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19 10:47:51 經濟學人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讓天貓斬獲571億(yi) 元的零售額,依托阿裏平台的諸多商家也賺得盆滿缽滿。不過,劇增的包裹量並不容他們(men) 輕鬆,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商家和快遞行業(ye) 均麵臨(lin) 來自物流的挑戰。
據中國郵政局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預計快遞業(ye) 處理的快件將達到5.86億(yi) 件,比去年同期增長近70%。按照以往經驗,快遞派件量將迎來大幅度增長,持續到11月20日左右。
盡管包括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快遞和韻達快遞在內(nei) 的主流快遞公司事先已經擴員備戰,但是快遞行業(ye) 曆來存在的頑疾依然難消。
快遞派件高峰來臨(lin)
“銷售數據不是我最關(guan) 心的,我真正擔心的是這些包裹怎麽(me) 才能順利到達消費者手中。”“雙十一”當天,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yun) 如是對記者表示。事實證明,他擔心的也正是電商行業(ye) 艱難的最後一公裏。
為(wei) 應對今年“雙十一”,快遞公司投入了125萬(wan) 快遞員,但11月14日菜鳥網絡發布的物流信息顯示,天貓“雙十一”當天消費者創造了高達2.78億(yi) 個(ge) 物流訂單,意味著每個(ge) 快遞員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
菜鳥網絡監測到,在菜鳥物流雷達預警係統的協調下,“雙十一”結束後3天,全國快遞公司已有超過4000萬(wan) 訂單送達。從(cong) 11月13日開始,很多網點的進港快件比日常增加3倍以上,之後兩(liang) 天物流壓力會(hui) 逐步向派件環節蔓延。
圓通快遞上海公司內(nei) 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該公司青浦轉運中心在“雙十一”當天進來的快遞達到了200萬(wan) 件,最高峰的一天達到250萬(wan) 件,遠遠超過去年的200萬(wan) 件。
菜鳥網絡相關(guan) 人士透露,針對快遞公司存在的壓力,菜鳥網絡已經緊急協調引導大商家錯峰發貨,11月14日各大快遞公司攬件量下降明顯,物流壓力蔓延至派送末端,派件高峰在未來幾日會(hui) 正式來臨(lin) 。
此外,有消費者抱怨,一些快遞不能送貨到戶,需用戶到小區門口自取。對於(yu) 消費者的抱怨,臨(lin) 時停在路邊分揀快遞的快遞員小王也向記者大吐苦水。“每件快遞我們(men) 提成大概在八毛錢到一塊錢之間,‘雙十一’期間我每天大清早就去公司領件,300多個(ge) 包裹要送到晚上11點才能回家休息。很多大件的東(dong) 西我們(men) 實在送不過來了才會(hui) 讓用戶自取。”
菜鳥“鏈條”效應顯現
菜鳥網絡物流預警雷達顯示,當前14家主流快遞公司整體(ti) 運行平穩,局部網點處理量接近峰值。截至11月16日淩晨24點時,天貓“雙十一”產(chan) 生的訂單已經派送了近1.3億(yi) 件,任務量已完成過半。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部分運轉中心進港的貨物已清理完畢,少部分網點有壓力。
“與(yu) 前幾年的忙亂(luan) 相比,今年速度還是很快的。我們(men) 每天發出大概20多萬(wan) 個(ge) 包裹,5天下來就發了120多萬(wan) 件,基本已經完成了發貨。”韓都衣舍相關(guan) 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是菜鳥網絡還是快遞公司都做了較充足的準備。
此前,據菜鳥網絡COO童文紅介紹,菜鳥對“雙十一”的準備工作從(cong) 8月底9月初就開始了,前後分三輪把商家的備貨情況、消費者購物車情況等數據,以及對整個(ge) 物流預測的情況,通過雷達預警係統傳(chuan) 導給各個(ge) 快遞公司。
不過,平台內(nei) 采用自己物流體(ti) 係的商家,則不得不麵臨(lin) 巨大壓力。日本品牌優(you) 衣庫在今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突破2.6億(yi) 元,然而這家公司的應對顯然不足。上海用戶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雙十一”預售期間購買(mai) 了優(you) 衣庫的一件羽絨馬甲,“雙十一”當天又分別下單兩(liang) 次購買(mai) 了商品。根據係統顯示,這3件訂單由黑貓宅急便進行配送,且為(wei) 同城快遞。而截至記者截稿,朱先生仍然沒有收到。
一名熟悉天貓物流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可能由於(yu) 自身是日本企業(ye) ,所以優(you) 衣庫選擇了這家日本快遞公司。對於(yu) 這種選擇,菜鳥網絡平台並不能實時監控,且菜鳥的服務標準對它並不具備約束力。
中國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高端聯盟理事黃剛認為(wei) ,雖然還有不足,但是以往“雙十一”快遞爆倉(cang) 的局麵在今年已經得到了緩解。一方麵,快遞公司和商家提前開始準備,另一方麵,利用電商大數據可以實時精準對倉(cang) 儲(chu) 進行指導或分配。
快遞業(ye) 內(nei) 人士擔憂,新增的處理能力和快遞人員,在淡季也會(hui) 造成一定的浪費。此外,快遞行業(ye) 出現的用戶體(ti) 驗下降,與(yu) 快遞行業(ye) 存在的網點混亂(luan) 、管理難以下沉不無關(guan) 係,這一問題短期內(nei) 仍然難以解決(jue) 。
據悉,菜鳥網絡、京東(dong) 商城、蘇寧等大型電商已經意識到三四線城市和農(nong) 村消費者的潛力,在今年開始布置實施渠道下沉戰略。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