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黔南州構建西南商貿物流樞紐

發布時間:2015-12-04 09:22:53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貴州黔南州處於(yu) 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交匯的重要節點,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區進入華南、嶺南的交通咽喉和最近的出海通道。借助區位優(you) 勢,黔南州著力構建西南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樞紐和全國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一批現代物流園區相繼動工建設或投產(chan) 。

11月28日上午,貴州(昌明)國際陸港在黔南州貴定縣昌明經濟開發區破土奠基。

黔南州州長向紅瓊表示,“建設貴州(昌明)國際陸港,是黔南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一步,對全麵提升黔南州對外開放水平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了解,貴州(昌明)國際陸港整體(ti) 規劃占地麵積3800畝(mu) ,其中一期工程設有8個(ge) 主體(ti) 功能區,以及國際交易品展示中心、物流分撥中心和大通關(guan) 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等配套設施,建成後將成為(wei) 提供跨省、跨國商貿綜合服務的重要平台。

今年9月,黔南州、珠海市兩(liang) 地簽署合作協議,共建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貴廣—南亞(ya) 國際物流大通道,貴州(昌明)國際陸港建設成為(wei) 其中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

貴州(昌明)國際陸港作為(wei) 貴廣—南亞(ya) 物流大通道的起點,將通過鐵路向南延伸至珠海港,進而與(yu) 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實現互聯互通,融入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同時,貴州(昌明)國際陸港還可向北延伸至四川遂寧,接入甘肅蘭(lan) 州,打通北上南下的物流快捷通道,實現“一帶一路”的有機銜接。

黔南素有“貴州南大門”之稱,處於(yu) 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交匯的重要節點,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區進入華南、嶺南的交通咽喉和最近的出海通道。

依托地理區位優(you) 勢,黔南州加快改善交通條件,目前已形成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軌道為(wei) 一體(ti) 的立體(ti) 交通體(ti) 係。高速公路縣縣通達,鐵路、高速公路直達“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借助良好的地理區位優(you) 勢和不斷改善的交通條件,黔南州相繼出台了《關(guan) 於(yu) 促進現代物流業(ye) 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促進現代物流業(ye) 又好又快發展的兩(liang) 年行動計劃》等係列文件,提出將黔南建設成為(wei) 西南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樞紐和全國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並實施了一批配套措施、政策,推動了商貿物流業(ye) 的快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黔南州2014年物流企業(ye) 增加到476戶,增長近7成;年貨運周轉量近230億(yi) 噸公裏,同比增長89%。

一批現代物流園區相繼動工建設或者建成投產(chan) 。在黔南州龍裏縣穀腳鎮,一個(ge) 新興(xing) 的物流中心正在迅速崛起。

坐落其間的貴州快遞物流園,目前已有16家物流企業(ye) 簽約入駐。“項目將於(yu) 明年底全部建成,屆時全省80%的快遞包裹都將匯集到這裏分揀發運。”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雙龍物流園,則依托貴陽龍洞堡國際航空港,著力建設集商貿、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冷鏈、酒店服務及商住於(yu) 一體(ti) 的商貿綜合體(ti) ,並承接西南地區農(nong) 副產(chan) 品集散功能,建成後可吸納1000餘(yu) 家物流經營企業(ye) 、1500餘(yu) 戶農(nong) 產(chan) 品經銷商進場營業(ye) ,年交易額可達100億(yi) 元。

據了解,黔南州將轄區內(nei) 的7個(ge) 省級開發區作為(wei) 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主戰場,積極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同時依托境內(nei) 的鐵路、高速公路和水運航道,規劃建設了5個(ge) 陸港和2個(ge) 水港,謀劃在節點縣(市)建設一批綜合批發市場、專(zhuan) 業(ye) 批發市場和電商產(chan) 業(ye) 園,構建現代物流發展平台,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構建內(nei) 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在建設園區的同時,黔南州積極拓展物流通道的深度和廣度。今年7月底,從(cong) 黔南州福泉市到北部灣港的快速直達集裝箱專(zhuan) 列開通,形成了高效、便捷、安全、暢通的現代多式聯運格局,縮短了貨物在途時間,提升了運輸效率。

大物流推動大發展。黔南州委書(shu) 記龍長春表示,將以背水一戰、務求必勝的決(jue) 心和信心,以更加有力的舉(ju) 措,把黔南建設成為(wei) 西南地區“大海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