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生鮮O2O虧損頻頻 冷鏈供應成第一難題

發布時間:2015-07-29 11:20:13 中國投資谘詢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生鮮O2O虧(kui) 損頻頻,為(wei) 何仍擋不住市場的火熱?
  7月25日新媒體(ti) 專(zhuan) 電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O2O服務走進人們(men) 的生活,生鮮蔬果作為(wei) 人們(men) 生活的必需品也得到了互聯網行業(ye) 的重視。生鮮O2O領域開始獲得越來越多資本的關(guan) 注,大量生鮮O2O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興(xing) 起。
  巨頭入局生鮮O2O,中小企業(ye) 何去何從(cong)
  O2O日益火爆的前景不僅(jin) 創業(ye) 者看得出來,巨頭們(men) 自然也看在眼裏,阿裏2013年就推出了天貓喵鮮生,京東(dong) 更是早在2012年8月就布局了京東(dong) 生鮮頻道。像阿裏、京東(dong) 這類綜合性電商平台,利用平台流量很容易獲得第一批用戶,去掉中間推廣環節,能減少生鮮廠家的壓力和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自家平台的流量優(you) 勢,而且建立全品類生鮮銷售業(ye) 務和達標的冷鏈供應所需要的成本對於(yu) 巨頭來說也是可以承受的。
  那麽(me) 中小型生鮮O2O企業(ye) 如何才能在巨頭麵前完成逆襲呢
  筆者以為(wei) ,生鮮產(chan) 品品類太多,即使某一個(ge) 單品,也有很多類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全品類運營,將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係統,對管理運營能力和成本負擔能力要求極高,所以對於(yu) 中小型生鮮O2O企業(ye) 來說,可以利用全品類運營的電商運營效率低於(yu) 單品或某細分品類這一點做文章。
  其次,一個(ge) 大的生鮮電商,動輒就是上千的SKU,指望運營者和客服把每個(ge) 產(chan) 品都了解得滾瓜爛熟不懼消費者的疑問是很難實現的,而中小型企業(ye) 尤其是直營店鋪,很多情況下客服就是農(nong) 場的一線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和詳細地回答消費者對於(yu) 生鮮產(chan) 品的一係列問題,從(cong) 而優(you) 化用戶體(ti) 驗,增加用戶忠誠度。
  為(wei) 了避免競爭(zheng) 同質化,中小型生鮮O2O企業(ye) 還應該盡量尋找屬於(yu) 自己的特色小眾(zhong) 市場,比如有機食品,某地特產(chan) 等,這樣可以在為(wei) 有特殊消費需求的消費者服務的同時使競爭(zheng) 差異化,避免因價(jia) 格戰帶來的利潤率低的問題。
  虧(kui) 損頻發背後,行業(ye) 存在五大痛點
  最新數據表明,截止到2015年3月底,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ye) 中,隻有40多家約1%的企業(ye) 實現了盈利,收支達到平衡的企業(ye) 也隻占4%,餘(yu) 下的大部分生鮮O2O企業(ye) 或者巨額虧(kui) 損,或者暫處虧(kui) 損狀態。
  【冷鏈供應是生鮮O2O公認第一難題】
  由於(yu) 生鮮類產(chan) 品本身保質期很短,因此需要冷鏈倉(cang) 儲(chu) 、冷藏車輛等保鮮措施。以北京一地為(wei) 例,冷庫每天平均租金約在2元/平方米,即便是5000平方米的中型倉(cang) 庫,也意味著每年要付出近400萬(wan) 元租金成本,再加上硬件設施、人力等因素,每單生鮮品類的配送成本要占比30%以上。如果相應企業(ye) 主營目前市麵上價(jia) 格較低的水果等產(chan) 品,那幾乎不賺錢。
  除此之外,低成本的冷庫溫度不可控,生鮮的質量又會(hui) 受到嚴(yan) 重威脅,所以做生鮮電商必備的冷鏈供應首先就意味著燒錢嚴(yan) 重。如果是像京東(dong) 、順豐(feng) 優(you) 選等生鮮電商一樣選擇自建供應鏈,則需要強大的資金鏈作為(wei) 後盾,而且短期內(nei) 無法實現盈利。
  【非標產(chan) 品+視覺感觸弱,用戶體(ti) 驗成難點】
  為(wei) 了吸引用戶,生鮮產(chan) 品同樣要求圖片質量高、吸引人,展現產(chan) 品的高自然感、高新鮮度。而實際用戶收到的產(chan) 品卻不可能像圖片展示的那樣。密封的包裝、層層的節點運輸和食材水分流失,這些都使實物發生損耗。實物的現場品質感、新鮮感等自然大打折扣,實物和圖片的差距很容易降低用戶體(ti) 驗。
  除此之外,生鮮產(chan) 品和化妝品、服裝等電商產(chan) 品不同,比如同一種水果,因為(wei) 產(chan) 地和季節的不同,就會(hui) 帶來味道的不同,而消費者無法通過線上購買(mai) 的過程充分感知和認可,相反線下購買(mai) 時是可以很仔細地去挑選。
  【盈利難和品類局限性幾成惡性循環】
  早在2013年,生鮮電商剛剛火起來的時候,就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生鮮電商具有明顯的局限性,不能覆蓋所有生鮮商品品類。因為(wei) 作為(wei) 非標產(chan) 品的生鮮產(chan) 品除了冷鏈供應和極速物流帶來的高成本之外,其損耗也較大,若是選擇銷售低端商品,僅(jin) 物流費用這一項成本,電商就難以承受。
  經測算,隻有客單價(jia) 在人民幣200元以上,電商才能保證該單不賠錢。目前各大電商主要銷售一些高附加值、高價(jia) 位的商品,比如進口水果。但高額的價(jia) 位必然帶來消費者購買(mai) 數量的減少,僅(jin) 僅(jin) 是嚐鮮而非大量購買(mai) 的消費訴求會(hui) 導致客單價(jia) 偏低的現狀在短期內(nei) 很難改變。
  更何況,嚐試銷售全品類生鮮商品需要更多的上遊合作夥(huo) 伴和更高的冷鏈庫存與(yu) 配送條件要求,高昂的成本是中小型生鮮電商的噩夢。所以銷售高價(jia) 位商品——客單價(jia) 低——盈利難——不敢銷售全品類商品幾乎成了當前我國大部分生鮮O2O企業(ye) 難以自拔的泥潭。
  【食品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生鮮產(chan) 品不僅(jin) 僅(jin) 是帶有易損耗特點的非標產(chan) 品,其本質更是食品,但凡食品都是很容易產(chan) 生安全性問題的,這就要求生鮮電商必須對食品安全問題負責,要進行全產(chan) 業(ye) 鏈管理,更要建立一定的監督體(ti) 係。例如阿裏要求食品經營者提供食品生產(chan) 、衛生等許可證,京東(dong) 要求銷售商提供品牌質檢報告、食品流通許可證等證件。然而不是巨頭的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不要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體(ti) 係,就連靠譜的冷鏈供應和冷凍庫存都很難做到,生鮮產(chan) 品的新鮮與(yu) 質量尚且得不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從(cong) 何談起
  【不同地區的習(xi) 慣差異讓非標生鮮為(wei) 難】
  對於(yu) 當前的生鮮電商來說,能千辛萬(wan) 苦把商品盡量不臭不爛地送到消費者手中,已經意味著一次成功的銷售了,然而他們(men) 可能沒想到,更大的用戶痛點就發生在這時。以荔枝為(wei) 例,有人喜歡收到的時候新鮮紅豔的,有人喜歡帶葉能多保存幾天,還有人喜歡凍荔枝,非標產(chan) 品之所以難賣,就是因為(wei) 眾(zhong) 口難調。
  水果如此,蔬菜、肉類等其他品類也是如此,在北京單月能賣出近3000隻冰鮮雞的某生鮮電商進軍(jun) 華南市場後幾乎一敗塗地,單月銷量銳減至百隻,因為(wei) 廣東(dong) 人“一定要見活的”,甚至還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冷藏雞和冰鮮雞的概念。
  生鮮O2O的發展前景仍然被看好
  縱使生鮮O2O有著這樣那樣的痛點,但是生鮮市場需求旺盛,發展迅速卻是不爭(zheng) 的事實。有數據顯示,生鮮電子商務的毛利率平均可達30%至40%,其中海鮮產(chan) 品最高,達到50%以上,凍肉類20%至30%,水果次之。
  另外,生鮮產(chan) 品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評價(jia) 等級建立了用戶信任體(ti) 係,用戶黏度相當高。再加上消費者網購行為(wei) 的逐漸成熟,一些有機食品及進口食品的利潤空間大,生鮮電商的規模也在逐步擴大,如果有效地解決(jue) 上述痛點和問題,生鮮O2O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