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加快推動我國物流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

發布時間:2015-04-17 10:41:04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發展動力轉換的關(guan) 鍵時期,特別是在全國生產(chan) 消費布局深刻變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推動下,物流創新已經開始起步,多樣化的新型服務模式、新型物流組織不斷湧現。但總體(ti) 上看,物流創新對全社會(hui) 物流效率提升的帶動作用不強,尚未成為(wei) 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要動力。為(wei) 此,要結合新常態的發展要求,研究製定推進物流創新發展的總體(ti) 思路,加強對物流創新發展的引導和支持,盡快形成以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方式創新、體(ti) 係創新等多元創新為(wei) 動力的物流發展全新格局,為(wei) 降低物流成本、實現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促進我國從(cong) 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轉變。

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麵臨(lin) 創新發展的新機遇和新要求

——物流產(chan) 業(ye) 進入發展動力轉換的關(guan) 鍵時期

伴隨國民經濟進入從(cong) 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換擋期,物流產(chan) 業(ye) 也進入了增速換擋和發展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在經曆了1990年—2000年年均增長20%和2001年—2010年年均增長15%的高增長階段之後,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正在進入10%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新階段,迫切需要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和平衡。另一方麵,受勞動力、土地、燃油等要素成本上漲的影響,2009年以來,我國物流成本下降受阻,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持續徘徊在18%的高位,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尚未顯現,正在倒逼物流產(chan) 業(ye) 尋求創新突破。

——全國生產(chan) 消費布局深刻變化為(wei) 物流創新帶來新機遇

工業(ye) 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不僅(jin) 推動消費市場加快向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群或都市圈集中集聚,也促進了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加快向更具要素、資源、環境比較優(you) 勢的地區集聚和轉移。如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地區加快集中,先進製造業(ye) 加快向東(dong) 部地區集中,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從(cong) 遍地開花走向集中、從(cong) 城市周邊及城市群密集的地區轉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集中區,由此推動了我國物流運行格局的加快調整。“大規模、長距離、寬輻射、多層次”的物流特征日趨顯現,並由此推動了全國物流資源、要素的布局調整和重組整合,為(wei) 全國物流體(ti) 係的重構、升級與(yu) 創新提供重大發展機遇。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為(wei) 物流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持續建設,我國已基本建成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及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網絡。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加快,我國正在進入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等為(wei) 代表的基礎設施加快升級與(yu) 完善的新階段。除部分地區和部分鐵路線路外,全國運輸能力緊張狀況總體(ti) 得到緩解,交通運輸乃至物流市場的買(mai) 方格局已基本形成。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能力更為(wei) 寬鬆,有利於(yu) 按照物流市場要求,實現各種物流資源的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加快多樣化、多元化、多層次的物流創新,構建一體(ti) 化、集約化、高效運作的物流服務體(ti) 係,促進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為(wei) 物流創新提供新動力

當前,以物聯網、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為(wei) 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發展,其在物流領域的日益普及和廣泛應用,將全麵提升物流供應鏈的信息化水平和一體(ti) 化發展水平,促進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的物流技術創新,在推動新型服務、商業(ye) 模式、產(chan) 業(ye) 組織、功能平台、物流設施加快湧現的同時,將深刻改變物流資源配置的方式,促進物流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物流成本進入新一輪下降通道,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開始起步

——多樣化的新型服務日趨活躍

目前,我國物流企業(ye) 70%以上的服務活動仍然集中在運輸、倉(cang) 儲(chu) 等方麵,但很多企業(ye) 已開始探索和拓展新型服務內(nei) 容,物流服務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配送、物流信息服務、流通加工、物流谘詢與(yu) 方案設計、包裝、物流金融及物流地產(chan) 等日趨活躍。如從(cong) 事配送服務、信息服務、谘詢與(yu) 係統設計、金融服務的物流企業(ye) 比例已從(cong) 2008年的45%、40%、21.9%和12%,分別上升到2012年的70.5%、48.6%、25.8%和16.3% ,服務創新已成為(wei) 物流企業(ye) 最為(wei) 基礎的創新活動。

——新興(xing) 行業(ye) 加快發展成為(wei) 物流創新的亮點

近年來,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中出現了物流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細分化的趨勢,帶動了如危險品物流、液體(ti) 化工物流、能源物流、汽車整車物流、冷鏈物流及快遞等新興(xing) 物流服務行業(ye) 的快速發展。以快遞業(ye) 為(wei) 例,在電子商務及網絡購物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快遞業(ye) 務量自2011年以來連續4年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長,2014年的業(ye) 務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成為(wei) 發展最為(wei) 迅速的新興(xing) 物流行業(ye) 和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亮點。

——新型物流組織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方麵,具有現代治理結構和創新能力的民營物流企業(ye) ,如順豐(feng) 速運、德邦物流、新寧物流、飛馬國際等,迅速成為(wei) 快遞、第三方物流等新興(xing) 物流行業(ye) 的龍頭。其中,部分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國內(nei) 外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還有20餘(yu) 家正準備在國內(nei) 外上市。這些新興(xing) 民營物流企業(ye) 已成為(wei) 具有物流創新活力的市場主體(ti) 。另一方麵,物流集群和物流平台發展開始起步。

——技術創新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新動力

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ye) 的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突出表現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方麵。如物流企業(ye) 信息係統在倉(cang) 儲(chu) 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車輛控製及訂單處理上的應用,2012年的普及率分別比2008年提高了15、16、7.4、4.9和16.4個(ge) 百分點。信息技術加快普及和應用,不僅(jin) 成為(wei)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作業(ye) 效率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也為(wei) 物流企業(ye) 拓展服務、創新經營方式,特別是在開展信息服務、資源整合、供應鏈體(ti) 係管理等方麵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驅動發展的效應尚未顯現

——物流創新總體(ti) 水平較低

表現為(wei) :1。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的服務創新依然不足。目前,我國近60%的工商企業(ye) 仍然沒有實現物流外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新興(xing) 物流服務行業(ye) 的形成和加快發展。另一方麵,物流產(chan) 業(ye) 內(nei) 部的細分化、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也比較緩慢。此外,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提供金融、人才、研發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企業(ye) 或機構也還比較弱小,物流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物流知識創新中心等方麵還存在空白,難以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豐(feng) 富的要素供給。2。物流組織創新活力不強。目前,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仍以小微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極大地製約著我國物流企業(ye) 創新活力的形成。3。技術創新迫切需要向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拓展。4。物流方式創新進展依然緩慢。

更為(wei) 重要的是,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還麵臨(lin) 準入審批多、多頭監管、重複執法、標準體(ti) 係不合理、資源優(you) 化配置與(yu) 整合機製不健全、稅收政策與(yu) 創新引導機製不完善等問題的困擾,物流體(ti) 製機製的改革創新尚未得到全麵推進。這不僅(jin) 是物流創新水平不高的突出反映,也是物流創新活力無法充分釋放的主要原因。

——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驅動發展的效應尚未顯現

表現為(wei) :1。物流創新對全社會(hui) 物流效率提升的推動作用不強。目前,我國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水平依然較高,2013年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為(wei) 18%,大大高於(yu) 發達國家10%左右的水平。這說明,依靠傳(chuan) 統物流發展方式促進物流成本下降的動力明顯不足,而物流創新的推動作用也尚未顯現。2。物流創新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進展緩慢。3。新型物流體(ti) 係尚未形成。一方麵,新型物流體(ti) 係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另一方麵,物流設施布局調整和升級仍然滯後,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物流園區與(yu) 交通運輸設施之間仍然難以銜接,適應製造業(ye) 向中西部轉移的物流通道、物流樞紐、骨幹網絡的布局和建設有待加快推進。

加快我國物流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

——推動多樣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創新,助力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升級

一是鼓勵交通、倉(cang) 儲(chu) 等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進一步細分市場,加快培育新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促進多樣化新興(xing) 運輸、倉(cang) 儲(chu) 服務行業(ye) 發展。二是重點支持和鼓勵運輸中介、貨運代理、分撥配送、包裝加工、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等新型物流服務的發展,加快對傳(chuan) 統物流服務行業(ye) 的整合和帶動,使之成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的主導。三是加快促進物流設施裝備投資與(yu) 經營的專(zhuan) 業(ye) 化,引導和促進物流信息服務、物流知識創新服務、物流金融服務等新型物流服務及相關(guan) 行業(ye) 的加快發展,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提供高效率和高質量的資源要素支撐。

——以物流技術創新為(wei) 突破口,加快形成信息化、現代化的全新發展格局

重點推動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為(wei) 實現全麵物流創新提供技術保障。在繼續提升物流企業(ye) 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推動物流企業(ye) 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電子商務創新,引導和鼓勵物流企業(ye) 麵向供應鏈上下遊各環節,開展流程再造、功能重組、一體(ti) 化運營等更大範圍的管理創新和服務手段創新,為(wei) 物流企業(ye) 實現服務創新、組織創新和方式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全麵提升物流裝備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推動運輸、倉(cang) 儲(chu) 、裝卸、搬運、包裝、場站等物流作業(ye) 層麵的技術進步,促進物流裝備和設施的標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為(wei) 物流高效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引導和支持節能降耗等方麵的技術創新。圍繞節能降耗加快技術創新,加快推廣適用性高、技術效能顯著的各種解決(jue) 方案、設施設備和管理工具,加快推動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的綠色發展。

——促進多元化物流組織創新,最大限度地釋放物流主體(ti) 的創新活力

加快大型物流企業(ye) 發展。重點促進物流企業(ye) 上市、並購、重組及聯合,逐步形成一大批具有現代治理結構、核心競爭(zheng) 能力的大型物流服務企業(ye) ,成為(wei) 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龍頭和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主力。

促進中小物流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集群化發展。以物流園區、交通樞紐、製造業(ye) 集群為(wei) 依托,著力培育多樣化、專(zhuan) 業(ye) 化的中小物流企業(ye) ,促進集群集聚發展。鼓勵創新創業(ye) ,引導中小企業(ye) 聯盟協作,進一步釋放中小企業(ye) 的創新活力。

加快培育新型物流平台。針對中小物流企業(ye) 的共性需求,加快培育和發展物流交易、信息服務、信用體(ti) 係、設備租賃、技術服務、人力資源、培訓研發、擔保質押等新型功能平台和服務機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共性服務和創新來源。

——加快物流方式創新,促進物流資源要素優(you) 化配置及運行效率提升

加快推動多式聯運發展,促進全社會(hui) 運力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促進不同運輸方式在基礎設施、物流裝備、操作規範等方麵的對接和統一,著力推動不同運輸行業(ye) 的服務主體(ti) 延伸服務、合作聯盟和兼並重組等。加快推動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公鐵聯運及空陸航班聯運等多式聯運的發展,更好地促進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分工合作和優(you) 勢互補,實現全社會(hui) 運力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多種運輸方式協調互動發展。

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在更大範圍促進社會(hui) 物流資源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在繼續推動工商企業(ye) 剝離物流資產(chan) 和外包物流服務的同時,著力促進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方式的發展,以在更大範圍實現運輸、倉(cang) 儲(chu) 、加工等物流資源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促進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物流服務體(ti) 係和供應鏈管理體(ti) 係加快形成,實現物流產(chan) 業(ye) 整體(ti) 效率和競爭(zheng) 能力的提升。

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促進物流資源整合方式及服務模式的創新探索。依托互聯網及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引導和推進物流電商發展,探索新的物流服務模式、資源整合方式,並推動新型供應鏈體(ti) 係的形成,實現更大範圍內(nei) 物流資源與(yu) 要素的優(you) 化整合及物流運行效率的提高。

——推動集成創新,加快形成現代化物流體(ti) 係

提高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發展水平。圍繞大型運輸樞紐、物流園區,加強多種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著力解決(jue) 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裏”對接問題;加強物流裝備、操作規範等方麵的對接統一和集成創新,逐步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一體(ti) 化、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加快發展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的物流服務體(ti) 係。適應我國生產(chan) 消費格局加快調整的新趨勢,根據不同行業(ye) 、不同區域的多樣化物流要求,積極促進物流服務、組織、技術、方式的多元化創新和集成創新,發展多樣化的新型物流體(ti) 係。如麵向農(nong) 業(ye) 主產(chan) 區、製造業(ye) 集聚區及大型城市的產(chan) 地集配體(ti) 係和城市公共配送體(ti) 係,麵向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的冷鏈物流體(ti) 係,麵向糧食、煤炭、鋼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物流體(ti) 係。

以大型物流樞紐城市為(wei) 支撐,促進一體(ti) 化的全國物流網絡體(ti) 係加快形成。在全國統一市場加快形成過程中,應以地理區位優(you) 越、交通設施發達、物流功能較強的大型中心城市為(wei) 依托,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設施及各類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實施物流創新示範,促進物流創新要素集聚,吸引各類新型物流組織,促進物流總部基地和大型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建設具有多樣化物流體(ti) 係和強大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城市,發揮服務區域、引領全國、對接國際的龍頭帶動作用,促進全國物流網絡體(ti) 係的加快形成。

——加快體(ti) 製機製改革創新,釋放物流創新活力

加快推進物流創新發展,必須著力破解當前影響和製約我國物流創新的體(ti) 製機製約束,讓市場發揮優(you) 化配置物流資源要素的決(jue) 定性作用,釋放物流企業(ye) 的創新活力,形成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這也意味著我國物流領域需要加快推進體(ti) 製機製方麵的一係列改革創新。作為(wei) 一項涉及多個(ge) 部門和領域的十分艱巨的改革任務,需要加強領導,注重頂層設計,積極研究相關(guan) 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的改革方案並加快實施和推進,為(wei) 物流創新發展創造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