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聚焦內河水運發展

發布時間:2016-03-10 10:14:04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三五”期是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珠江—西江經濟帶等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時期。在當前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的新形勢下,內(nei) 河水運是綜合運輸體(ti) 係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內(nei) 河水運發展不僅(jin) 牽動著交通水運人的心,也吸引了各界代表委員的目光。

 

 

 

致公黨(dang) 中央:

 

 

 

科學規劃建設淮河入海航道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澤湖二河閘,東(dong) 至濱海縣扁擔港注入黃海,與(yu) 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ce) ,全長163.5公裏。入海水道貫穿江蘇省淮安市的清浦區、淮安區和鹽城市的阜寧、濱海2縣,分別在淮安區境內(nei) 與(yu) 京杭大運河、在濱海縣境內(nei) 與(yu) 通榆河立體(ti) 交叉。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已被列為(wei) 國務院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將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依托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實施航道工程,對促進“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的實施,並帶動淮河流域生態經濟區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目前在淮河入海水道的二期工程方案中,已充分考慮了通航功能因素,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出海航道建設未同步納入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方案,對通航設施隻進行了預留,並未正式立項;二是出海航道定位為(wei) 三級航道,航道等級規劃偏低,不能滿足淮河流域特別是江蘇沿海地區日益增長的水運需求;三是淮河出海航道通榆河以東(dong) 線路入海目前規劃的方案是從(cong) 濱河樞紐進入通榆河,向北35公裏進入灌河,由灌河出海,存在通航裏程長,出海港口規模小(最多5萬(wan) 噸級),存在航運成本增高的缺點。

 

依托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實施航道工程,並將濱海港列入淮河出海航道門戶港口,必將對江蘇沿海開發、擴大沿海港口內(nei) 陸腹地,促進皖西南、豫西北和蘇北內(nei) 陸地市“借港出海”產(chan) 生重大的推動作用。為(wei) 此,建議:一是建議國家相關(guan) 部委將淮河出海航道相關(guan) 項目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規劃、同步立項、同步實施,盡快實現淮河出海航道全線貫通;二是國務院及相關(guan) 部門修編淮河出海航道規劃,將淮河入海航道工程與(yu) 大運河航道標準相適應,最終建成二級航道;三是結合就近沿海大港和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建設的出海航道等便利條件,科學論證淮河出海航道通榆河以東(dong) 線路出海方案,發揮出海航道的最大經濟效益;四是實施洪澤湖生態清淤工程,擴大洪澤湖庫容能力和通航能力。

 

重慶代表團:

 

將三峽水運新通道納入“十三五”規劃

 

2016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渝視察期間強調: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2014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重慶召開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時指出:要把重慶建設成為(wei) 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戰略支撐、長江上遊經濟帶的西部中心樞紐。

 

多年來,在中央的支持下,重慶著力提升大通道能力,加快建設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樞紐作用。2015年鐵路運營裏程1929公裏,形成了“一樞紐八幹線二支線”網絡格局;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突破2500公裏,基本形成“三環十射”高速公路網絡;建成江北國際機場和萬(wan) 州、黔江“一大兩(liang) 小”民用機場,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239萬(wan) 人次,貨郵量達到32萬(wan) 噸;重慶市港口吞吐量1.6億(yi) 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wan) 標箱,外埠中轉貨物占比達到43%,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盡管重慶樞紐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與(yu) 中央賦予的戰略使命相比,重慶綜合交通大通道能力仍顯不足,亟需國家予以支持。如水運方麵,長江航運潛能尚未充分發揮,高等級航道比重不高,航道梗阻問題突出,高效集疏運體(ti) 係尚未形成,嘉陵江、烏(wu) 江等支流航道等級相對較低,製約了水運輻射半徑的進一步擴大。

 

對此,重慶代表團建議將長江三峽水運新通道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間早日開工建設,破除長江水運腸梗阻。

 

目前三峽大壩年過閘量已接近1.2億(yi) 噸,提前20年超過設計通過能力;過閘船舶擁堵嚴(yan) 重,在船閘檢修、汛期大流量禁航等特殊時段,擁堵現象更為(wei) 嚴(yan) 重。隨著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縱深推進,過閘需求量會(hui) 進一步增加。據相關(guan) 機構預測分析,未來十年,長江上遊將形成2.5億(yi) 噸左右的年過閘需求量,2030年將達到3億(yi) 噸以上,過閘矛盾將愈加凸顯。在“十三五”盡快啟動建設過閘新通道將是治本之策。

 

安徽代表團:

 

補齊航道建設“曆史欠賬”

 

內(nei) 河航道屬公益性基礎設施,以社會(hui) 效益為(wei) 主,具有投資大,見效慢,建設周期及回報周期長的特點。就安徽來說,內(nei) 河水運資源十分豐(feng) 富,內(nei) 河航道通航裏程、內(nei) 河船舶運力、貨運量等均位居全國前列。

 

但是,由於(yu) 曆史欠賬較多,目前我省航道建設任務仍然繁重,港航發展結構性問題仍較突出,現代航運服務和支持保障體(ti) 係建設總體(ti) 滯後,信息化水平和支持保障體(ti) 係建設投入不足,影響了安徽省水運事業(ye) 發展。為(wei) 貫徹落實國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發展戰略,加快綜合立體(ti) 交通走廊建設。建議:

 

一是繼續推進長江幹線航道“延上遊、深中遊、深下遊”工程,繼續加快推進包括長江安徽段在內(nei) 的長江幹流深水航道建設。

 

二是國家進一步加大投入,支持長江幹支聯動進程,繼續推進包括該省順安河、青通河、滁河等在內(nei) 的長江支流航道建設,使長江幹支流早日實現航道成網的目標。同時,從(cong) 中央層麵積極支持沿江港口開展多式聯運,江海直達等運輸,加快長江綜合樞紐港建設。

 

三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高等級航道網規劃修編的過程中,對安徽航道予以考慮,使長三角地區航道網絡更加便捷高效。

 

全國人大代表周家斌:

 

開啟湘桂運河規劃工作

 

單從(cong) 物流方麵來講,湘桂運河全部貫通後,每年節約物流成本將達到40億(yi) 到50億(yi) 元。建議:湘桂運河項目是溝通長江、珠江兩(liang) 大水係的一項重大工程,國家應盡快啟動湘桂運河前期規劃工作。

 

據了解,湘桂運河有望惠及湘桂兩(liang) 省區共55個(ge) 縣市、4000多萬(wan) 人,可實現衡陽以北2000噸級航道接長江,衡陽以南1000噸級航道接西江,沿線樞紐梯級裝機容量可達850兆瓦,可灌溉農(nong) 田100萬(wan) 畝(mu) 。

 

湘桂運河不僅(jin) 是國家水運大通道,同時也是旅遊大通道,對完善全國高等級航道布局、發展旅遊等方麵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

 

廣西桂林非常期盼,湖南方麵也很積極,雙方都先後進行了多次調研,提出了編製的技術報告,希望通過兩(liang) 省區共同努力,能盡快推動這一項目落到實處。

 

全國人大代表宋萬(wan) 永:

 

協調解決(jue) 金沙江下遊航電矛盾

 

金沙江下遊向家壩至溪洛渡至白鶴灘至烏(wu) 東(dong) 德航道,是雲(yun) 南北部資源富集地區聯係長江中下遊的重要紐帶,也是該區域豐(feng) 富礦產(chan) 資源及其產(chan) 品東(dong) 向運輸的唯一水運大通道,可通航1000噸級及以上船舶(實際可達3000噸至7000噸),是長江“延上遊、通支流”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國家發改委綜合交通研究所統計,2015年向家壩庫區需要經過水運外運的物資就達到1000萬(wan) 噸以上,加上溪洛渡、白鶴灘庫區形成後,對水運的需求日益增大。

 

目前,雲(yun) 南四川兩(liang) 省沿金沙江下遊地區的相關(guan) 部門為(wei) 推動金沙江水運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yu) 溪洛渡、白鶴灘水電樞紐未考慮設置通航建築物、向家壩水電樞紐雖布置有垂直升船機但最大過壩船隊為(wei) 2×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單船)不能滿足庫區2000—5000噸級船舶通行,致使大噸位船舶無法通過升船機進入長江黃金水道,製約金沙江航運融入長江“延上遊、通支流”和長江黃金水道“珍珠鏈”戰略實施。

 

為(wei) 確保金沙江下遊高等級航道實施,真正落實“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中國經濟新引擎”戰略,結合金沙江下遊航運現狀,建議國家發改委協調三峽公司,一是提升向家壩電站貨物過壩能力,改造現有翻壩轉運碼頭,將翻壩能力提升至500萬(wan) 噸/年,同時配套解決(jue) 裝卸機械設備、開通上行物資翻壩轉運通道、增加下行翻壩貨種、提高對外連接線公路等級,加快橫江翻壩轉運大橋建設步伐。

 

二是建設溪洛渡、白鶴灘翻壩轉運係統及白鶴灘過壩通航設施,確保金沙江下遊航運暢通。

 

三是盡快實施宜水及三大庫區航運改造提升,從(cong) 根本上提升金沙江黃金水運運輸效益和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姚曉英:

 

盡快打通北盤江出海航道

 

北盤江是珠江流域水係的一級支流,發源於(yu) 雲(yun) 南省沾益縣烏(wu) 蒙山餘(yu) 脈馬雄山西北麓,流域範圍自西北向東(dong) 南略呈長方形,包含了雲(yun) 貴兩(liang) 省多個(ge) 市區。其幹流長444km,其中貴州境內(nei) 就有322km。

 

北盤江航道是西南出海主通道及西南腹地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從(cong) 上遊至下遊的光照、馬馬崖、董箐3個(ge) 梯級電站相繼建成,電站以發電為(wei) 主,兼顧航運、灌溉、供水、防洪、養(yang) 殖和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3個(ge) 電站建成後大壩以上大量險灘被淹沒,形成了庫區航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庫區的航運條件,常年回水區無需整治可通航500t級船舶,變動回水區航道可通過整治,達到規劃的Ⅳ級航道標準。但由於(yu) 董箐、馬馬崖、光照電站建設時未同步建設相應的過船設施,庫區航道隻能實現區間通航,極大限製了庫區航運的發展。

 

打通北盤江出海航道,打造庫岸農(nong) 業(ye) 旅遊融合發展經濟帶符合國家經濟戰略導向。按Ⅳ級航道標準建設,初步估算打通北盤江(六盤水善坡—光照電站—馬馬崖電站—樂(le) 安溫泉—董箐電站—兩(liang) 廣)出海航道總投資300億(yi) 以上,如僅(jin) 貴州省市縣三級財政投入遠遠不夠,需國家從(cong) 資金、項目、政策層麵上給予支持和幫助,同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

 

建議國家將“打通北盤江出海航道”納入《珠江—西江經濟帶規劃綱要》,在安排專(zhuan) 項項目、資金給予重點傾(qing) 斜;同時在重大項目特別是在內(nei) 河航道項目建設上,優(you) 先納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支持優(you) 先加快打通北盤江出海航道,打造庫岸農(nong) 業(ye) 旅遊融合發展經濟帶,加快北盤江流域社會(hui) 經濟、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以更實措施促進沿線百姓經濟發展,實現全麵進入小康社會(hui) 的莊嚴(yan) 承諾。

 

全國人大代表王月英:

 

設立內(nei) 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

 

我國是航運大國,航運業(ye) 是國民經濟、對外貿易、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指引下,麵對經濟新常態,區域聯動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成為(wei) 主題。而內(nei) 河既是貫穿區域大中小城市的通道,也是連接沿海、走出國門的重要紐帶。

 

但是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產(chan) 業(ye) 結構亟需優(you) 化,產(chan) 能過剩嚴(yan) 峻,受此影響,內(nei) 河航運市場供求也麵臨(lin) 著嚴(yan) 重失衡、持續低迷的問題,傳(chuan) 統發展模式難以為(wei) 繼,亟需加快轉型發展。當前內(nei) 河水運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內(nei) 河破壞式開發方式有待轉變,內(nei) 河資源綜合效益亟需突破,內(nei) 河水運封閉式發展有待轉型。

 

積極構建立體(ti) 化綜合交通網絡體(ti) 係,加快推進河海聯運發展,加快內(nei) 河港口優(you) 勢的轉化,並在內(nei) 河水運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和舉(ju) 措上先行先試,對落實國家區域戰略、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因此,有必要通過設立內(nei) 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經驗,帶動更廣大範圍的內(nei) 河水運城市實現複興(xing) 崛起。另外,設立“內(nei) 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正是體(ti) 現了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五大理念,是在保護的前提下走集約發展、低碳發展的道路。

 

鑒於(yu) 內(nei) 河水運轉型發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議國家相關(guan) 部門,在進一步調研的基礎上,在全國設立若幹個(ge) “內(nei) 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以形成比較完整的經驗,加以推廣,促進內(nei) 河水運振興(xing) 。

 

全國人大代表金占忠:

 

啟動鬆遼運河建設規劃

 

關(guan) 於(yu) 鬆遼運河工程幾年前已列入國家發展規劃,這是一項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水利規劃,規劃將鬆花江與(yu) 遼河實現水域連接,建立運河通道。這將實現遠海經濟區與(yu) 海港連接,不僅(jin) 極大地暢通物流通道,而且將東(dong) 北三省及內(nei) 蒙古入港經濟帶前移,為(wei) 大型商貿物流帶來極大高效便捷,為(wei) 流域經濟發展將發揮巨大助推作用。

 

同時我們(men) 也注意到,世界上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都是經濟發達地區,隻有遼河入海口是荒灘一片。鬆遼運河一旦啟動,遼東(dong) 灣的大遼河、遼河、大淩河、小淩河四河歸一,都將帶來發展的契機——大輪船可以開到沈陽、撫順、本溪,整個(ge) 遼寧河運將蓬勃而起,為(wei) 老工業(ye) 基地的轉型升級,起到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

 

據新聞披露,鬆遼大運河的規劃早已出台,當前的問題是遲遲沒有投入實施,因此,建議工程規劃盡快啟動。其次,關(guan) 於(yu) 實施方案,從(cong) 現代綠色生態環保考慮,建議最好采用五列法建設水運城:一列修大型水庫,二列建設深水航道,三列修防洪樓堤,四列是密封河堤,五列是電氣化通航。其三是在河口的遼東(dong) 灣新區建設遼河市,由於(yu) 鬆遼大運河的水運城建成,遼河市的建設將拉長河口城市的經濟鏈,就具備了建成國際大都市的優(you) 勢條件。東(dong) 北的老工業(ye) 基地的振興(xing) 將得到實實在在的經濟轉型、結構調整,跟上國家的發展戰略步伐。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