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傳化股份漲停打開就停牌 收購連虧企業值200億?

發布時間:2015-07-08 09:48:29 中國經濟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憑著200億(yi) 收購傳(chuan) 化物流,傳(chuan) 化股份連續開出8個(ge) 漲停。漲停板打開,其股價(jia) 便開始回落。7月6日,傳(chuan) 化股份盤中兩(liang) 次下觸,幾近跌停。7月7日,傳(chuan) 化股份再次停牌。
  另一麵,市場上對於(yu) 收購傳(chuan) 化物流存在的爭(zheng) 議並未結束。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末,傳(chuan) 化物流總資產(chan) 為(wei) 48.98億(yi) 元,淨資產(chan) 為(wei) 43.06億(yi) 元。傳(chuan) 化物流的淨利潤方麵,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3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2,973.98萬(wan) 元、-1,547.82萬(wan) 元和-3,261.92萬(wan) 元。
  相比利潤的虧(kui) 損,傳(chuan) 化物流的業(ye) 績承諾則讓人眼前一亮。傳(chuan) 化物流承諾,重組後6年的淨利潤超過35億(yi) 元;但是,35億(yi) 元中的近30億(yi) 元都要等到2019年和2020年這兩(liang) 年才能實現。
  一位投資者表示,“連續虧(kui) 損的企業(ye) ,為(wei) 啥能賣出200億(yi) 的高價(jia) ?承諾的收益到5年後才有可能實現,餅畫的確實不小。”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wei) ,物流行業(ye) 前期的投入大、收益周期長是普遍現象;至於(yu) 承諾收益是否能夠完成,還要看上市公司的具體(ti) 運作。
  記者聯係到傳(chuan) 化股份董秘辦公室,對方電話無人接聽。
  傳(chuan) 化物流5年“入市”
  傳(chuan) 化股份的一紙重組公告,讓傳(chuan) 化物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傳(chuan) 化股份公告顯示,根據中和評估出具的中和評報字(2015)第BJV3005號《資產(chan) 評估報告書(shu) 》,以2015年3月31日為(wei) 評估基準日,傳(chuan) 化物流100%股權的評估值為(wei) 2,017,291.00萬(wan) 元。參考前述《資產(chan) 評估報告書(shu) 》,各方協商確定傳(chuan) 化物流100%股權的交易價(jia) 格為(wei) 200億(yi) 元。
  成立僅(jin) 僅(jin) 5年的傳(chuan) 化物流,依靠什麽(me) 賣出了200億(yi) 的高價(jia) 呢?
  傳(chuan) 化物流主要從(cong) 事公路物流平台運營業(ye) 務,發展公路物流O2O全新生態。而且公司也預計,未來3-4年仍有較大金額且持續的實體(ti) 公路港建設投資支出;同時,O2O物流網絡平台也處於(yu) 前期推廣階段,到2017年才有望實現收入的快速增長。
  目前,傳(chuan) 化物流已擁有公路港投資運營及配套服務、O2O物流網絡平台服務等兩(liang) 大業(ye) 務板塊。
  從(cong) 公開數據上看,傳(chuan) 化物流目前的營收數據顯然不足成為(wei) 有力的支撐。
  財務數據方麵,截至2015年3月末,傳(chuan) 化物流總資產(chan) 為(wei) 48.98億(yi) 元,淨資產(chan) 為(wei) 43.06億(yi) 元;其2013、2014年度和2015年1-3月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4.32億(yi) 、9.53億(yi) 、2.29億(yi) 元,淨利潤分別為(wei) 1279.64萬(wan) 、3266.05萬(wan) 和2193.53萬(wan) 元。
  再現機構突擊入股
  同樣,在傳(chuan) 化股份對傳(chuan) 化物流的重組中,突擊入股的現象再次出現。
  在傳(chuan) 化股份停牌三個(ge) 月後的3月20日,傳(chuan) 化物流的單一股東(dong) 卻突然決(jue) 定出讓部分傳(chuan) 化物流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傳(chuan) 化物流決(jue) 定吸收包括長安資管在內(nei) 的6名機構投資者成為(wei) 傳(chuan) 化物流的股東(dong) ,6家機構合計出資36億(yi) 元獲得傳(chuan) 化物流18%的股份。傳(chuan) 化集團還將所持2%的股份以4億(yi) 元的價(jia) 格轉讓給上海陸家嘴股權投資基金合夥(huo) 企業(ye) 。
  “重大資產(chan) 重組前夕,公司進行如此大的股權轉讓,引發質疑也在所難免。”一位熟知資本運作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
  但是,傳(chuan) 化物流極為(wei) 新增股東(dong) 中,華安資管計劃的身份則顯得更為(wei) 敏感。
  可查資料顯示,華安未來資產(chan) 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的“華安資產(chan) -傳(chuan) 化集團專(zhuan) 項資產(chan) 管理計劃”則是由傳(chuan) 化集團及其部分子公司的“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業(ye) 務骨幹共169人出資6億(yi) 元參與(yu) 認購而成立的,合計將獲得傳(chuan) 化股份6851萬(wan) 股。
  另外,還有投資者注意到,長安資管等6名機構投資者是在3月20日入股傳(chuan) 化物流,但工商變更登記卻是在4月15日才得以完成。按照公告信息,傳(chuan) 化物流的評估基準日是3月31日。股權尚未正式變更完成,便作為(wei) 評估依據,因此有股民提出,“上市公司應該解釋清楚這個(ge) 問題。”
  政府補貼拉低虧(kui) 損
  盡管重組過程中的諸多的細節都存在爭(zheng) 議,但這並不影響傳(chuan) 化股份複牌後連續漲停。有研報認為(wei) ,傳(chuan) 化物流的後期表現十分可期。
  在公告中,傳(chuan) 化集團承諾,傳(chuan) 化物流2015年至2020年累計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總數為(wei) 28.13億(yi) 元;累計經審計的淨利潤總數(含非經常性損益)為(wei) 35.01億(yi) 元。
  不過,投資者則指出,從(cong) 傳(chuan) 化物流的基本麵和運營情況來看,這種承諾能實現的概率很小。
  已公開的財務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3月,傳(chuan) 化物流實現營業(ye) 收入4.32億(yi) 元、9.53億(yi) 元、2.29億(yi) 元,營業(ye) 利潤分別為(wei) -3,345.16萬(wan) 、-1,522.95萬(wan) 和-416.85萬(wan)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傳(chuan) 化物流報告期內(nei) 以“易配貨”、“易貨嘀”、“運寶網”為(wei) 核心的互聯網物流平台尚處於(yu) 建設期,線上平台帶來的增值效應尚未體(ti) 現,同時,平台建設投入以及推廣投入較大所致。
  此外,高額的政府補貼還淡化了傳(chuan) 化物流的虧(kui) 損賬單。
  財務數據中,2013年和2014年傳(chuan) 化物流分別獲得政府補貼5675.27萬(wan) 元和5226.15萬(wan) 元;2015年,僅(jin) 一季度就獲得了4270.27萬(wan) 元,在傳(chuan) 化物流的財務報表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在重組預案中,傳(chuan) 化股份也提到:報告期內(nei) ,傳(chuan) 化物流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wei) 基於(yu) 傳(chuan) 化物流物流平台取得的政府補助。“本次交易後,由於(yu) 傳(chuan) 化物流短期內(nei) 主營業(ye) 務仍處於(yu) 建設和培育期,主營業(ye) 務良好的盈利能力尚未體(ti) 現,因此,傳(chuan) 化物流短期內(nei) 淨利潤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較大。”
  另外,傳(chuan) 化物流2015年和2016年預測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14,741.29萬(wan) 元和-35,077.44萬(wan) 元大。而盈利的“主力”則是2015年傳(chuan) 化物流蕭山基地有望確認的3.6億(yi) 元拆遷款。
  “傳(chuan) 化物流畫餅痕跡明顯,不看好其後市表現。”前文提到的投資者表示。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