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包裝垃圾暴增 循環利用難在哪?

發布時間:2016-02-25 09:33:46 海峽都市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春節,各大電商將搶購“年貨”當成新一輪促銷戰,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網上置辦年貨。網上購物給市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的快遞包裝垃圾也隨之產(chan) 生。大家在收發快遞時,可曾想過這些打包用的塑料袋、膠帶最後怎麽(me) 處理?如果將這些包裝垃圾等同於(yu) 生活垃圾一棄了之,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問題不容小覷。

快遞包裝垃圾暴增 循環利用難在哪?

現狀:福建寧德市每天產(chan) 生數十萬(wan) 件包裝垃圾

20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鶴峰路上的一家快遞公司網點,隻見地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紙箱、塑料袋裝的快遞,員工們(men) 正在分揀這些包裹。“每天都有這麽(me) 多,這還不是最多的時候,一大早已經分揀、派送一批了。”一位快遞員對記者說。

根據市郵政管理局的統計,近年來,寧德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目前全市共擁有38家具有快遞經營許可的獨立法人企業(ye) ,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約為(wei) 2000人。2015年1月至11月,全市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2184.33萬(wan) 件,投遞量累計完成3363萬(wan) 件。去年“雙十一”、“雙十二”最高日處理量突破34萬(wan) 件,同比增長63.75%。

如此多的快遞,也意味這每天產(chan) 生數十萬(wan) 件的快遞包裝垃圾。記者從(cong) 環衛部門了解到,寧德市區每天產(chan) 生約335噸生活垃圾,其中蕉城約265噸,東(dong) 僑(qiao) 約70噸。“近年來,隨著快遞業(ye) 的迅猛發展,快遞包裝垃圾也隨之增長。”東(dong) 僑(qiao) 環衛的工作人員說。

這麽(me) 多的快遞包裝垃圾如何處理呢?“快遞包裝垃圾中,有時候紙箱會(hui) 被拾荒人員回收,剩下的膠帶、塑料袋等會(hui) 跟隨生活垃圾一起運送到漳灣垃圾焚燒發電站。”東(dong) 僑(qiao) 環衛的工作人員說,如果能回收,這些包裝是能夠作為(wei) 再生資源被利用的。

危害:過度包裝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

劉女士是一位網購達人,春節期間宅在家中挑了不少商品,最近陸續到貨。她告訴記者,她上網買(mai) 了一瓶化妝品,收到快遞的時候,最外麵的包裝是印有快遞公司名稱的塑料袋,打開後有個(ge) 紙盒,用膠帶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拆開紙盒後裏麵塞滿泡沫填充物,拿掉填充物後才是那瓶化妝品。劉女士說,“現在快遞附加的包裝太多了,其實未必有這個(ge) 必要。”

記者采訪多家快遞公司了解到,目前快遞包裝主要有包裝紙箱、塑料袋、編織袋、內(nei) 部緩衝(chong) 物、膠帶、封套等。這其中很多是難以降解的材料,如果采取焚燒的方式,泡沫填充物、塑料袋等焚燒時會(hui) 產(chan) 生二惡英。“二惡英又稱二氧雜芑,是一種無色無味、毒性嚴(yan) 重的脂溶性物質。”寧德師院化學係的應教授說,二惡英的最大危害是致癌。

對此,蕉城環衛的工作人員說,“垃圾焚燒結束了以往簡易填埋的曆史,焚燒處理過程是無害化的。”他認為(wei) ,雖然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但這並沒有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建議市民對包裝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據了解,去年國家郵政局確定的全國郵政行業(ye) 發展戰略中,提出要加快建設綠色郵政,就是要通過減少收寄、分揀、封發、運輸、投遞等各個(ge) 環節對環境的汙染和資源消耗,實現郵政業(ye) “低汙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發展。

問題:快遞包裝垃圾回收難在哪裏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那麽(me) ,快遞包裝垃圾回收難在哪?采訪中,無論是網購達人、回收工人,還是快遞網點負責人,他們(men) 都不約而同的認為(wei) “收集”是一大難題。“我們(men) 也很想回收紙箱,這樣就可以重複利用,也節約成本。”一家快遞公司員工告訴記者,有些市民會(hui) 讓快遞員把用過的紙箱收回去,但畢竟不多。一方麵,快遞到了每個(ge) 人的手裏,要把包裝再回收起來是不容易的,何況沒有給予回收金。另一方麵,快遞包裝袋多是一次性用品,撕毀後難以二次利用,要求市民主動回收不切實際。

“我不會(hui) 特意收集這些快遞的包裝垃圾,一般都是跟生活垃圾一起,扔到小區的垃圾桶。”家住仕林東(dong) 湖小區的江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她婆婆會(hui) 把包裝紙箱壓扁存起來,等積累到一定量後賣給回收報紙的人。可是,紙箱回收價(jia) 格每斤在0.2元左右,有時收集了好幾十個(ge) 卻賣不了幾元錢,堆在家裏還占用空間,現在幹脆直接扔了。

收集費事、占用空間、不值錢……采訪中,多數市民和江女士一樣,一般都是直接把包裝扔掉。可見,類似這樣的種種原因,讓大多數市民對快遞報紙垃圾的處理並不是很積極。

他山之石:用“國標”約束快遞包裝

據了解,早在2011年,國家郵政局就發布了《快遞業(ye) 務操作指導規範》。其中規定,快件包裝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的快遞封裝用品。但是,怎麽(me) 包裝、什麽(me) 是適當使用等具體(ti) 標準卻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規定回收指引等相關(guan) 措施。

記者查閱相關(guan) 資料了解到,部分發達國家運用技術標準對商品包裝進行規製。例如,德國政府頒布《包裝廢棄物的處理法令》,它規定對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廢棄物必須進行再利用或再循環,並強製性要求各企業(ye) 承擔回收責任;日本頒布了《包裝新指引》的規定,要求盡量縮小包裝容器的體(ti) 積,容器內(nei) 的空位不得超過容器體(ti) 積的20%,包裝成本不應超過產(chan) 品出售價(jia) 的15%。今年春節後,杭州推出“垃圾快遞員”這個(ge) 全新的職業(ye) ,以此規範廢品回收市場、助力解決(jue) 垃圾分類回收難題。

如何實現快遞包裝垃圾的回收利用呢?采訪中,一些熱衷環保的市民呼籲,電商不要過度包裝快遞包裹,可以設計和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包裝;快遞企業(ye) 嚐試建立包裝的回收體(ti) 係,通過給客戶換取積分等方式,引導大家正確處理快遞包裝;普通消費者也要從(cong) 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回收,以此保護環境和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