麵臨(lin) 著如何分配平台上快遞企業(ye) 資源的問題,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矛盾。
  為(wei) 了掌握話語權,快遞企業(ye) 也嚐試了一係列動作。2012年起,“三通一達”開始實施電商倉(cang) 儲(chu) 加配送發展戰略,主要是為(wei) B2C電商提供倉(cang) 儲(chu) 配送服務,可以分流控製電商貨源,並在任意電商平台進行銷售,甚至利用快遞客戶數據進行銷售;2013年12月,蜂網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由“三通一達”和順豐(feng) 聯合組成,各占20%股份,董事長由圓通董事長喻渭蛟擔任,董事由剩餘(yu) 4個(ge) 股東(dong) 擔任。
  針對與(yu) 快遞公司的合作問題,牛智誠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cong) 菜鳥網絡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內(nei) 部就明確了一個(ge) 思路:合作夥(huo) 伴賺的錢,菜鳥不會(hui) 去賺。“菜鳥網絡一定是做那些合作夥(huo) 伴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說數據存儲(chu) 的能力,數據分析的能力,以及構建整個(ge) 優(you) 化係統鏈路,這些是很多快遞公司想做但是做不了的,這才是菜鳥要做的東(dong) 西。”他強調,菜鳥網絡不幹涉淘寶上的商家選擇快遞公司,選擇權不在菜鳥手上。
  眾(zhong) 包VS自營
  菜鳥物流的發展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與(yu) 另一電商巨頭京東(dong) 的做法截然相反,圍繞兩(liang) 者物流經營模式之爭(zheng) 一直未停息過。馬雲(yun) 曾在2015年的在京員工大會(hui) 上暗諷京東(dong) 的自營物流,“對於(yu) 有些公司已經到了8萬(wan) 人,上帝祝福他們(men) ,希望他們(men) 越做越好。”顯然,菜鳥網絡與(yu) 京東(dong) 的自營物流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得益於(yu) 龐大的自建倉(cang) 儲(chu) 與(yu) 物流,京東(dong) 得以超越當當和亞(ya) 馬遜,並緊追在天貓身後。京東(dong) 目前擁有員工105963名,其中倉(cang) 儲(chu) 物流人員約為(wei) 10萬(wan) 左右;全國擁有7個(ge) 物流中心,44座城市運營167個(ge) 倉(cang) 庫,4142個(ge) 配送站和自提點,以及覆蓋全國2043個(ge) 區縣。按照劉強東(dong) 的說法,經過過去8年打造的物流體(ti) 係,京東(dong) 已經比目前市場上任何一家競爭(zheng) 對手都至少要領先5年。
  不過,成也物流敗也物流,自營物流為(wei) 京東(dong) 帶來營收的暴漲,但同時也導致成本費用的劇增。從(cong) 2015年第四季報來看,京東(dong) 倉(cang) 儲(chu) 物流的費用為(wei) 46.8億(yi) 元,占營收比例高達8.3%,這一數字在2013年僅(jin) 是5.93%。另外,2015年京東(dong) 在倉(cang) 儲(chu) 物流費用上投入增長了72.57%,遠高於(yu) 57.64%的收入增長。
  在申正遠看來,眾(zhong) 包的優(you) 勢在於(yu) 將物流輕資產(chan) 化,並且充分利用現有的物流資源、企業(ye) ,但劣勢在於(yu) 並沒有自己的物流團隊,缺乏穩定性;自營的優(you) 勢在於(yu) 有穩定的物流團隊,能夠深入三、四線城市,運送速度快,劣勢在於(yu) 管理難度大、體(ti) 量龐大。
  牛智誠並不認同菜鳥網絡是眾(zhong) 包物流的說法,在他看來,至少目前為(wei) 止,菜鳥隻與(yu) 專(zhuan) 業(ye) 的快遞企業(ye) 進行合作,而並不對普通個(ge) 人開放。“物流的配送有它的專(zhuan) 業(ye) 性和安全性,以及配送時效的要求,我們(men) 更願意說這是‘專(zhuan) 業(ye) 眾(zhong) 包’。菜鳥一定是由快遞公司及其快遞員來完成配送,因為(wei) 這關(guan) 係到中國80%電商物流的基本問題,菜鳥網絡必須要把這個(ge) 基礎服務做好。”牛智誠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