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央媒走重汽】重汽:創新轉型應對“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6-03-11 16:09:08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3月8日,中央媒體(ti) 走基層大調研活動首站在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重汽”)正式啟動。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日報、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中國汽車報、中國工業(ye) 報、中國交通報、中國質量報、中國消費者報、商用汽車新聞等中央及行業(ye) 媒體(ti) 齊聚中國重汽科技大廈,聚焦我國卡車行業(ye) 發展現狀,深入了解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重汽如何對接《中國製造2025》,使中國民族汽車工業(ye) 真正實現強國夢。

 

聚焦中國重汽 探尋轉型升級之道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實施及落實《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攻堅之年,更是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和轉型的關(guan) 鍵之年。這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變革。

 

作為(wei) 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宏觀經濟的變化勢必將影響到卡車行業(ye) 的整體(ti) 發展。在經濟新常態下,對於(yu) 依賴經濟拉動的卡車企業(ye) 來說,未來的路注定充滿荊棘和坎坷。

 

為(wei) 了指引卡車企業(ye) 在“十三五”時期加快轉型升級,同時,緊跟習(xi) 近平主席在調研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三大媒體(ti) 時提出的鼓勵記者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及時發現和宣傳(chuan) 基層先進典型的精神,中央媒體(ti) 走基層大調研活動再度開啟。經過多方考察和中國內(nei) 燃機工業(ye) 協會(hui)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的推薦,中國汽車新聞工作者協會(hui) 此次選取了重型汽車工業(ye) 的排頭兵、在創新轉型上有突出貢獻的中國重汽作為(wei) 首站走訪對象。

 

啟動儀(yi) 式上,中國重汽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馬純濟對中央及行業(ye) 媒體(ti) 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2015年是金融危機以來國內(nei) 重卡行業(ye) 最困難的一年,但中國重汽主動應對各種挑戰,大力開展“品牌、質量、效益升級年”活動,在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路上創造了新的成績。此次中央媒體(ti) 走基層大調研活動走進中國重汽,聚焦民族重卡品牌,探討《中國製造2025》的創新升級之路,中國重汽責無旁貸。企業(ye) 將進一步加強產(ch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積極適應市場變化,轉方式調結構,大力提升智能化製造水平,努力實現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全係列商用車產(chan) 品走出國門。

 

                       中國重汽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 馬純濟

 

中國內(nei) 燃機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魏安力從(cong) 節能減排的角度簡要分析了當前國內(nei) 汽車發動機的技術水平,高度評價(jia) 了中國重汽在行業(ye) 中的地位。他指出,中國重汽有著悠久的曆史沿革、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優(you) 秀的產(chan) 品儲(chu) 備,希望中國重汽把曼技術發動機的優(you) 勢發揮好,為(wei) 國家一帶一路、供給側(ce) 改革、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汽車報》總編輯何偉(wei) 在致辭中說,中國重汽的發展曆史就是中國重型汽車工業(ye) 的發展史,中國重汽被評價(jia) 為(wei) 中國重型汽車工業(ye) 的搖籃,實至名歸。此次中央媒體(ti) 走基層來到中國重汽,是找到了一座新聞富礦。希望這個(ge) 活動能一直辦下去,通過活動找出像中國重汽這樣真正優(you) 秀、實幹的企業(ye) ,作為(wei) 商用車行業(ye) 的典型大力推廣,進而推動整個(ge) 行業(ye) 的升級。

 

儀(yi) 式上,與(yu) 會(hui) 領導還共同點亮了“講中國重汽故事、揚中國製造品牌”主題文字,並與(yu) 媒體(ti) 記者在“中央媒體(ti) 走基層大調研活動”啟動旗幟前合影留念。

 

 

                       重汽領導、嘉賓與(yu) 媒體(ti) 合影留念

 

“新常態”下 追求質量與(yu) 效益是根本

 

在接下來的總編對話和媒體(ti) 溝通會(hui) 上,馬純濟等中國重汽領導與(yu) 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媒體(ti) 記者就卡車技術、質量、生產(chan) 、銷售、行業(ye) 趨勢等方麵進行了深入溝通。

 

交流過程中,馬純濟指出,“二次創業(ye) ”過程中,中國重汽在提升產(chan) 品質量上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並通過與(yu) 德國曼合作為(wei) 契機,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提升產(chan) 品質量水平。正是這次重要決(jue) 策,使中國重汽從(cong) 速度規模型開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也讓企業(ye) 有了新的發展契機。

 

據了解,中國重汽與(yu) 曼合作項目在2012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相繼建成了曼發動機生產(chan) 線、車橋生產(chan) 線、駕駛室生產(chan) 線和整車裝配線。2013~2014年間,曼平台T係列重卡以及曼TGA的國產(chan) 化車型——汕德卡也全麵進入市場,使中國重汽在質量提升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引進曼技術的同時,中國重汽在裝備供應能力、質量把控管理體(ti) 係等標準化環節上也有了大幅提升。“引進曼技術,重汽花了大價(jia) 錢,其中買(mai) 的最值的,就是標準。”中國重汽總質量師雲(yun) 清田表示,在與(yu) 曼公司合作中,重汽不僅(jin) 學到了技術、實驗方法、製造工藝等內(nei) 容,還學到了曼引以為(wei) 豪的標準體(ti) 係。如今,重汽嚴(yan) 格按照曼的開發體(ti) 係來開發產(chan) 品,從(cong) 零部件的開發、選點到樣件放行,每個(ge) 零部件都要做一係列試驗。此外,重汽另一點提升就是產(chan) 品釋放,包括釋放工作和釋放理念。總之,現在不管是重汽人還是重汽產(chan) 品,“含金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參觀章丘發動機生產(chan) 線

 

耳聽為(wei) 虛,眼見為(wei) 實。采訪結束後,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媒體(ti) 記者在中國重汽副總經理於(yu) 有德的陪同下,參觀了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質量檢測中心、濟南動力部曼技術發動機生產(chan) 線、濟南商用車公司整車裝配線。記者們(men) 目睹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實驗裝備,對中國重汽先進的數字化工廠、高度自動化的生產(chan) 線以及嚴(yan) 格地管控體(ti) 係讚歎不已。

 

魏安力參觀後也對其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wei) ,中國重汽的整車裝備及發動機的製造和試驗能力已與(yu) 國際水平接軌,這對於(yu) 企業(ye) 全麵提高技術研發水平和新產(chan) 品開發能力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何偉(wei) 表示,中國重汽裝備條件和實力的不斷升級,將帶動我國重型汽車整體(ti) 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為(wei) 重型汽車領域逐步實現從(cong) “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做出新的貢獻。

 

國際化是未來發展重要戰略

 

2016年,作為(wei) 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國家針對消費、出口、國內(nei) 投資出台一係列穩增長措施的拉動下,中國重汽判斷,商用車行業(ye) 2016 年整體(ti) 需求將會(hui) 平穩增長,產(chan) 品結構將會(hui) 進一步調整,這將成為(wei) 商用車行業(ye) 發展的新常態。

 

這種新常態下,馬純濟定下的策略是:用改革創新貫穿全年工作、用國際化帶動企業(ye) 現代化。“如今,我們(men) 清楚地認識到,隻有實施國際化戰略,才能保持和擴大企業(ye) 改革重組的發展成果、解決(jue) 企業(ye) 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中國重汽必須放眼國際市場,才能獲得長足發展。而國際化水平的高低,也決(jue) 定了公司未來的命運。”馬純濟說。

 

如何實施國際化戰略?中國重汽集團國際部副總經理蘭(lan) 俊傑介紹說:“這些年來,通過產(chan) 品質量的提升,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在海外已經具備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並且我們(men) 已經從(cong) 簡單的賣車到售後銷售服務網絡的建立,再到如今當地組裝、產(chan) 能合作的轉變,真正實現海外采購、設計、銷售。目前,中國重汽在海外已有6個(ge) 組裝廠、300多名人員常駐國外並有1000多個(ge) 網點,出口市場已成為(wei) 中國重汽市場銷量強有力的支撐。”

 

 

                             濟南商用車公司生產(chan) 線

 

實際上,這僅(jin) 僅(jin) 是個(ge) 開始。在馬純濟勾畫的藍圖中,國際化始終是中國重汽的發展重點。他指出:“當前,國際市場在中國重汽產(chan) 銷結構中的占比已經達到1/3,將來還要超過1/2,甚至更多。另外,雖然中國重汽已將產(chan) 品賣到了100多個(ge) 國家,但多數是發展中國家。今後我們(men) 要擴大區域,拓展發達國家市場,最終將中國重汽打造成具有國際化水平的、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營業(ye) 收入過千億(yi) 的商用車企業(ye) 集團。”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