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多式聯運拓寬物流網絡 成都物流大通道初具國際化雛形

發布時間:2015-05-14 10:13:24 成都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去年8月,載有20節貨物的成都-瀘州鐵路與(yu) 水路聯運的首班列車發車,這批貨物最快9天就能到達上海。
  瀘州港至成都青白江、新津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開通,也貫通了一條新的國際大通道:上海——瀘州——成都——歐洲。成都和瀘州的鐵水聯運,實現了瀘州港與(yu) 成都青白江的亞(ya) 洲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無縫對接,形成了全省第一條鐵水聯運通道,將長江水運通道與(yu) 蓉歐鐵路連接起來。成都的對外開放格局將完全改變,東(dong) 部的產(chan) 品可以沿著長江水道一路向西,然後從(cong) 成都通往中亞(ya) 和歐洲。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交通先行”戰略,以戰略眼光構建對外交通物流大通道,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成都對外綜合運輸大通道已初見雛形,成都也正在從(cong) “國內(nei) 交通樞紐”向“國際區域性交通樞紐”轉變。依靠著領先西部、通江達海、連接世界的交通優(you) 勢,成都踏上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構建“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新征程。
  三市串聯起黃金水道
  科學定規劃,長遠謀未來。“我們(men) 深入研究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設長江經濟帶所蘊含的重要發展機遇,堅持國際視野和一流標準,突出改革創新。著力在完善交通運輸功能和提升服務水平上再攀新台階,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大力促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加速實現綜合交通運輸現代化,為(wei) 我市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積極打造‘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提供支撐。”市交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與(yu) 宜賓簽署《合作備忘錄》,宜賓成為(wei) 成都“自己的港口”;與(yu) 瀘州共建臨(lin) 港物流基地,打造臨(lin) 港經濟一流載體(ti) ;與(yu) 武漢、瀘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新絲(si) 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物流大通道……成都西部內(nei) 陸腹地的物流環境大大地優(you) 化了。市物流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節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是成都的戰略定位”。在此基礎上,發揮成都作為(wei) 西部地區中心樞紐的集聚輻射作用和國家戰略聯動樞紐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向西、向南、向東(dong) 三個(ge) 方向開放則是路徑。
  建成西部區域物流中心
  雙流機場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80條以上,排名中西部第一;蓉歐快鐵大通道為(wei) 成都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互聯互通的物流優(you) 勢;西部最成熟的“海鐵聯運”物流通道,則全方位打通了新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與(yu) 長江經濟帶的海鐵、公鐵、鐵水多式聯運通道……
  成都的物流大通道建設已經初具國際化雛形!
  據介紹,到2017年,成都將基本建成西部區域物流中心。到2020年,將全麵建成西部區域物流中心,構建起“服務西部、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
  多式聯運拓寬物流網絡
  去年4月,國家口岸辦正式批複成都鐵路口岸為(wei) 國家(臨(lin) 時)對外開放口岸。這是全國繼哈爾濱、鄭州、重慶之後的第四個(ge) 鐵路貨運開放口岸。目前,成都鐵路口岸已成為(wei) 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成都目前擁有西部地區最完善的鐵路貨運設施體(ti) 係,並建成亞(ya) 洲最大的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能夠全方位打通新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與(yu) 長江經濟帶的海鐵、公鐵、鐵水多式聯運通道。而隨著多種方式聯運的大力發展,公鐵、海鐵、鐵水、公空等多種聯合運輸方式讓成都未來的物流網絡布局越來越廣,也將對成都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積極打造“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產(chan) 生深遠影響。
  交通中軸線
  蓉歐快鐵
  蓉歐國際快速鐵路貨運直達班列是跨國性質的運輸工具,其自成都青白江集裝箱中心站出發,經寶雞、蘭(lan) 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直達波蘭(lan) 羅茲(zi) 站,線路全長9826公裏,其中成都至阿拉山口3511公裏,阿拉山口至羅茲(zi) 6315公裏。
  蓉歐快鐵成都至羅茲(zi) 運行時間為(wei) 14天,成都出口貨物通過蓉歐快鐵到波蘭(lan) 羅茲(zi) 後,可以在1至3天內(nei) 通過歐洲鐵路或公路網絡快速分撥至歐洲任何地方。目前,按照每周一列的頻率。
  蓉歐快鐵為(wei) 成都乃至中國西部地區通往歐洲大地架起了陸上貨運大通道,為(wei) 成都建設麵向歐洲市場的出口生產(chan) 基地和歐洲產(chan) 品貿易集散中心提供了物流平台支撐,將從(cong) 根本上打破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老路,變西部內(nei) 陸地理劣勢為(wei) 出口歐洲前沿主陣地優(you) 勢。
  成都鐵路口岸
  成都鐵路口岸包括成都鐵路口岸國際業(ye) 務區(原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保稅物流區)和口岸聯檢大樓,將建設成為(wei) 未來成都地區鐵路運輸的唯一口岸平台。
  成都鐵路口岸承擔成都範圍內(nei) 70%的出口貨物通關(guan) ,並在各口岸聯檢部門的支持下努力打造為(wei) 國家一類口岸。2010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準在青白江設立成都鐵路口岸,6月,成都海關(guan) 正式批準在成都鐵路口岸國際業(ye) 務區設立海關(guan) 監管場所。
  去年4月,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已正式下文批複,同意將成都鐵路口岸設為(wei) 國家臨(lin) 時對外開放口岸,成為(wei) 四川省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對成都打造“西部國際商品集散中心”、西部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四川省加快對外開放、實現“兩(liang) 個(ge) 跨越”具有重大意義(yi) 。
  成都高速公路網
  我市境內(nei) 已建成繞城高速、成彭(成德綿)高速、成綿高速、成南高速、成德南高速、成渝高速、成自瀘高速、成雅(樂(le) )高速、機場高速、成溫邛高速、成灌高速“一環十射”高速公路網絡,已全麵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第二繞城高速公路計劃於(yu) 今年全線建成通車。新規劃的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三繞)、成都新機場高速、紅牌樓至新津(經雙流機場)高速公路3個(ge) 項目正加快前期工作。至2017年,我市將新增高速公路200公裏以上,規劃的“三環十三射”高速公路網絡全麵形成,全麵形成暢接全省、輻射中西部、通達全國的高速公路網絡。
  成都交通新未來·故事
  我們(men) 的市場在不斷延伸
  上周六晚上,第98班蓉歐快鐵從(cong) 位於(yu) 青白江區的成都鐵路口岸駛出,而在這列火車上,則有不少通過瀘州港運送而來的貨物。“自從(cong) 去年成都和瀘州完全實現了鐵水聯運,青白江的這座亞(ya) 洲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也可以算是與(yu) 東(dong) 部地區實現了水鐵聯運的無縫對接。”
  成都蓉歐快鐵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wan) 文軍(jun) 從(cong) 事物流行業(ye) 多年,在他看來,成都——瀘州港這條全省第一條鐵水聯運通道,已經完全將長江水運通道與(yu) 蓉歐鐵路連接起來。“至此,成都的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完全改變,最現實的就是東(dong) 部地區的產(chan) 品可以沿著長江水道一路向西,然後從(cong) 成都通往中亞(ya) 和歐洲,而對於(yu) 我們(men) 物流行業(ye) 來說,貨源更廣,生意也更好了,企業(ye) 都會(hui) 考慮運輸成本,因此,更多的東(dong) 部地區客戶也越來越願意選擇蓉歐快鐵了。”
  萬(wan) 文軍(jun) 說,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物流大通道的建設,帶給物流企業(ye) 的是商機,帶給這座城市的則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構建菱形經濟圈的長遠未來。“其實道理還是那句話,‘要致富,先修路。’物流通道更加暢通了,現在,蓉歐快鐵可以將東(dong) 部地區的優(you) 質產(chan) 品運往歐洲,我們(men) 的市場在不斷地延伸,上海、廈門……”萬(wan) 文軍(jun) 說,互聯互通,不僅(jin) 隻是公路,隨著成都水路、鐵路和航空的飛速發展,城市的前景也更加看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