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28 10:22:59 中國水運報

廣州,是中國知名的貿易和港口品牌。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以及《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廣州港作為(wei) “海上絲(si) 綢之路”的始發港再次被行業(ye) 聚焦、為(wei) 世界關(guan) 注。
9月17日舉(ju) 行的廣州航運散貨物流發展論壇上,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錦龍表示,作為(wei) 華南地區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廣州港在曆史傳(chuan) 承、地理區位、通過能力、行業(ye) 規模、配套服務等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是廣州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戰略資源,為(wei) 廣州港打造華南散貨物流平台的奠定堅實基礎。
華南地區聯通世界的海上門戶
廣州港集團作為(wei) 廣州港公共碼頭的經營主體(ti) 和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碼頭運營商,沿廣州珠江兩(liang) 岸至出海口依次分布著內(nei) 港、黃埔、新沙、南沙四大港區,擁有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60個(ge) ,其中5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39個(ge) 。集團下屬11家分公司,19家一級控股子公司,12家二級控股子公司,及15家主要參股公司,主要業(ye) 務覆蓋集裝箱、石油化工、煤礦、鋼材、糧食、汽車等貨物裝卸(包括碼頭、錨地過駁)、倉(cang) 儲(chu) 、貨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以及船舶進出港拖輪服務、水路貨物運輸和物流服務。
2014年,廣州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3.69億(yi) 噸、集裝箱1400萬(wan) 標箱,分別占廣州港全港吞吐量的73.65%(5.01億(yi) 噸)和84.2%(1662.6萬(wan) 標箱)。位列全國服務行業(ye) 500強第322位。
隨著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深水泊位和錨地資源是衡量港口競爭(zheng) 力的硬指標和硬實力。廣州港集團近年來持續加大對新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和原有泊位能力提升的投入力度:珠江西岸2010年底投產(chan) 的南沙糧食碼頭,其4個(ge) 泊位水深滿足15萬(wan) 噸級的散貨船舶直接停靠;珠江東(dong) 岸傳(chuan) 統主力散貨接卸碼頭新沙公司通過碼頭升級改造以及航道、港池疏浚,目前也已具備15萬(wan) 噸級散貨船舶的靠泊能力。後續,廣州港集團還將規劃建設新沙二期和南沙散貨通用碼頭,屆時廣州港的深水泊位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作為(wei) 華南地區最大的碼頭運營主體(ti) ,廣州港集團在擁有深水碼頭的同時,錨地資源同樣充足。廣州港擁有各類錨地、浮筒資源共計111個(ge) ,其中生產(chan) 用錨地52個(ge) ,最大錨泊能力可達30萬(wan) 噸。它們(men) 承擔著整個(ge) 廣州地區所有船舶防台、候泊、過駁等作用。
隨著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增加,2014年廣州港集團通過錨地作業(ye) 、過駁直走的散貨貨物數量超過550萬(wan) 噸,錨地作業(ye) 總量接近880萬(wan) 噸,廣州港的錨地資源完全具備著應對國際航線的船舶大型化的錨泊要求、生產(chan) 需要以及承擔大型船舶防台的重任,是華南地區散貨運輸物流發展的基礎保障。
發力海鐵聯運、江海聯運
與(yu) 珠三角地區其他港口相比,廣州港的獨特優(you) 勢是擁有自有鐵路。現有的鐵路線總長60公裏,直通廣州港下屬新沙、新港、黃埔、西基4個(ge) 主力碼頭,並通過京廣、京九、廣深和廣三廣梅汕等鐵路與(yu) 全國鐵路網相連,港口貨物可以集散至全國各地。2013年鐵路軌道衡裝置投入使用,大幅降低了客戶鐵路發運的虧(kui) 載率,提高了裝車效率。此外,南沙港區疏港鐵路規劃也已獲國家核準批複,將在江門鶴山與(yu) 京珠鐵路相連,雙線鐵路規劃總長85.52公裏,不久即將正式動工建設。
“通過鐵路將廣州港、廣鐵集團和貨主三方緊密連接,可以充分發揮海鐵聯運的便利性和成本優(you) 勢。對於(yu) 鐵路裝運出港的貨物,客戶在鐵路運費上會(hui) 享受到不同幅度的優(you) 惠。”蔡錦龍對海聯聯運充滿信心!
珠三角地區水係發達,特別是西江流域方向的貨源充足,潛在客戶群體(ti) 集中。充分利用港口江海聯運全程物流模式深入挖掘珠江流域客戶群體(ti) ,打造廣州港的“黃金水道”是廣州港集團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西江流域直通廣西南寧並途徑佛山、肇慶、雲(yun) 浮、梧州、貴港等地,沿途分布著許多鋼廠、電廠、飼料廠等用料企業(ye) 。這些地區深入腹地,對比北部灣港汽運回廠的成本,通過廣州港的綜合物流平台采用江海聯運全程物流配送模式,將貨物直接配送到廠的運輸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更加安全可靠。
據介紹,按照廣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廣州港“無水港”的三年規劃,廣州港集團以“立足省內(nei) ,深耕湖南、發力西南”為(wei) 宗旨,相繼在上海、欽州、清遠、雲(yun) 浮、韶關(guan) 、長沙、貴陽、昆明、郴州等地相繼成立了12個(ge) 內(nei) 陸“無水港”辦事處,充分發揮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全程物流模式,與(yu) 當地商務局和口岸單位形成合力,與(yu) 多家客戶達成了合作意向。無水港的網絡建設極大延伸了廣州港的輻射半徑和服務區域,提升了廣州港的貨物集聚能力。
不斷提升軟硬實力
“廣州將全力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綜合通過能力。”廣州港務局局長常敏表示,2015年底廣州港將建成南沙港區三期工程,2016年爭(zheng) 取開工建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南沙江海聯運碼頭。加快推進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按15萬(wan) 噸級集裝箱船不乘潮雙向通航的標準拓寬。將搭建海陸空一體(ti) 化的集疏運體(ti) 係。加快推進南沙疏港鐵路建設,發展鐵水聯運;加快疏港高速快速道路網建設,打通港口與(yu) 廣州中心城區和周邊區域的貨運通道,完善公水聯運;發展南沙“超級中國幹線”項目,實現香港機場與(yu) 南沙保稅港區物流園區一站式空、陸聯運。
“廣州港集團多年來與(yu) 各級口岸單位攜手合作,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服務和效率。致力於(yu) 為(wei) 廣大客戶提供快捷、便利的口岸通道。”蔡錦龍表示,近年來,社會(hui) 對食品安全及環境保護高度關(guan) 注和重視,廣州港把握住政策的動向,加強與(yu) 口岸部門的配合互動,按照國家對糧穀、煤炭等散貨貨物的檢驗要求,聯合口岸檢疫部門在新沙公司共同出資建設了進境糧穀檢測實驗室與(yu) 進境煤炭檢測實驗室,在南沙糧食碼頭建設進境糧穀檢測實驗室。新建的檢測實驗室全部按照省級檢驗中心的要求配套建設,三個(ge) 檢測實驗室都將會(hui) 在近期交付使用。
據了解,廣州政府部門還將通過出台各種扶持政策,鼓勵廣州航運散貨物流的發展,研究調整港口收費和船舶使費,改善船舶進出港監管和服務。全力建設多式聯運體(ti) 係,重點推進支線喂給港口和內(nei) 陸無水港建設;將在南沙、黃埔、番禺、花都、增城等分別規劃建設和完善散貨物流功能區,形成散貨快速集散通道;將對新遷入廣州或在廣州新注冊(ce) 設立且經認定為(wei) 航運總部企業(ye) 的,在財政資助、用地、融資、人才引進等政策方麵給予傾(qing) 斜;將通過支持、鼓勵搭建航運散貨物流交易平台、散貨物流電子商務平台、開發珠江航運指數等,提供航運散貨物流的增值服務,圍繞航運散貨物流開發更多的交易、運輸、倉(cang) 儲(chu) 、加工、包裝、配送、金融、大數據應用等產(chan) 品,進一步提升廣州在航運散貨物流集散中的影響力,打造廣州航運散貨物流服務的升級版。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