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丁俊發:對供應鏈金融的三點認識

發布時間:2015-07-24 10:08:46 萬(wan) 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供應鏈金融將迎來一個(ge) 峰值
  2000年,國務院撤銷了國家內(nei) 貿局,我從(cong) 國家內(nei) 貿局第一副局長崗位上下來,擔任华体会登录界面常務副會(hui) 長。2002年,我召集北京的銀行開了一個(ge) 座談會(hui) ,提出中國物流業(ye) 的發展需要銀行的積極參與(yu) ,當時不少銀行覺得很奇怪,一個(ge) 行業(ye) 協會(hui) 叫我們(men) 銀行去開會(hui) ,物流是啥東(dong) 西,與(yu) 我們(men) 銀行有關(guan) 係嗎?腦子裏有一大堆疑問。除了交行派了一個(ge) 副行長以外,其他銀行都來了一個(ge) 業(ye) 務幹部。
  十多年過去了,金融界對物流業(ye) 刮目相看,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已成了銀行的熱門產(chan) 品。2010年以來,中國供應鏈金融以20%至30%的速度上升。據Demica公司統計,進入新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的供應鏈金融市場,年平均成長率為(wei) 10%-30%,發展中國家為(wei) 20%左右。
  根據平安銀行“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調查”,中國已有37%的企業(ye) 參與(yu) 供應鏈金融,未來3-5年將有58%的企業(ye) 涉足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包括在線供應鏈金融將迎來一個(ge) 峰值,年增長率將超過30%,這是經濟界的共識,原因有三:一是供應鏈管理的快速發展;二是互聯網金融對金融界的衝(chong) 擊,供應鏈金融競爭(zheng) 加劇;三是政府對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將改變傳(chuan) 統金融模式,使資金流更暢通、更透明,加速了金融的市場化改革,使貨幣這種市場要素在市場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發展供應鏈金融要有四個(ge) 條件
  供應鏈管理是戰略思維,是模式創新,是技術進步。什麽(me) 是供應鏈?“供應鏈,即生產(chan) 與(yu) 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的上遊與(yu) 下遊企業(ye) 所形成的網鏈結構”。什麽(me) 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即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麵規劃供應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並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yu) 控製”。實施供應鏈管理,有利於(yu) 改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yu) 改變企業(ye) 商業(ye) 運作模式,有利於(yu) 實現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流通業(ye) 、建築業(ye) 的產(chan) 業(ye) 升級。供應鏈金融也是為(wei) 此而服務的。
  物流成本高,是國民經濟粗放經營的突出表現,中國物流總成本與(yu) GDP的比率一直徘徊18%左右(工業(ye) 化中後期的國際經驗比例為(wei) 13%左右),發達國家為(wei) 8%左右,這裏有經濟結構的原因,更有物流業(ye) 、供應鏈管理落後的原因;中國的工業(ye) 品庫存率為(wei) 9.4%(發達國家不超過5%);製造業(ye) 、流通業(ye) 的物流費用率為(wei) 8.5%(其中工業(ye) 為(wei) 9.2%,流通業(ye) 為(wei) 7.6%),而日本企業(ye) 為(wei) 4.7%;企業(ye) 年流通資產(chan) 周轉率中國為(wei) 3次左右,而發達國家為(wei) 8-10次。中國物流的高運輸成本、高倉(cang) 儲(chu) 成本、高生產(chan) 物流成本、高采購成本、高銷售物流成本,還有高信貸資金成本,加上高人力成本,使物流企業(ye) 生存與(yu) 發展環境壓力很大。據华体会登录界面2013年統計,運輸型物流企業(ye) 成本下降7.3%,利潤下降39%;倉(cang) 儲(chu) 型物流企業(ye) 成本上升9.4%,利潤下降10%;綜合型物流企業(ye) 成本上升16.7%,利潤上升12.9%。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央和國務院一直要求加大銀行對中小企業(ye) 的融資力度,中國物流企業(ye) 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ye) ,融資非常困難,而供應鏈金融正是解決(jue) 這種問題的一個(ge) 重要支點。
  中國的供應鏈金融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穩妥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要有四大條件:一是供應鏈的構建與(yu) 優(you) 化,二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三是銀行的積極參與(yu) ;四是供應鏈風險的控製。
  中國的供應鏈金融最早起步的是深圳發展銀行,其從(cong) 2006年開始,提出了總體(ti) 思路,並實踐了1+N模式。現在,所有的銀行都有了供應鏈金融部,逐步推出了N+1+N模式。如今又提出並推進在線供應鏈金融,一些銀行還與(yu) 企業(ye) 合作,推出了專(zhuan) 有的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如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寧波阿凡達、深圳怡亞(ya) 通、深圳年富供應鏈公司等)。供應鏈金融已滲透到鋼鐵、汽車、家電、煤炭、電信、石化、農(nong) 機、物流、電商等許多行業(ye) 。銀行向核心企業(ye) 授信,通過資產(chan) 擔保、信用擔保等方式為(wei) 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提供電子化、網絡化、自動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服務功能包括供應鏈管理、訂貨計劃管理、收款與(yu) 發貨管理、融資管理、資金管理、質量管理、信息共享、風險預警等等。
  在線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物化的資金流轉化為(wei) 在線數據,並與(yu) 供應鏈核心企業(ye) 對接,向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ye) 提供更便捷的在線融資、結算、理財等綜合融資服務。在線供應鏈金融實際上是電子商務的一種集成創新,通過全麵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形成金融資本與(yu) 實體(ti) 經濟及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ye) 的良性互動,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生態。
  需大力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
  由於(yu) 中國的供應鏈管理剛剛起步,發展速度很快但並不成熟,市場運作也不規範,必然帶來一定的供應鏈風險。供應鏈風險分兩(liang) 部分,一部分是不可控的,一部分是可控的。目前中國對供應鏈可控風險的研究滯後,要引起物流供應鏈理論研究部門及企業(ye) 家的高度關(guan) 注。
  我從(cong) 2011年到2014年每年出版的《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shu) 》,共推薦了75個(ge) 案例,有一半運作相當成功,另有一半碰到了很多困難,一些企業(ye) 家反映,隨著國內(nei) 外市場環境的變化,供應鏈優(you) 化包括供應鏈金融的完善的確是一個(ge) 難題,這也是造成一些金融機構一直觀望、行動不快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如何加大對供應鏈金融的監管,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關(guan) 注。商務部製定了“動產(chan) 質押融資監管服務規範”、“動產(chan) 質押監管企業(ye) 評估指標”,中鐵現代等企業(ye) 開發了“金融物流監管管理係統”,一些企業(ye) 發起成立“供應鏈金融平台”,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兆頭。希望企業(ye) 間能夠相互交流、相互碰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供應鏈金融之路。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