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回顧2015::汽車政策“吹新風”

發布時間:2015-12-30 09:39:46 中國汽車報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時間如白駒過隙。2015這一年,國民經濟和汽車行業(ye) 發展均進入新常態,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政府提出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新思路;這一年,《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指導意見等重磅政策相繼出爐;這一年,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細化政策頻出……這些政策引導著我國汽車行業(ye) 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國汽車報網通過盤點2015年影響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重要政策,力求窺見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1月5日,新修訂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jia) 方法及指標》發布,明確到2020年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裏。此後《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通過,增加了製定燃油質量標準應符合國家大氣汙染物控製要求的規定。而《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則決(jue) 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到了11月26日,北京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征求意見稿發布,輕型汽車排放新標準比國五標準加嚴(yan) 約40%。

在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推廣領域,《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ye) 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3月發布,明確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和城市物流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領域。此後公布的《關(guan) 於(yu) 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jia) 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明確,至2019年,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jia) 格補助中的漲價(jia) 補助數額與(yu) 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數量掛鉤。補貼減稅方麵,5月下發《關(guan) 於(yu) 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優(you) 惠政策的通知》對使用新能源車船免征車船稅,節約能源車船減半征收車船稅。12月,《關(guan) 於(yu)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適當退坡。

充電設施方麵,10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11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1.2萬(wan) 座,分散式充電樁480萬(wan) 個(ge) 。此外,五部委就“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政策征求意見。

點評:增加燃油質量標準有利於(yu) 從(cong) 源頭治理機動車大氣汙染。京六雖被稱為(wei) “全球最嚴(yan) ”標準,但其與(yu) 製定中的國六標準不統一及內(nei) 部參照標準的不協調飽受爭(zheng) 議,能否順利實施存諸多不確定性。目前,我國出台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囊括產(chan) 業(ye) 、資金、充電設施等多方麵,堪稱最全麵、最係統的政策體(ti) 係,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程。但美中仍有不足,主推新能源產(chan) 品方向略顯混亂(luan) ,破除地方保護政策有待加強。

“互聯網+”發動汽車生態創新引擎
回顧2015::汽車政策“吹新風”

7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創業(ye) 創新、協同製造等11項重點行動,提出推動互聯網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基於(yu) 互聯網的協同製造新模式。9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提出,利用大數據實現培育高端智能、新興(xing) 繁榮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生態,研究推動大數據在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等各環節的應用。

10月10日,《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外發布,將“專(zhuan) 車”等新業(ye) 態納入出租汽車管理範疇,但同時要求網約車應取得合法運營資質。

點評:“互聯網+”意見為(wei) 互聯網在製造業(ye) 各環節中的深化應用指明了方向,並作出全麵的戰略保障部署。網約車辦法在肯定新業(ye) 態發展的同時,也被認為(wei) 準入門檻較高,監管思路存在偏差。

製造升級指明汽車強國建設路徑

5月19日,《中國製造2025》戰略發布,提出通過政府引導、整合資源,實施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智能製造、工業(ye) 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等重大工程,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等10大重點領域突破發展。之後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從(cong) 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三個(ge) 方向,從(cong) 需求、目標、發展重點、應用示範工程、戰略支撐五方麵闡述了發展路徑,相關(guan) 標準建設指南、關(guan) 鍵共性技術指南也先後出台。6月9日,工信部發布《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對汽車業(ye) M1類車輛中6種有害物質使用的含量限值及可再利用率等方麵提出具體(ti) 要求,並納入《車輛生產(chan) 企業(ye) 及產(chan) 品公告》管理。

點評:作為(wei) 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ge) 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為(wei) 汽車業(ye) 轉型升級提供了完備係統的頂層設計,與(yu) 宏觀政策強調的結構性改革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時,也和德國“工業(ye) 4.0”接軌。具體(ti) 到汽車業(ye) ,要以節能與(yu) 新能源為(wei) 方向發展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但未來如何落實到位,政府、行業(ye) 和企業(ye) 仍任重而道遠。

市場放活激發汽車業(ye) 發展潛力

6月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ye) 管理規定》支持社會(hui) 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ye) 參與(yu) 純電動乘用車科研生產(chan) 。有準入,就有退出。11月12日,工信部發布《特別公示車輛生產(chan) 企業(ye) (第1批)公告》執行情況通報,14家車企被停止生產(chan) 資質。12月2日,《特別公示車輛生產(chan) 企業(ye) (第2批)公告》對92家不能維持正常生產(chan) 經營的車企予以公示。

為(wei) 了破除壟斷,8月,《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修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決(jue) 定》發布,明確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使用同質配件。10月發布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規定從(cong) 明年1月1日起,汽車生產(chan) 者應公開所銷售汽車車型的維修技術信息。

國企改革方麵,9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分類推進國有企業(ye) 改革、完善現代企業(ye) 製度和國有資產(chan) 管理體(ti) 製、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等。配套文件《關(guan) 於(yu) 國有企業(ye) 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的意見》明確了分類分層推進、鼓勵各類資本參與(yu) 等任務。

點評:放寬準入和建立退出機製,有望為(wei) 汽車業(ye) 發展釋放更多的活力。汽車維修新政策的發布有利於(yu) 打破4S店對售後市場的壟斷。一整套係統的國企改革方案出台有利於(yu) 推動國有汽車企業(ye) 的深層次變革,但未來改革還需深入體(ti) 製機製核心。

簡政放權打破體(ti) 製改革堅冰

10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實行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的意見》指出,先在部分地區試行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2018年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12月10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推行計時收費等改革措施。12月22日,《缺陷汽車產(chan) 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發布,細化了監管部門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備案管理工作。

點評:將負麵清單管理模式從(cong) 外資引入內(nei) 資市場準入領域,是我國投資和管理體(ti) 製的重大突破,有利於(yu) 轉變政府職能。駕考改革亦有利於(yu) 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召回實施辦法的出台則更強調政府的事中和事後監管。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