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京東供應鏈金融3年服務近3萬商家 助力社會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15-12-25 09:05:11 和訊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2年11月,京東(dong) 集團開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2013年10月,京東(dong) 金融開始獨立運營,專(zhuan) 門的供應鏈金融部門成立,專(zhuan) 注於(yu) 供應鏈金融服務。從(cong) 此,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進入了發展快軌道,3年來,陸續推出“京保貝”“京小貸”“動產(chan) 融資”3條業(ye) 務線,服務近3萬(wan) 戶商家,不僅(jin) 解決(jue) 了京東(dong) 生態圈內(nei) 供應商和合作商家的融資難題,更通過大數據創新和京東(dong) 生態體(ti) 係外的企業(ye) 合作,輸出技術和風控,協作共贏,助力社會(hui) 經濟發展。
  京東(dong) 做供應鏈金融的初心
  “夢想像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方向,同時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京東(dong) 做供應鏈金融也是源自一份希望為(wei) 更多中小微企業(ye) 解決(jue) 資金難題的夢想。
  我國90%以上的企業(ye) 是中小企業(ye) 。中小企業(ye) 在擴大就業(ye) 、活躍市場、促進社會(hui) 穩定和優(you) 化國民經濟結構布局等方麵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ye) 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又麵臨(lin) 著許多困難,特別是深受資金短缺的困擾,融資難成為(wei) 製約中小企業(ye) 發展的一個(ge) 重要因素。我國企業(ye) 融資的主渠道是銀行信貸支持,但我國一直缺乏向中小企業(ye) 融資傾(qing) 斜的金融政策支持;再加上中小企業(ye) 受到自有資金規模、有效抵押等的約束,加上銀行審查、審批環節複雜等,銀行很難了解和掌握中小企業(ye) 在信用、經營方麵的真實信息,中小企業(ye) 一般很難獲得信貸支持,最後隻能轉向融資成本更高的渠道,影響了企業(ye) 的發展和效率。
  京東(dong) 在做商城的過程中和大量中小微企業(ye) 合作,發現了他們(men) 的融資難題;同時,中小微企業(ye) 在京東(dong) 商城留下的交易數據和訂單是寶貴的數據財富。為(wei) 了提高與(yu) 京東(dong) 合作的中小企業(ye) 的融資效率,京東(dong) 集團2012年開始與(yu) 銀行合作供應鏈金融,供應商憑借其在京東(dong) 的訂單、入庫單等數據信息向京東(dong) 提出融資申請,核準後遞交銀行,再由銀行給予放款,這種模式下大量中小企業(ye) 得到了貸款。但是,京東(dong) 很快發現銀行往往還是按照自己的偏好來選擇貸款對象,還是有大量小企業(ye) 還是難以取得貸款,而且貸款的期限和規模靈活度不夠,不能和中小企業(ye) 的即時需求相匹配,也會(hui) 導致信貸資源的低效和企業(ye) 財務負擔的加重。
  為(wei) 了覆蓋更多需要融資的中小微企業(ye) ,京東(dong) 金融希望通過成立自己的保理公司和小貸公司,由自身來做一個(ge) 能夠覆蓋更多企業(ye) 需求、基於(yu) 大數據、機製靈活創新、貸款利率優(you) 惠的供應鏈金融體(ti) 係。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希望依靠自己的創新,來帶動行業(ye) 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京保貝”、“京小貸”解決(jue) 京東(dong) 商城供應商和合作商家融資難題
  2013年12月3日,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第一款、也是京東(dong) 金融第一款互聯網金融產(chan) 品“京保貝”正式上線。作為(wei) 融京東(dong) 基因、大數據基因和互聯網基因為(wei) 一體(ti) 的保理產(chan) 品,“京保貝”麵向的服務群體(ti) 是京東(dong) 商城的供應商,它以京東(dong) 商城與(yu) 供應商之間合作的大量數據集成代替了傳(chuan) 統的風險審批和貸後抽查,為(wei) 供應商授信並實現快速放款。供應商可以進行應收賬款池融資、訂單池融資、單筆融資等。
  “京保貝”是業(ye) 內(nei) 首個(ge) 通過數據集成完成線上風控的產(chan) 品。融資門檻低,無需抵押和擔保;所有流程基於(yu) 數據和線上操作,自動化程度高;融資效率高,3分鍾即可到賬;融資體(ti) 驗好,支持按天計息、隨借隨還。“京保貝”已服務近兩(liang) 千家供應商,得到融資的供應商在京東(dong) 的貿易量增長超過200%。2016年,“京保貝”即將推出的升級產(chan) 品“京保貝2.0”會(hui) 基於(yu) 標準化風控技術,服務於(yu) 企業(ye) 群融資,並為(wei) 大型企業(ye) 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解決(jue) 方案,協助有供應鏈資源的核心企業(ye) 實現他們(men) 的供應鏈金融夢。
  2014年10月,為(wei) 京東(dong) 商城開放平台商家提供融資服務的信用貸款類產(chan) 品“京小貸”上線,它結合京東(dong) 商城擁有高質量且數據真實的商戶信息和曆史交易,為(wei) 中國正品行貨商家提供融資服務。“京小貸”的推出,極大地改善小微商家長期麵臨(lin) 的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處境,上線一年來,累計為(wei) 超過3萬(wan) 個(ge) 店鋪開通了貸款資格,累計貸款發放金額近百億(yi) 元。目前,“京小貸”還在探索將線上交易與(yu) 線下交易打通的風控技術,擴展業(ye) 務的服務範圍,並預計在未來為(wei) 一大批交易型平台提供風控技術和貸款服務。
  從(cong) “動產(chan) 融資”開始走出京東(dong) 讓消費品質押融資不再難
  2015年9月8日,京東(dong) 金融攜手中郵速遞物流,推出互聯網金融領域首個(ge) 針對電商企業(ye) 的動產(chan) 融資產(chan) 品“雲(yun) 倉(cang) 京融“。截至目前,京東(dong) 動產(chan) 融資已有多個(ge) 戰略合作夥(huo) 伴。這款動產(chan) 融資產(chan) 品在理念上迥異於(yu) 過去的銀行大宗商品質押。傳(chuan) 統銀行的質押品基本局限在大宗商品,而對於(yu) 消費品,由於(yu) 其品類繁多,價(jia) 格變化快,銀行缺乏風控能力。而實體(ti) 經濟中的小微企業(ye) 大部分都是消費品的經銷商,缺乏有效的金融產(chan) 品支持,他們(men) 不得不依賴於(yu) 高息的民間借貸來進行周轉。
  京東(dong) “動產(chan) 融資”依賴京東(dong) 積累的上億(yi) 商品的曆史銷售數據和外部數據,支持多個(ge) 品類上千萬(wan) 種商品的自動估值和價(jia) 格趨勢監測,還解決(jue) 了海量貨物質押類評估、驗真等環節,並利用動態調整的技術大大提高了質押貨物的流動性。舉(ju) 個(ge) 例子,一個(ge) 供應商它有100個(ge) SKU,他需要質押50個(ge) SKU,然後另外50個(ge) SKU進行正常銷售,但是當正常銷售的這50個(ge) SKU銷售完了,那也可以去銷售被質押的另外50個(ge) SKU,此時為(wei) 了繼續滿足動產(chan) 質押的要求,京東(dong) 就會(hui) 通過動態置換模型係統,自動抓取供應商重新補進來的SKU,生成一張新的質押清單,做到質押清單的無縫替換,讓質押的貨物流動起來。這種模式尤其適合B2C和B2B電商企業(ye) 。同時,該產(chan) 品也很適合在分銷等垂直行業(ye) 。
  貸款+理財+風控為(wei) 企業(ye) 打造高質量的綜合資金服務
  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的資金來源有小貸公司和保理公司。上海京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自2014年10月開展業(ye) 務以來,累計發放貸款近百億(yi) 元。上海邦匯商業(ye) 保理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13年6月5日,在2014年僅(jin) 針對京東(dong) 商城生態圈內(nei) 部的部分供應商,公司就成功放款超過百億(yi) ,一舉(ju) 成為(wei) 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商業(ye) 保理公司。接下來,為(wei) 促進資金端暢通,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將進行“京保貝”和“京小貸”的資產(chan) 證券化,這也表明了投資機構對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風控能力的認可。
  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將在2016年上線企業(ye) 端理財業(ye) 務,將貸款與(yu) 對公理財打通,幫助企業(ye) 建立更好的資金管理能力。
  高質量的服務離不開高超的風險管理能力。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的風控主要基於(yu) 流程和數據,以量化風控技術為(wei) 主,結合自動化的“統計模型+策略應用”來實現對客戶信貸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在“京保貝”和“京小貸”中,基於(yu) 海量貿易數據的標準化評估是風控的核心,目前已形成的十多個(ge) 風控模型涉及幾百個(ge) 變量,不僅(jin) 可基於(yu) 曆史數據完成準入和授信,還能識別欺詐性交易,並對貿易情況作出預測,從(cong) 貸款的全流程改進傳(chuan) 統風控手段。“動產(chan) 融資”的風控在數據方麵更為(wei) 深入,除了基於(yu) 京東(dong) 的數據積累外,更多地用到了貿易領域的多類數據,並覆蓋供應鏈的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銷售等多個(ge) 環節,實現基於(yu) 數據的評估和交叉驗證。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