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30 09:15:25 中國經營網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官方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三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將堅持深化改革作為(wei) 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hui) 健康發展所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之一。建議指出,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總目標,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製度體(ti) 係,以經濟體(ti) 製改革為(wei) 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麵體(ti) 製機製,破除一切不利於(yu) 科學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為(wei) 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由此看來,深化改革不但是2016年中國政府必須堅持的宏觀政策方向,同時也是未來五年內(nei) 持之以恒的政策原則,其中經濟體(ti) 製改革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言而喻,因而李克強總理說“深化改革是前進之路”。
同時,在剛剛結束的“三會(hui) 一國”外訪中,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正在同東(dong) 亞(ya) 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si) 路基金等將為(wei) 此提供融資支持。中國還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更深融入世界經濟。預計未來五年中國進口商品會(hui) 達到10萬(wan) 億(yi) 美元。他認為(wei) ,2015年,麵對全球經濟低迷和國內(nei) 多重矛盾交織的挑戰,中國經濟總體(ti) 平穩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中國完全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而做到這些,則得益於(yu) 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將改革、開放與(yu) 國際合作進行有力結合”。
據人民網報道,2015年即將接近尾聲,中國第四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也在新年的倒計時鍾聲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統計核算,中國經濟將要交出一份怎樣的年度成績單,2016中國經濟政策主導方向為(wei) 何,世界矚目。
近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英國《經濟學人》年刊《世界2016》中撰寫(xie) 了題為(wei) 《中國經濟的藍圖》的文章,主要論述了2016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11月21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見到老朋友李克強時說:“我剛剛看到您在《經濟學人》年終特刊發表文章談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莫迪表示讚同李克強總理的經濟理念。
《香港商報》在對該文進行解讀分析時認為(wei) ,李克強之所以在《經濟學人》上發表文章,旨在回應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質疑,打消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疑慮。專(zhuan) 家分析稱,中國經濟要回升,就要扶植創新和消費,這要求供給側(ce) 改革的穩步推進,除非中國經濟能觸底反彈,否則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質疑就不會(hui) 停止。
拋開各方對李克強總理這篇文章用意的紛紛猜測,在筆者看來,這篇《中國經濟的藍圖》主要為(wei) 我們(men) 解惑了以下幾個(ge) 問題:
中國經濟往哪走?
李克強總理認為(wei) ,改革、開放與(yu) 國際合作的有力結合是多年來中國增長故事的核心要素,因而2016年,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經濟合作。
2015年被稱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的關(guan) 鍵之年,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取得了長足進展。比如,簡政放權改革逐漸向縱深推進,當前已經進一步取消和下放139項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已全部終結;投融資體(ti) 製改革也在穩步實施,在鼓勵民間投資參與(yu)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的建設運營方麵,已經建立了PPP項目庫,發布項目1043個(ge) ,總投資1.97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時,價(jia) 格改革、國有企業(ye) 和重點行業(ye) 改革等方麵也都取得積極進展……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官方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三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將堅持深化改革作為(wei) 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hui) 健康發展所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之一。建議指出,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總目標,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製度體(ti) 係,以經濟體(ti) 製改革為(wei) 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麵體(ti) 製機製,破除一切不利於(yu) 科學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為(wei) 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由此看來,深化改革不但是2016年中國政府必須堅持的宏觀政策方向,同時也是未來五年內(nei) 持之以恒的政策原則,其中經濟體(ti) 製改革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言而喻,因而李克強總理說“深化改革是前進之路”。
同時,在剛剛結束的“三會(hui) 一國”外訪中,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正在同東(dong) 亞(ya) 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si) 路基金等將為(wei) 此提供融資支持。中國還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更深融入世界經濟。預計未來五年中國進口商品會(hui) 達到10萬(wan) 億(yi) 美元。他認為(wei) ,2015年,麵對全球經濟低迷和國內(nei) 多重矛盾交織的挑戰,中國經濟總體(ti) 平穩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中國完全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而做到這些,則得益於(yu) 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將改革、開放與(yu) 國際合作進行有力結合”。
拉動經濟增長靠什麽(me) ?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研究宏觀經濟普遍認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是“三駕馬車”,即投資、出口和消費。而李克強總理認為(wei) ,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wan) 億(yi) 美元,未來如果要繼續發展,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是不可持續的。
那麽(me) ,未來中國經濟想要繼續保持中高端增長靠什麽(me) ?李克強總理給出的答案是:“推動結構性改革”。其核心要素便是“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因而中國政府要通過大力推動市場化改革,盡快構建起一個(ge) 大幅度增加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力的可持續增長的新模式。
李克強總理曾在多個(ge) 場合表達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這種信心並非盲目的,而是根植於(yu) 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儲(chu) 備和工具,根植於(yu) 其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豐(feng) 富經驗。他在文章中提到,本屆政府並沒有推行量化寬鬆,也沒有采取競爭(zheng) 性貨幣貶值,而是將很多政策工具組合成兩(liang) 大經濟增長引擎,一個(ge) 是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另一個(ge) 是增加公共產(chan) 品、公共服務供給。通過這兩(liang) 大引擎既可以有效拉動內(nei) 需,又可以改善民生。
2015年被中國媒體(ti) 人戲稱為(wei) “創業(ye) 元年”,中國政府力推的“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如燎原之火,轟轟烈烈的在中國大地燃燒。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商事登記製度改革等為(wei) 市場主體(ti) 營造適合創新創業(ye) 的環境,釋放增長潛力。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新登記企業(ye) 315.9萬(wan) 戶。也就是說2015年以來,中國平均每月約有30萬(wan) 個(ge) 新企業(ye) 誕生,每天新注冊(ce) 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這實在是非常讓人驚訝的一個(ge) 數字。而“雙創”作為(wei) 一個(ge) 政策熱詞,已經當之無愧的名列本年度互聯網搜索引擎的熱詞前茅。當今中國年輕人流行什麽(me) ?毫無懸念的當屬創新、創業(ye) 。李克強總理認為(wei) ,年輕人通過創業(ye) 對他們(men) 個(ge) 人而言在解決(jue) 就業(ye) 的同時還能夠實現人生理想;對社會(hui) 而言,可以促進社會(hui) 公平,打通階層流動;於(yu) 企業(ye) 而言,無論大企業(ye) 還是中小微企業(ye) ,隻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夠在市場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需要解決(jue) 啥問題?
最近,中央提出的“供給側(ce) 改革”被輿論與(yu) 學界頻繁熱議,有媒體(ti) 評論說,國務院連發兩(liang) 文提振“新消費”,是給“供給側(ce) 改革”拉開大幕,是為(wei) “供給側(ce) 改革”打造新動力。有分析稱中央已經認識到,中國麵臨(lin) 的問題不是需求不足的問題,而是供給端的問題。這就要求未來的政策製定中,要以供給側(ce) 為(wei) 主要改革方向。
李克強總理將增加公共產(chan) 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作為(wei) 拉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引擎之一,他非常看好中國的消費潛力。中國有13億(yi) 人口,3億(yi) 中等收入人群,中國的城鎮化率剛剛超過50%,與(yu) 發達國家相比遠遠不足,這些都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在文章中指出:“盡管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經濟正朝著我們(men) 期待的方向,朝著更多立足內(nei) 需和創新拉動的方向發展”。
有學者指出,中國當前消費潛力雖然很大,3億(yi) 中等收入人口,但這部分消費潛力未必在國內(nei) 釋放,很多國人走出國門去享受國外的消費與(yu) 服務,由此提出了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供需矛盾”的問題。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men) 對消費與(yu) 服務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需求,比如購買(mai) 產(chan) 品更追求精致化、品牌化、個(ge) 性化,購買(mai) 公共服務如養(yang) 老、醫療、保險等他們(men) 有了更人性化的需求,如果中國產(chan) 品與(yu) 服務不能夠滿足他們(men) 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那麽(me) 無可避免的會(hui) 造成消費外流。
如何解決(jue) 這一問題?李克強總理給出了“藥方”,提高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推動“中國製造”更上層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5月中旬,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麵推進製造強國戰略。李克強總理認為(wei) ,“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ye) 創新,將會(hui) 催生一場‘新工業(ye) 革命’。”
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它的發展將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李克強總理在文章中指出“世界難稱富足,中國13億(yi) 人的發展能為(wei) 支撐世界經濟增長作貢獻,涉及數十億(yi) 人的增長將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製造業(ye) 以及更廣泛的領域等帶來巨大機遇!”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千年的古老中國,以其開放的姿態廣納賓朋,迎接世人,中國的發展與(yu) 中國的文化一樣具有廣泛的包容性而非排他性,中國將一如既往地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同時開展各方共贏的國際合作,因而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2016,風景這邊獨好!”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