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31 10:57:15 人民日報海外版

繼已經實施的7大類重大工程包和不久前推出的“軌道交通”、“現代物流”兩(liang) 個(ge) 工程包之後,7月30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布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兩(liang) 個(ge) 重大工程包。由於(yu) 中國正處於(yu) 經濟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期,因此製造業(ye) 的發展方向便尤其引人關(guan) 注。
專(zhuan) 家指出,相關(guan) 工程包的實施將使一批製造業(ye) 關(guan) 鍵領域率先完成升級,然後輻射到更多行業(ye) ,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中國實體(ti) 經濟整體(ti) 實力。六大領域齊發力從(cong) 步履蹣跚的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到薄利多銷的廣東(dong) 加工代工企業(ye) ,“製造業(ye) 大而不強”似乎一直是盤踞在中國經濟上空的烏(wu) 雲(yun) 。
以一款售價(jia) 650美元的iphoness手機為(wei) 例,如果除去閃存、屏幕、中央處理器、藍牙等產(chan) 自歐美韓日的重要部件,那麽(me) 整機組裝成本僅(jin) 為(wei) 15美元,這意味著中國製造業(ye) 僅(jin) 僅(jin) 能分到售價(jia) 的2.3%。另一個(ge) 例子則是機器人,我國的機器人銷量位居全球之首,但其中零件卻有七成以上來自外國。
如何才能扭轉這一局麵?政策顯然已經出手。國家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本次推出的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重大工程包,主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將加快推進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現代農(nong) 業(ye) 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6個(ge) 重點領域的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化項目。
該負責人透露,有關(guan) 部門將按照部署,力爭(zheng) 用較短時間突破一批重大關(guan) 鍵技術,實現產(chan) 業(ye) 化,建立一批具有持續創新發展能力的產(chan) 業(ye) 聯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jun) 企業(ye) ,打造一批中國製造的知名品牌,創建一批國際公認的中國標準,加快推動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由大變強。政策布局有講究對於(yu) 為(wei) 何選擇軌道交通裝備等6大領域作為(wei) 突破口,發改委產(chan) 業(ye) 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解釋,決(jue) 策者在尋找政策發力點時所遵循的標準主要是:市場潛力大、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關(guan) 聯程度高、對整個(ge) 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強、自身有一定產(chan) 業(ye) 基礎等。
例如,中國用7%的耕地養(yang) 活全球20%的人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壓力較大,要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保證糧食的安全,農(nong) 業(ye) 就必須走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道路,而要實現農(nong) 業(ye) 機械化,則要有現代的農(nong) 業(ye) 機械作為(wei) 支撐。再如,我國海岸線長達1.8萬(wan) 公裏,進出口的貨物90%都是靠船舶來運輸,同時新勘探的一些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海洋,因此船舶工業(ye) 和海洋工程裝備工業(ye) 便顯得尤其重要。“在過去,我們(men) 推動製造業(ye) 升級,但往往市場需求卻並未跟上,於(yu) 是造成了升級後反而不如升級前盈利多。如今,市場需求也在升級,所以此時推出工程包相對而言會(hui) 得到更多的市場支撐。”中國社科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在分析政策出台時對本報記者說。
在具體(ti) 實施層麵,相關(guan) 人士表示,將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和帶動更多社會(hui) 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yu) 工程建設,積極探索政府資金與(yu) 信貸、債(zhai) 券、基金、保險等相結合的多種融資組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還將探索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引入風險補償(chang) 機製等,支持創新產(chan) 品推廣應用。增強經濟“免疫力”集中突破,以點帶麵。製造業(ye) 即將迎來的“升級潮”,對中國經濟而言又意味著什麽(me) 呢?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擺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低附加值處境,向“微笑曲線”的研發和服務這兩(liang) 端延伸,意味著發展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同時提高製造業(ye) 周邊服務業(ye) 的比重,這就將進一步改善中國經濟結構,增強中國經濟應對風險時的“免疫力”。
前途光明,道路卻並不平坦。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徐洪才看來,實現中國製造業(ye) 目標的挑戰首先是人才方麵的挑戰。他認為(wei) ,很多人才沒有有效結合起來,沒有創造一個(ge) 有利於(yu) 人才充分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的體(ti) 製機製和環境,所以才要鼓勵創新創業(ye) 。“製造業(ye) ‘大而不強’,很大程度上是微觀經濟的問題。一方麵,很多製造業(ye) 企業(ye) 癡迷於(yu) 政府訂單;
另一方麵,許多行業(ye) 的發展過於(yu) 依賴投資而非消費。”曹建海說,僅(jin) 僅(jin) 從(cong) 事高端製造領域不等於(yu) 就擁有了競爭(zheng) 力,還要看其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而此次工程包的發布無疑為(wei) 製造業(ye) 更快更好升級指明了路徑。事實上,中國製造業(ye) 的升級已經成果初現: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業(ye) 工業(ye) 增加值占全國工業(ye) 比重回落0.3個(ge) 百分點,與(yu) 此“冰火兩(liang) 重天”的是,智能電視、城市軌道及車輛、太陽能電池、水汙染防治設備產(chan) 量卻分別實現了25%以上的增長……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