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07 04:22:55 上海證券報

如今創業(ye) 投資已經停在了一個(ge) 資本盛宴的頂點,創業(ye) 者將迎來一個(ge) 最好的時代。難怪有人說:“投資人不是在見創業(ye) 者,就在去見創業(ye) 者的路上。”
根據著名創投數據庫CVSource日前披露的數據,今年7月共有90起披露出的VC投資案例,投資規模8.65億(yi) 美元,同比大幅提高。VC投資案例數量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最高值,其中對藝術電商項目的投資已經進入了一個(ge) 高峰期。自去年Hihey獲得民生A輪千萬(wan) 元投資後,去年年底,Hihey再次宣布獲得中信、深創投1億(yi) 美元B輪融資。今年年初,藝客也以1000萬(wan) 美元A輪融資成為(wei) 藝術電商的新亮點。其他諸如88art、樂(le) 藝等不少項目創業(ye) 之初就已受到投資人的追捧,一時間,藝術電商獲得融資頻頻成為(wei) 新聞,引發了業(ye) 內(nei) 極大關(guan) 注。
2015年已至年中,縱觀今年藝術市場動向,藝術電商已經成了金融機構關(guan) 注的一個(ge) 熱點。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新上線了不少藝術電商企業(ye) ,還有不少策劃中的創業(ye) 項目正在上線中,這正所謂“不在創業(ye) 藝術電商,就是在藝術電商創業(ye) 的路上”。盡管業(ye) 界戲稱每天如果新開三個(ge) 藝術電商,當天就會(hui) 倒掉兩(liang) 家,但毫無疑問,資本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藝術電商——藝術界最可行的創投方向。業(ye) 內(nei) 認為(wei) ,藝術電商成為(wei) 創投資本的投資熱點是多種政策與(yu) 商業(ye) 環境促進下的結果,而藝術電商的運作,有著比普通零售電商更高的專(zhuan) 業(ye) 門檻,其未來發展與(yu) 風控把握,也值得投資方與(yu) 運營方“三思而後行”。
聞風起舞電商大跨界
隨著互聯網滲透到人們(men) 生活的方方麵麵,電子商務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據悉,從(cong) 2000年第一家藝術電商嘉德在線上線至今,2014年文化部發布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中顯示,當年中國大大小小涉及藝術品交易的網站已逾千家。據中國拍賣協會(hui) 發布的《2015年中國拍賣行業(ye) 展望》藍皮書(shu) 顯示,2014年中國拍賣業(ye) 年拍賣成交金額首次突破7600億(yi) 元,其中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313.83億(yi) 元,藝術電商所占的比例雖然僅(jin) 占到1%,增長幅度卻高達32.7%,遠超傳(chuan) 統拍賣業(ye)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文化產(chan) 業(ye) 寫(xie) 入“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部分,要求全年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增速達到15%,並提出文化產(chan) 業(ye) 要與(yu) 互聯網、金融與(yu) 地產(chan) 領域“跨界”融合以尋求突破。這無疑為(wei) 中國的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在文化部文化產(chan) 業(ye) 司巡視員孫若風看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自去年起中國的文化產(chan) 業(ye) 有了一個(ge) 明顯的趨勢——跨界融合:一是文化與(yu) 科技融合,二是文化與(yu) 資本融合,三是文化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融合。他表示,在這樣的形勢下,藝術品行業(ye) 具有明顯的利好形勢。
全天候藝術電商成發展方向
雖然我國的藝術品電商已有上千家,可是真正盈利並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隻是少數,所以藝術電商在藝術品市場上所占份額並不大。藝術電商這塊蛋糕雖然很誘人,想要吃到嘴裏卻並不容易。首先,需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目前運作較為(wei) 成功的藝術電商無一不是如此:嘉德在線依托中國嘉德起家,雅昌藝術網的背後有中國最大的印刷企業(ye) 雅昌集團,“藝術中國”有國資背景,“易拍全球”則由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控股,運營資金上億(yi) 元。其次,藝術電商還需要成功的運作和管理,在藝術品網絡交易過程中伴隨的物流、包裝、運輸以及保險等服務環節都是關(guan) 鍵,關(guan) 係著客戶信心的樹立。
曾跨界投資多家不同種類電商的國際投資人威廉·霍夫曼曾表示,信心是藝術電商整個(ge) 交易過程的核心。“5年以前我是完全不在網上買(mai) 藝術品,後來在網上買(mai) 一些小東(dong) 西,然後逐漸開始通過拍賣行和網上買(mai) 稍微貴一點的東(dong) 西。這樣一點一點樹立信心,現在我通過網絡在全世界購物了。盡管還有很多不足,但線上真的比在線下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信息。樹立消費者信心是藝術電商唯一的出路。”
Hihey總裁何彬在去年獲得1億(yi) 美元B輪融資後曾在北京保利預展現場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如今做藝術電商並不稀奇,“後進”的藝術電商打出了各種各樣的口號,如“唯一成交的藝術電商”、“敢做敢賠的藝術電商”等,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線上線下一係列資源配置,將藝術家和藏家之間的交易過程互聯網化。這要求先進的藝術電商不僅(jin) 要在IT技術上與(yu) 其他互聯網企業(ye) 並駕齊驅,在線下的藏家資源組織要更加擁有新思維。這就需要從(cong) 作品售價(jia) 上千萬(wan) 的大家到幾百元的藝術院校畢業(ye) 生都可以平等對待,合理搭配買(mai) 家,形成“全天候藝術電商”,全方位服務客戶和市場,而這個(ge) 要求,對於(yu) 所有進入這個(ge) 行業(ye) 的創業(ye) 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什麽(me) 樣的藝術電商受青睞
針對目前藝術電商成為(wei) 金融資本的投資熱點,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ju) 認為(wei) ,用經濟的手段,從(cong) 貿易的視角來推動藝術電商是行之有效的。隻有這樣,我們(men) 的文化才能真正被市場接受。魏鵬舉(ju) 說:“互聯網所代表的新媒體(ti) 、新渠道和內(nei) 容的整合越來越好,這個(ge) 方向也代表著創新,代表著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最具活力的方向。”
盡管如此,對於(yu) 大多數藝術電商的創業(ye) 者來說,拿到風投並不那麽(me) 容易。威廉·霍夫曼就表示,他看過上千份商業(ye) 計劃書(shu) ,也接見過近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電商創業(ye) 者。但95%被他“Pass”掉,原因主要有三:首先,電商平台性質太同質化,沒有特點,沒有真正的行業(ye) 資源和客戶資源;其次,技術落後,網站交互設計與(yu) 核心開發能力弱;第三,沒有明確的推廣方案,不能有效打動客戶。霍夫曼直言:“很多創業(ye) 者其實對行業(ye) 都不算太了解,就想著從(cong) 投資人手中獲得投資,這是市場不可能接受的。”
曾投資過京東(dong) 、蘇寧、凡客的電商領域著名投資人王槄則對記者表示,以他的觀察來看,其實自2012年後國內(nei) 許多金融資本就已經盯上了藝術電商,但遲遲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投資。他坦承藝術電商的盈利模式和交易模式都比較複雜,他也在學習(xi) 。王槄分析道:“目前比較好的藝術電商,要麽(me) 早就具有地域優(you) 勢,如嘉德在線在北方地區書(shu) 畫市場中擁有較高的認可度,要麽(me) 掌握一批行業(ye) 資源,如趙湧在線在金銀幣、票券等方向擁有較高的認可度;要麽(me) 有獨特的模式。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哪種藝術電商還能生存下來。”王槄如今聯合某航空公司,準備籌備空中藝術電商項目:“旅客相對來說在機上的時間比較無聊,此時你利用液晶屏和特殊展板進行展示,可以吸引旅客的關(guan) 注,隻要價(jia) 格合適,模式方便,相信不僅(jin) 會(hui) 有很大的市場,還能成為(wei) 一個(ge) 良好的推廣平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