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07 17:43:24

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物流業(ye) 成為(wei) 近年來“兩(liang) 會(hui) ”上討論的熱點話題,兩(liang) 會(hui) 委員或代表,也紛紛就物流業(ye) 的政策支持、行業(ye) 監管、資源整合、促進跨境電商物流等相關(guan) 內(nei) 容,提出相關(guan) 議案或提案。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hui) 議在京開幕,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其中3次提及“物流”,1次提及“快遞”,2次提及“電子商務”,尤其是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ye) 健康發展成為(wei) 2016年政府重點工作之一。這包括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企業(ye) 物流成本;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構建沿線大通關(guan) 合作機製,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動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提及快遞發展,尤其是今年被“單獨提及”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yi) 。它既顯示政府對快遞業(ye) 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也反映出作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重要組成部分的快遞業(ye) ,在推動流通轉型和促進消費升級方麵的基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貨運物流市場中,鐵路、公路、海運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成熟,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物流網。但是依靠陸路物流和海路物流已不能滿足需要,拓展速度更快、服務品質更好的物流通道是當務之急。在這其中,航空物流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空中高速”的運力優(you) 勢將逐漸發揮出來。
據了解,航空物流在國外發展較早,如美國、日本已形成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流通體(ti) 係,貨運的均價(jia) 更是低於(yu) 國內(nei) 的航空公司。而國內(nei) 的航空物流則發展規模小,信息化、行業(ye) 資源的整合方麵與(yu) 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這也說明,我國航空物流將是一片藍海,在構建公路、鐵路、海運、航空多式聯運流通體(ti) 係中,將擔當提速的主幹道。
對於(yu) 航空物流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運輸協會(hui) 理事長李軍(jun) 表示,發展現代物流必須具有強大的信息網絡,需要大量建設投資。建議國家給予必要支持,由高層強力推進,優(you) 先考慮中央企業(ye) 航空物流資源的整合重組,依托大型航空公司現有的貨機和龐大的客機腹艙貨運能力,以及郵政物流遍及全國的遞送網絡,實現貨運和物流的“強強聯合”。
事實上,除了傳(chuan) 統的航空公司,我國一些快遞物流企業(ye) 已經開始爭(zheng) 相布局航空物流。今年初,順豐(feng) 迎來了首架B767-300全貨機,貨機數量達到了27架。而圓通在2015年獲批自建航空公司之後,正在加速空中貨運。
伴隨著航空物流的發展,其中一些高端品牌也趁勢崛起。比如主打生鮮產(chan) 品、高值貨物的全日達航空特快,在行業(ye) 內(nei) 率先推出超時一分鍾返還運費,貨品丟(diu) 失原價(jia) 賠償(chang) 的服務承諾。全日達的優(you) 勢在於(yu) 憑借在全國密集的航空網點,通過優(you) 化路線、專(zhuan) 車、單車配送等方式,把普通的快遞模式進行升級,把以往低端的航空貨運服務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全日達董事長宋汝祥表示,航空物流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而且保證了貨物安全,提高了貨物的出運效率。隨著農(nong) 村電商、跨境電商的深入發展,作為(wei) 物流的細分領域,航空物流是消化貨運的新幹線,將迎來發展機遇。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目前,基於(yu) 互聯網技術,以信息化為(wei) 支撐,以行業(ye) 標準為(wei) 基礎,實現供需對接、要素配置、資源互補的空中物流幹道正在形成。這對陸、海、空三大物流緊密聯運合作,構建一體(ti) 化的現代物流體(ti) 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