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09 10:15:29 浙江日報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chan) 業(ye) ,也是物流發展的基礎和主體(ti) 。2002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在寧波調研強調,要依托港口,大力發展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一體(ti) 化的綜合物流業(ye) ,帶動全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今年11月,李克強總理視察我省時又部署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杭州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等與(yu) 物流發展密切相關(guan) 的重點任務。對浙江交通而言,加快現代物流發展是適應經濟社會(hui) “新常態”的新任務,是切實融入國家戰略的新抓手,是有效推進“四個(ge) 交通”發展的新舉(ju) 措。
近年來,以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主線,堅持以現代物流理念改造傳(chuan) 統運輸業(ye) ,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運輸物流企業(ye) ,取得顯著成果,體(ti) 現為(wei) 三個(ge) 特點:一是起步早,早在2006年我們(men) 就深入謀劃全省交通物流發展,2007年全麵實施“大物流”建設,將其與(yu) “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共同作為(wei) 現代交通“五大建設”的重要組成;二是定位高,2009年交通運輸部和浙江省簽訂《共同促進浙江交通物流業(ye) 發展會(hui) 談紀要》,將我省作為(wei) 全國先行試驗區。去年,楊部長視察浙江並與(yu) 李強省長共同為(wei) 國家平台管理中心揭牌,為(wei) 我省現代物流發展掀開新篇章;三是係統性強,以“三港一平台”為(wei) 載體(ti) (海港、陸港、空港和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統籌推進物流發展,在全省構建物流節點網絡、物流龍頭企業(ye) 、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和城鄉(xiang) 物流配送“四個(ge) 體(ti) 係”。截至2014年底,全省A級以上物流企業(ye) 達400多家,占全國的15.8%,物流園區數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以三位一體(ti) 港航物流體(ti) 係建設為(wei) 龍頭,著力推進“海港”物流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認真落實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要求,先後編製沿海港口總體(ti) 規劃和港口集疏運、港區布局等專(zhuan) 項規劃,形成層次分明、內(nei) 容全麵、功能清晰、相互配套的規劃體(ti) 係。
突出龍頭帶動。以習(xi) 總書(shu) 記“四統一”要求(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為(wei) 指針,全力推進寧波舟山港口一體(ti) 化發展。寧波-舟山港已成為(wei) 我國大型集裝箱轉運基地,大宗戰略物資中轉儲(chu) 備基地和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基地,對內(nei) 承擔全國原油進口總量1/3、鐵礦石進口總量1/8;對外開通國際航線約240條,連通世界100餘(yu) 個(ge) 國家600餘(yu) 個(ge) 港口,預計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8.7億(yi) 噸,連續六年居世界首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wan) 標箱,增速全國領先。
強化服務支撐。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服務係統“三位一體(ti) ”港航物流服務體(ti) 係,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等世界級大橋和全國首條30萬(wan) 噸級人工航道蝦峙門口外航道等重大項目,形成輻射浙江全省、中西部地區及長江沿線的集疏運網絡。積極發展大宗商品交易,預計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全年實現交易額1.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0%,寧波大宗商品交易額6000億(yi) 元,同比增長84%。
優(you) 化運輸結構。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開通寧波至國內(nei) 17個(ge) 城市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集裝箱運量從(cong) 2009年0.17萬(wan) 標箱躍升至2014年13萬(wan) 標箱。發布國內(nei) 首個(ge) 船舶交易指數,全省海運運力達到2000萬(wan) 載重噸,居全國首位,特種船舶、萬(wan) 噸級船舶占比大幅提升,從(cong) 2007年65%升至目前90%。
以義(yi) 烏(wu) 國際物流園區為(wei) 示範,著力推進“陸港”物流發展
加快網絡布局。通過部省共建、省縣共建,累計投入扶持資金2.2億(yi) 元,在全省重點加快68個(ge) 物流園區建設,帶動306個(ge) 物流基地發展,形成以物流園區為(wei) 核心、物流中心為(wei) 骨幹、配送中心為(wei) 基礎的網絡布局,入駐企業(ye) 高達8800餘(yu) 家。充分發揮杭州傳(chuan) 化、寧波梅山、紹興(xing) 柯橋、嘉興(xing) 、義(yi) 烏(wu) 五大園區示範引領作用,義(yi) 烏(wu) 被聯合國亞(ya) 太地區經濟社會(hui) 委員會(hui) 正式列為(wei) “國際陸港”城市,規劃建設集快遞物流集聚中心、鐵路物流中心、電子商務園區為(wei) 一體(ti) 的國際陸港物流園區;開通“義(yi) 新歐”鐵路集裝箱班列、義(yi) 烏(wu) -北侖(lun) 海鐵聯運線路。傳(chuan) 化“公路港”模式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聯合推廣,並計劃在全國建立20個(ge) “公路港”物流園區。
培育示範企業(ye) 。累計投入扶持資金6200萬(wan) 元,培育省級龍頭物流企業(ye) 17家、市級117家,重點推廣以杭州傳(chuan) 化為(wei) 代表的“平台型”整合、玉環陸通為(wei) 代表的“資產(chan) 型”整合、寧波“四方”為(wei) 代表的“信息化”整合等12個(ge) 資源整合示範經驗,全省A級以上物流企業(ye) 達430餘(yu) 家,居全國首位。
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實施景寧、鬆陽等8個(ge) 農(nong) 村物流試點,總結推廣四種配送模式,即交通郵政合作模式,利用村郵站開展分銷配送,實現貨物到村到戶;小件快運模式,利用農(nong) 村客運班線開展快件運輸,業(ye) 務覆蓋80%鄉(xiang) 鎮;物流和商業(ye) 聯盟模式,將物流配送與(yu) 商業(ye) 連鎖經營相結合,建立城鄉(xiang) 商貿綜合物流連鎖經營網;農(nong) 村客貨運一體(ti) 站模式,整合農(nong) 村客運站、運管站等公共資源,建成全省300個(ge) 農(nong) 村貨運站。
以杭甬溫幹線機場為(wei) 重點,著力推進“空港”物流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2011年部省簽署《會(hui) 談紀要》,加快建設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為(wei) 龍頭,寧波、溫州機場為(wei) 骨幹,台州、義(yi) 烏(wu) 、舟山、衢州機場為(wei) 支撐的浙江民用機場體(ti) 係。以此為(wei) 契機,我們(men) 先後開展大航空建設、航空信息服務、客貨運網絡等一係列前瞻性研究,正式頒布《浙江省民用機場管理辦法》,編製完成《浙江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
擴大運輸規模。先後建成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二期、溫州機場飛行區擴建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寧波機場三期擴建、溫州機場新航站樓及附屬工程建設。目前全省機場設計旅客吞吐能力達到4600萬(wan) 人次,停機位181個(ge) ,開通國內(nei) 外航線205條。預計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1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12%和9%,增幅居全國前列,相比2007年實現總量翻番。
優(you) 化物流服務。推進杭州機場物流園區一期、寧波機場空港物流園區和溫州機場貨運區建設,提升空港物流發展硬件水平。引進聯邦快遞、順豐(feng) 集團、申通和圓通等運輸物流企業(ye) ,組建浙江長龍航空公司並以杭州為(wei) 基地開展全貨機航空運輸服務。建成杭州機場物流信息平台,實現2家貨代單位、18家航空公司數據互聯互通。
以信息化為(wei) 引領,著力推進國家物流信息平台發展
我們(men) 牢固樹立互聯網時代“企業(ye) 要創造市場,政府要創新服務”理念,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全力“做大、做實、做強、做久”國家平台。平台自2007年啟動以來,短短數年實現從(cong) 省內(nei) 、國內(nei) 到國際的跨越式發展。2014年初,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調研平台並行文上報國務院,明確以本平台建設為(wei) 重點,加快推進國家級和區域級公益性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平台還被列入國務院《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目前,平台已互聯中日韓三國17個(ge) 港口、23個(ge) 物流園區,服務中小企業(ye) 30萬(wan) 家,日信息交換量達到200萬(wan) 條,服務物流貨值超3萬(wan) 億(yi) 元。
加快全國聯網。2014年7月,交通運輸部正式發布《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標準(2014)》。目前,平台已在全國建成1個(ge) 根服務器,部署浙江、黑龍江、河南、福建、湖南、安徽等省共9個(ge) 交換服務器。
推進互聯應用。接入中遠物流等20餘(yu) 個(ge) 大型物流信息平台和華東(dong) 醫藥等18家龍頭商貿、製造企業(ye) ;實現中日韓主要港口、蕭山機場和2個(ge) 海關(guan) 監管區信息互聯。平台還與(yu) 上海鐵路局等10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推進鐵路、民航、港口、公路等運輸方式互聯互通。
深化國際合作。聯合亞(ya) 洲開發銀行實施平台技術援助項目,推進聯合國亞(ya) 太地區經濟社會(hui) 委員會(hui) 區域物流信息共享項目,廣泛開展與(yu) 歐盟等方麵關(guan) 於(yu) 物流標準化和雲(yun) 服務技術交流。2014年8月底舉(ju) 行的中日韓運輸部長會(hui) 議上,還發布了港口信息共享標準。
實踐證明,推進“大物流”發展,為(wei) 全省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hui) 效益:一是拉動地方投資。通過全省物流基地建設,吸納國資150億(yi) 元、社會(hui) 資本93億(yi) 元。二是推動轉型發展。以義(yi) 烏(wu) “國際陸港”和傳(chuan) 化“公路港”為(wei) 代表,形成了多種先進運營模式。三是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全省僅(jin) 道路貨運從(cong) 業(ye) 人員就達61萬(wan) 人,而且通過物流企業(ye) 輻射帶動,新增大量就業(ye) 崗位。
回顧過去,我們(men) 深刻體(ti) 會(hui) 到,浙江“大物流”建設能夠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得益於(yu) 部省重視、有力支持,得益於(yu) 規劃先行、政策保障,得益於(yu) 轉變理念、開拓創新,得益於(yu) 市場主導、優(you) 化服務。下階段,我們(men) 將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戰略,著力推進“三港一平台”建設,加快形成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有序、協調發展的綜合物流服務體(ti) 係,為(wei) 推進“四個(ge) 交通”發展和“兩(liang) 美”浙江建設作出新貢獻。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