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多項政策力挺農村和跨境電商成長 釋放利好

發布時間:2015-05-18 09:23:06 金融市場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互聯網+”的諸多風口下,農(nong) 業(ye) 和跨境兩(liang) 大雙向流通領域的電子商務成為(wei) 政府今後一段時間主抓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由商務部牽頭會(hui) 同其他多個(ge) 部門研究的全國性促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目前已製定完成,有望近期麵世。此外,今年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省將在去年8個(ge) 省份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圍,每個(ge) 試點縣中央財政將予以千萬(wan) 級的資金支持,總量將達20億(yi) 元。
  另一方麵,跨境電商也迎來密集利好,商務部目前正在研究製定跨境電商相關(guan) 的扶持政策,專(zhuan) 家認為(wei) ,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步入黃金發展期,交易規模將保持30%年均增速,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將大幅提升。
  利好政府動作頻頻力挺農(nong) 村電商
  近日,政府公布了多項支持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舉(ju) 措,向市場釋放了利好信號。
  財政部經建司商貿處處長吳祥雲(yun) 在14日召開的全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現場會(hui) 上透露,2015年,中央財政將撥2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對全國中西部地區的200個(ge) 縣進行支持,每年每個(ge) 縣支持1千萬(wan) 元,如果2015年績效考核優(you) 秀,2016年將繼續再撥款支持一年;農(nong) 業(ye) 部有關(guan) 負責人此前在2015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hui) 上表示,農(nong) 業(ye) 部將發展農(nong) 業(ye) 電子商務列為(wei) 20項重點工作之一,將組織企業(ye) 與(yu) 地方農(nong) 業(ye) 部門開展合作,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進村入戶平台,開展產(chan) 品直配城市社區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下鄉(xiang) 試點;再之前,被稱為(wei) 電商“國八條”的《關(guan) 於(yu)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正式發布,文件提出加強互聯網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融合發展,引入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製定促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據記者了解,上述促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目前已由商務部牽頭製定完成,目前正在會(hui) 同其他多個(ge) 部門修訂,有望在近期正式發布。
  根據阿裏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14年度阿裏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研究報告》。截止到2014年年底,阿裏零售平台上經營農(nong) 產(chan) 品的賣家數量為(wei) 75萬(wan) 個(ge) ,相較2013年增長61%。同時,阿裏零售平台上注冊(ce) 地址在鄉(xiang) 鎮的農(nong) 村賣家達66萬(wan) 個(ge) 。與(yu) 此對應,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也再創新高。2014年,阿裏平台上完成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483億(yi) 元,同口徑相比,較2013年增長70%。2010年至今,阿裏平台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額的年均增速為(wei) 112.15%。
  縱觀近年的農(nong) 村電商,農(nong) 業(ye) 部向記者提供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物流業(ye) 發展還是不夠,成為(wei) 了現階段發展農(nong) 村電商的一大製約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地處偏遠的農(nong) 村,物流的觸角還延伸不到。但可喜的是,目前農(nong) 村電商已經從(cong) 政府主導、國家投入為(wei) 主轉向多元主體(ti) 聯合驅動,從(cong) 長期徘徊於(yu) 信息服務到實現在線交易,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已經進入了一個(ge) 新階段。
  亮點跨境電商成外貿增長最快領域
  作為(wei) “互聯網+流通”的另一個(ge) 層麵,跨境電商也迎來密集扶持政策,將步入黃金發展期。
  繼電商“國八條”後,5月12日國務院出台加快培育外貿競爭(zheng) 優(you) 勢意見,該意見提出要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製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和企業(ye) ,大力支持企業(ye) 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通過規範的“海外倉(cang) ”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ti) 係。
  此外,商務部4月3日印發《2015年電子商務工作要點》,提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服務體(ti) 係,提高各環節便利化水平。支持企業(ye) 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建立電商企業(ye) “走出去”的境外支撐服務體(ti) 係,引導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集群綜合發展,培育一批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ye) 搶占國際市場的“航空母艦”和“排頭兵”。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及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規範發展。另據記者了解,商務部目前正在研究製定跨境電商相關(guan) 的扶持政策。
  據商務部統計,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超過20萬(wan) 家,平台企業(ye) 超過5000家。2014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7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9%,其中零售的部分4492億(yi) 元,同比增長44%,進口1290億(yi) 元,同比增長60%,出口3202億(yi) 元,同比增長40%。
  據海關(guan) 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白石介紹,出口方麵,針對電商企業(ye) 最關(guan) 注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品不能退稅、結匯的問題,海關(guan) 總署提出了“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管理模式。截至2015年3月16日,出口業(ye) 務已累計驗放出口清單超過6227萬(wan) 份,歸並形成出口報關(guan) 單12080票,價(jia) 值35.91億(yi) 元人民幣。
  進口方麵,針對國內(nei) 居民跨境網購需求旺盛的問題,海關(guan) 總署提出了“直購進口”和“網購保稅進口”兩(liang) 種模式,打造陽光跨境直購渠道,為(wei) 國內(nei) 個(ge) 人購買(mai) 者提供放心、保質的網購環境。截至2015年3月16日,進口試點驗放包裹1063萬(wan) 票,貨值20.37億(yi) 元。
  一份大數據報告顯示,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傳(chuan) 統外貿年均增長不足10%,跨境電子商務卻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跨境電商已經成為(wei) 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最快的領域。
  業(ye) 內(nei) 預計,在係列政策的扶持釋放下,跨境電商發展中所麵臨(lin) 的支付、物流、報關(guan) 報檢等障礙,將會(hui) 逐步消除,隨著市場需求增加,將使行業(ye) 迎來加速發展機遇。隨著自貿區的深入發展,未來十年將會(hui) 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十年。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將保持30%年均增速,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將大幅提升。
  預期雙向流通領域仍有政策空間
  有專(zhuan) 家分析稱,和一般的電商領域不同,正因為(wei) 農(nong) 業(ye) 電商和跨境電商都屬於(yu) “有進有出”的雙向流通領域,有更多政府介入的空間,所以現在這兩(liang) 大領域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餘(yu) 地。
  農(nong) 村電商方麵,農(nong) 業(ye) 部調研報告顯示,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主要成本在物流、供應鏈建設以及繳稅。在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配送成本中,路橋費約占總配送成本的5%左右,在2013年8月1日起將在全國生效的運輸業(ye) 和部分服務業(ye) “營改增”政策,進項稅額取得較少(“路橋費”不是專(zhuan) 用票,不能抵扣),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企業(ye) 的稅負會(hui) 有較大上升。在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線下配送環節,需要整合社會(hui) 車輛資源,降低社會(hui) 物流總成本,最終降低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者價(jia) 格,但在整合第三方車輛等物流資源方麵比較困難。
  此外,目前除了少量的特殊農(nong) 產(chan) 品可以減免一些稅收以外(13%),其他的農(nong) 產(chan) 品還是按照17%來征收,稅收減免力度不夠。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一頭連著生產(chan) 一頭連著流通,目前財政資金通常扶持傳(chuan) 統生產(chan) 項目和流通項目,對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沒有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有的地方在用地、稅收、創業(ye) 孵化等方麵給予優(you) 惠,有的地方在用電、用網方麵都不能保證。
  因此,農(nong) 業(ye) 部給出多項進一步的政策建議,包括將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情況列入有關(guan) 統計指標體(ti) 係,並把發展情況作為(wei) 政績考核內(nei) 容之一;改革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企業(ye) 登記注冊(ce) 製度,探索並建立適宜的市場準入製度;稅收方麵,扶持與(yu) 電子商務平台相關(guan) 聯的農(nong) 產(chan) 品實體(ti) 店、農(nong) 超對接超市;茶葉等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銷售利潤薄,目前有些地方規定上繳10%左右的國稅、地稅,所以建議減輕稅負等。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聶林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跨境電商雖然增長迅猛,但依然麵臨(lin) 一些瓶頸,例如出口環節,也就是國外消費者購買(mai) 中國產(chan) 品,涉及通關(guan) 、結匯、商檢、退稅等多個(ge) 環節,都還沒有實現便利化,這涉及財政部、商務部、海關(guan) 、稅務總局等多個(ge) 部門的協調。進口環節,如果物流完全依靠快遞這種方式,成本太高,時間太長,消費者體(ti) 驗不好。所以還需要在保稅區建保稅倉(cang) ,先把商品通過一般貿易走集裝箱成批進口後放在保稅倉(cang) ,消費者下單之後,從(cong) 保稅倉(cang) 發貨,這就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消費者也可以在短短的幾天內(nei) 就收到購買(mai) 的商品。
  “目前主要的思路還是先試點,通過試點解決(jue) 實踐中的問題,再去總結推廣經驗。例如剛剛獲批的浙江杭州的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就是一個(ge) 試點。”聶林海說。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