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咱物流人必須知道的5個行業現狀

發布時間:2015-11-12 09:41:05 萬(wan) 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人,如果你還在以旁觀者的眼光笑談柯達、諾基亞(ya) 、黑莓沒落的話,2015年的今天,你該想想自己的事了。
  2015年,是物流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一年,在移動互聯、4G信息通路的推動下,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產(chan) 生了革命性的顛覆,物流業(ye) 也不會(hui) 例外。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行業(ye) 也步入了另一個(ge) 發展階段,但是雖然我國物流創新已經邁開了步子,但總體(ti) 上看,物流創新對全社會(hui) 物流效率提升的帶動作用還不強,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驅動發展的效應尚未顯現。
  一物流成本越來越高
  近年來,隨著資本進入,互聯網滲透,競爭(zheng) 加劇,物流業(ye) 在變革,調整中蹣跚前行。我們(men) 先不看新興(xing) 的燒錢型物流企業(ye) ,在傳(chuan) 統的物流細分領域,極少數物流企業(ye) 活得舒坦,多數的企業(ye) 似乎都在求生存中度過,單一環節(倉(cang) 儲(chu) ,運輸等)利潤下滑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多環節的運營同樣沒有好到哪裏去,客戶壓款,增長緩慢等都是問題。真所謂,門外熱鬧,門內(nei) 苦,物流賺錢下坡路。
  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常年徘徊在18%左右,比全球平均水平高6.5個(ge) 百分點。中國的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不僅(jin) 高於(yu) 美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而且跟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當的金磚國家相比也偏高,例如印度為(wei) 13%,巴西為(wei) 11.6%。
  加之近年來,物流新玩法加速顯現,競爭(zheng) 手法更殘酷,更具有創意,傳(chuan) 統物流人處於(yu) 守勢,除了抱團取暖,價(jia) 格競爭(zheng) ,人脈關(guan) 係等傳(chuan) 統手段,在應對手法似乎沒有新招,更加劇了企業(ye) 的生存困難,這正是行業(ye) 進入深度調整與(yu) 轉型期的信號,這個(ge) 時候行業(ye) 的利潤將繼續維持低水平,直到行業(ye) 整合進入中後期,市場集中度進入中高集中度的水平,這需要一個(ge) 過程。
  二物流企業(ye) 多、小、散、弱
  物流企業(ye) 是國家的基礎產(chan) 業(ye) ,在如今的行業(ye) 競爭(zheng) 中,規模仍舊是企業(ye) 地位的象征,先不談利潤,就隻是規模這一點就將是你麵對政府,麵對投資人,麵對客戶的最有力說明。這種思維的主導之下,國內(nei) 諸多物流企業(ye) 千方百計開啟規模化之路,至於(yu) 賺錢嘛,在常理看來,到了規模盈利自然是水到渠成。
  但是,如今想整合物流行業(ye) 的企業(ye) 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浮躁,都想一步到位走捷徑,所以,依然擺脫不了多、小、散、弱的現狀。截止到2013年,我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主體(ti) 超過720萬(wan) 家,平均每一個(ge) 主體(ti) 擁有車輛1.55輛,90%的經營主體(ti) 為(wei) 中小型企業(ye) ,承擔了90%以上的公路貨物運輸業(ye) 務,經營模式多為(wei) 傳(chuan) 統的單車貨物運輸,管理手段簡單,貨源組織能力差。
  三物流平台概念被炒爛
  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新的互聯網經濟將傳(chuan) 統的TOB的業(ye) 務變革成TOC的業(ye) 務,打碎後的物流服務更容易促進平台的建設。2015年,物流平台概念已被炒爛,做軟件的想做全國物流信息平台;小三方物流公司他也想做整合性平台;做倉(cang) 儲(chu) 的他也想做雲(yun) 倉(cang) 平台,做快遞的想做最後一公裏平台……幾乎物流圈裏人人談平台,試平台,玩平台,走上了一條不歸的路,而真正能夠落地且贏得市場認可的鳳毛麟角。
  實際上,物流平台經濟玩的不是單一的業(ye) 務,是以生態為(wei) 基礎的新型商業(ye) 模式,具有長遠的戰略價(jia) 值。表麵看是實體(ti) 整合,實際上內(nei) 在是商業(ye) 模式的融合,同時也是戰略思路的協同,一般的企業(ye) 是玩不好的,也不是用一套IT係統就能實現的。
  此外,物流平台經濟不是賺眼前的錢,目光短視的人是注定玩不好平台的。它需要進行商業(ye) 模式裂變,就像馬雲(yun) 的阿裏巴巴一樣,賺的不是交易和買(mai) 賣的差價(jia) ,是在依托這個(ge) 平台積累的資金流、信息流等其他商業(ye) 服務獲取利潤,信息通路和資源整合將會(hui) 獲得更多的價(jia) 值空間。善意提醒那些想要做平台的物流人:切勿盲目跟風,否則“後果自負”!
  四物流全麵進入紅海時代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加快了物流業(ye) 的信息透明,每一個(ge) 熱點的誕生很快就會(hui) 要有不少跟進者,最終就會(hui) 造成先進入者未必有先機,後進入者未必有後發,往往是哪些采準時點,靠團隊,創新,人才等組合權的物流企業(ye) 取得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
  前幾年的藍海如:快運,極速物流,同城物流、跨境物流等如今正在進入紅海,如今的藍海物流市場如:生鮮、限時物流、農(nong) 村物流等領域正在進入逐步變紅,未來會(hui) 越來越紅,我們(men)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物流的藍海正在逐步消失,對於(yu) 新的創業(ye) 者要尋找新的藍海必須跳出去,看回來,跨點界,回本源,這正成為(wei) 行業(ye) 變革,行業(ye) 整合,行業(ye) 調整的新常態,未來將持續多久,或許隻有時間與(yu) 空間的變換將會(hui) 給我們(men) 明確的答案。
  五物流首尾仍在痛,格局變化快
  近年來國內(nei) 的物流市場圍繞最後一公裏花了不少功夫,如自提點,門店,便利店,共同配送,互聯網同城物流等等,大家似乎都覺得最後一公裏是痛點所在,拚命地布局與(yu) 解決(jue) 。但實際中我們(men) 卻發現這並不是問題的根源,根源在於(yu) 用戶的需求更趨多元化、隨機化、碎片化,核心在於(yu) 商流的方式在變化。除此外,第一公裏的物流問題大家卻在沉默不語,自己搞定,貌似問題不大,但隨著技術、商業(ye) 、政策等綜合環境的變化,這種傳(chuan) 統的痛點加速延伸與(yu) 轉移,物流企業(ye) 的服務需要更加前移,移動到客戶的需求端,移動到客戶的消費端。
  於(yu) 是,在這個(ge) 格局之下,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看了更多的物流或者創新的商業(ye) 企業(ye) 引入了O2O,以期望整合商流,間接轉移痛點,挖掘機會(hui) ,然而,在實踐中成功的案例仍舊是少數,物流仍舊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思考,重新組合,隨著個(ge) 性化,定製化,碎片化的全麵滲透,這種趨勢將更為(wei) 明顯,作為(wei) 物流人,你需要多沉下去,跳出來,懂得顧客的真需求,真痛點,用創新的物流玩法,用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抓住其癢點,這樣或許是另外一條成功之路。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