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02 09:57:18 互聯網

末端物流配送是指直接送達給消費者的物流活動,是以滿足配送物流環節的終端客戶為(wei) 直接目的的物流活動。隨著消費者需要逐漸成為(wei) 經濟活動的中心,“用戶第一”的基本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這種觀念反映在物流活動中就是對末端物流配送的日益重視。但是我國末端物流配送的發展一直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夠適應我國物流市場的整體(ti) 快速發展,亟待進一步在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開創適合我國末端物流配送發展的路徑。
末端物流配送發展的現實意義(yi)
物流市場成熟發展需要良好的末端物流配送支持。隨著國內(nei) 物流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對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時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解決(jue) 末端配送難題是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物流時效的關(guan) 鍵所在。國內(nei) 物流業(ye) 一直受困“最後一公裏”等末端配送難題,不少物流企業(ye) 雖然網絡健全,但是末端網點投入不足,管理混亂(luan) ,消費者投訴增多,服務質量堪憂,無法滿足物流市場規模不斷增大對末端物流配送的現實需求。
末端物流配送自身蘊含著巨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末端物流配送對企業(ye) 來講不僅(jin) 是一個(ge) 難題,同樣是一個(ge) 巨大的商機。在大數據時代,末端物流配送背後積累的數據有著巨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由於(yu) 末端物流配送數據直接來自於(yu) 消費者,使得這些數據成為(wei) 企業(ye) 在消費者群體(ti) 細分、產(chan) 品細分、渠道細分等方麵的重要指標,對於(yu) 前端市場預測、客戶滿意度提高和供應鏈管理優(you) 化十分重要。
末端物流配送發展的實踐
國外的末端物流配送實踐發展比較成熟。從(cong) 模式上看,可以分為(wei) 三種末端物流配送形式。一是共同配送的模式,即由若幹個(ge) 配送企業(ye) 聯合起來,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集中配送服務的物流形式,可以通過集中優(you) 勢大大節省社會(hui) 資源。德國、日本、摩納哥等國家的企業(ye) 采用這種方式。二是與(yu) 便利店合作模式,即企業(ye) 在便利店設置儲(chu) 物櫃等,與(yu) 便利店形成終端物流合作。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很多企業(ye) 采用這種方式。三是自設終端物流中心模式,即不依賴於(yu) 其他機構,自身廣泛建立終端物流中心。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亞(ya) 馬遜公司,其在美國已經建立近100座巨型物流中心,覆蓋了美國主要人口聚集城市,保障了末端配送的即時性,使得31%的美國用戶可實現當日送達。
我國近年來也非常重視末端物流配送的發展。在國家層麵,商務部、財政部2012年選取了9個(ge) 城市開展現代物流技術應用與(yu) 共同配送試點,2013年又增加15個(ge) 城市共同配送試點;財政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2014年10月底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開展電子商務與(yu) 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支持天津、石家莊、杭州、福州、貴陽5個(ge) 城市推進電子商務與(yu) 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工作,從(cong) 總體(ti) 規劃、基礎設施、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等角度綜合解決(jue) 末端配送難題。在地方層麵,地方政府也根據實際情況推動末端物流發展,例如重慶以電商物流末端配送為(wei) 突破口,由政府牽頭積極推進“網購物流配送終端體(ti) 係建設”,在所有社區設一個(ge) 專(zhuan) 門的收貨點,保證居民在社區內(nei) ,不花一分錢,隨時取到網購包裹。南昌等地則鼓勵物流企業(ye) 與(yu) 社區服務機構、連鎖商業(ye) 網點、大學校園等開展廣泛合作,共同解決(jue) 末端物流配送難題。在企業(ye) 層麵,越來越多的大型電商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開始重視末端物流體(ti) 係建設,例如京東(dong) 、亞(ya) 馬遜、順豐(feng) 、淘寶網等企業(ye) 開始在社區建立社區服務站、安裝智能自提櫃等方式來構建末端物流配送體(ti) 係。
末端物流配送發展的路徑:
末端物流配送的智慧化。末端物流配送的智慧化主要是指末端物流設施的智慧化。隨著人工物流投遞成本不斷增加,企業(ye) 的末端物流成本越來越高,而以智慧快遞箱、快遞站等為(wei) 代表的智慧末端物流設施不僅(jin) 可以大大解決(jue) 末端物流配送的成本,而且還可以減少人工物流投遞等待帶來的交通擁堵等問題。但智慧末端物流設施隻有成為(wei) 公共設施,才能更大發揮其在居民社區中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機製,讓智慧末端物流設施成為(wei) 由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以供企業(ye) 和公眾(zhong) 使用。
末端物流配送的便捷化。一是末端物流配送模式的便捷化,包括配送時間安排靈活,配送信息溝通方便,配送效率高效等。二是末端物流配送設施使用的便捷化,末端物流配送相關(guan) 設施應當提升其人性化體(ti) 驗,便於(yu) 所有人使用,易於(yu) 操作,從(cong) 而提高用戶滿意度,增強用戶黏性。
末端物流配送的廣泛化。末端物流配送是連接社區最活躍用戶的精準接口,誰掌握了末端物流,誰就掌握了目標社區的消費動向。企業(ye) 可以根據自身規模實力和發展的需要,通過自建末端物流配送係統或者與(yu) 其他機構和企業(ye) 合作,構建廣泛的末端物流配送體(ti) 係。末端物流配送體(ti) 係網絡的廣泛存在,可以最大程度整合最貼近消費者的零散社會(hui) 資源,擴大客戶群,從(cong) 而產(chan) 生巨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
末端物流配送的協作化。在企業(ye) 獨立優(you) 化末端物流配送以外,與(yu) 其他機構的協作對末端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升和資源節約來說也非常重要。一方麵,要鼓勵企業(ye) 與(yu) 社區服務機構、連鎖商業(ye) 網點、大型寫(xie) 字樓、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大學校園等單位開展廣泛合作,設立物流末端配送站,推廣智能自提櫃;另一方麵,要鼓勵物流、電商等企業(ye) 和第三方專(zhuan) 業(ye) 的末端物流配送企業(ye) 合作,把末端物流配送服務外包,通過第三方企業(ye) 建立的人工物流服務站實現末端物流配送的專(zhuan) 業(ye) 化、統一化。
末端物流配送的規範化。末端物流配送在管理上還存在著標準各異、缺乏統一管理規則和跨部門協調機製的問題,不利於(yu) 城市管理,需要理順管理體(ti) 製,對其進行規範化。應協調不同部門對物流行業(ye) 的末端配送進行動態管理,開發適用於(yu) 末端物流配送的用車標準、車輛管理、人員配備等管理標準和規則,建立不同部門間的協調管理製度,理順末端物流配送的政府管理體(ti) 製,促使其規範化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