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14 09:16:09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摘編

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開幕會(hui)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兩(liang) 會(hui) 新詞
“新動能”
熱詞提及頻率
一次提及“快遞”
兩(liang) 次提及“長江經濟帶”
兩(liang) 次提“電子商務”
三次提及“物流”
三次提及“自貿區”
四次提及“鐵路”
五次提及“新動能”
五次提及“供給側(ce) ”
五次提及“公路”
六次提及“一帶一路”
十次提及“城鎮化”
十四次提及“結構性”
十四次提及“服務業(ye) ”
2015年,政府為(wei) 物流業(ye) 大環境發展做了哪些?
9時05分,李克強總理開始向大會(hui) 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首先說明了2015年的整體(ti) 經濟發展環境。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67.7萬(wan) 億(yi) 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位居前列。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業(ye) 在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高技術產(chan) 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增速快於(yu) 一般工業(ye) 。
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互聯網與(yu) 各行業(ye) 加速融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增長。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蓬勃發展,全年新登記注冊(ce) 企業(ye) 增長21.6%,平均每天新增1.2萬(wan) 戶。
大環境下,有哪些物流業(ye) 相關(guan) 性較大的點?
1、促進網購、信息消費等快速增長
著力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為(wei) 應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men) 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實施重點領域消費促進工程,城鄉(xiang) 居民旅遊、網購、信息消費等快速增長。
2、“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
圍繞激發市場活力,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國際產(chan) 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鐵、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在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布局、生態環保等方麵實施一批重大工程。
3、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
製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意見,出台推動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政策措施,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一大批創客走上創業(ye) 創新之路。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促進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啟動實施《中國製造2025》,設立國家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業(ye) 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擴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積極化解過剩產(chan) 能,推進企業(ye) 兼並重組。促進生產(chan) 性、生活性服務業(ye) 加快發展。
十二五,物流背後的大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麵完成。
一是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7.8%,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成為(wei) 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
二是結構調整取得標誌性進展。服務業(ye) 成為(wei) 第一大產(chan) 業(ye) ,工業(ye) 化與(yu) 信息化融合加深,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明顯增強。消費成為(wei) 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鎮。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減少12%以上。
三是基礎設施水平全麵躍升。鐵路運營裏程達到12.1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鐵路超過1.9萬(wan) 公裏,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超過12萬(wan) 公裏。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工程通水。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長快於(yu) 經濟增長,城鄉(xiang) 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超過6400萬(wan) 人。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設4013萬(wan) 套,上億(yi) 群眾(zhong) 喜遷新居。農(nong) 村貧困人口減少1億(yi) 多,解決(jue) 3億(yi) 多農(nong) 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十三五,物流業(ye) 將麵臨(lin) 的發展大環境是什麽(me) ?
1、促進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
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wei) 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持續推動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促進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製造強國。到2020年,力爭(zheng) 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2、要深入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到2020年,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和質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鐵營業(ye) 裏程達到3萬(wan) 公裏、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約3萬(wan) 公裏,實現城鄉(xiang) 寬帶網絡全覆蓋。
3、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ti) 製
全麵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建立現代產(chan) 權製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ti) 製機製和發展方式。“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對外貿易向優(you) 進優(you) 出轉變,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從(cong) 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逐步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新格局。
十三五,與(yu) 物流人最相關(guan) 的國家經濟戰略重點有哪些?
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jue) 我國所有問題的關(guan) 鍵。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推動科學發展,妥善應對挑戰,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
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當前發展中總量問題與(yu) 結構性問題並存,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chan) 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
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
經濟發展必然會(hui) 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chuan) 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jun) 突起和傳(chuan) 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台階。
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yu) 這樣一個(ge) 關(guan) 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
要推動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加快成長,以體(ti) 製機製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台,做大高技術產(chan) 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
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chan) 、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yu) 活力。
2016年,物流業(ye) 的發展環境是什麽(me) ?
著力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chuan) 統比較優(you) 勢,抓好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
1、 加強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統籌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chan) 業(ye) 、投資、價(jia) 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舉(ju) 措,為(wei) 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進股票、債(zhai) 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
2、 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jue) 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ti) 係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
3、 支持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建設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是發揮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和“互聯網+”集眾(zhong) 智匯眾(zhong) 力的乘數效應。打造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扶、眾(zhong) 籌平台,構建大中小企業(ye) 、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ye) 創新機製。
4、 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yi) 元專(zhuan) 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yu) 職工分流安置。采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ye) 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jue) 遏製涉企亂(luan) 收費行為(wei) 。
5、 適度擴大需求總量,積極調整改革需求結構,促進供給需求有效對接、投資消費有機結合、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對經濟發展穩定而持久的內(nei) 需支撐。
6、 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ti) 商業(ye) 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ye) 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7、 加大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20萬(wan) 公裏,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車。
8、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國內(nei) 區域開發開放與(yu) 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guan) 合作機製,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
9、 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ye) 建設一批出口產(chan) 品“海外倉(cang) ”,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發展。進一步整合優(you) 化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促進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向產(chan) 業(ye) 鏈中高端延伸。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