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媒體吐槽過年變味:快遞送年貨 朋友圈發紅包

發布時間:2015-02-09 10:03:56 重慶晨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當傳(chuan) 統春節遇到網絡,年味悄然發生了改變。紅包在朋友圈裏擴散、網絡上采購年貨提前快遞到家、支付寶給晚輩發壓歲錢……網絡時代的別樣年味,離我們(men) 越來越近了。

網上買(mai) 年貨快遞到家

羅橙在市內(nei) 一家國企做文案。這幾天,她正忙著為(wei) 回合川老家做準備。“以前總是大包小包往家拎,今年我選擇先在網上買(mai) 好,讓快遞送回去,我們(men) 還沒到家,爸媽的年貨已經到了。”

羅橙說,利用休息時間,她在網上給父母買(mai) 了衣服、給孩子買(mai) 了玩具、給外甥買(mai) 了故事書(shu) ,“春節前他們(men) 就能收到我的心意。”

此外,羅橙還在網上買(mai) 了很多糖果、零食,這些都是在商場買(mai) 不到的。羅橙說,這些東(dong) 西提回家,各種新奇的年貨保準孩子們(men) 都非常喜歡。

重慶晨報記者發現,像羅橙這樣,將網絡作為(wei) 購買(mai) 年貨主陣地的市民不在少數。市民李女士今年就沒有像往年般辛苦地買(mai) 豬肉灌香腸,而是讓女兒(er) 網購了20多斤的臘肉香腸過年備用。“女兒(er) 去年在這家網店買(mai) 過一點,我們(men) 嚐了覺得不錯,今年幹脆就省點事。”

朋友圈裏領紅包

壓歲錢是所有人童年最大的誘惑。而今年,壓歲錢不再僅(jin) 僅(jin) 是長輩送給晚輩的拜年禮,它變成了好友之間互相娛樂(le) 的網絡紅包。

“前幾天,我刷朋友圈,發現好幾個(ge) 好友發放的紅包。”市民晨蘭(lan) 說,雖然自己隻刷到5塊錢,但是感覺很有趣、很新奇。興(xing) 奮之餘(yu) ,晨蘭(lan) 也將100塊錢“塞入紅包”,每個(ge) 紅包的金額隨機分配,多的能拿到幾塊錢,少的隻有幾毛錢。

記者發現,通常在微信群裏發出的紅包,瞬間就會(hui) 被幾十人秒殺,一百多個(ge) 紅包在群裏一發,幾秒內(nei) 紅包就一掃而光。

“忙活一晚上,也搶不到幾塊錢的紅包,更多的是一種參與(yu) 、遊戲的心態。”大學生張偉(wei) 告訴記者,為(wei) 了搶紅包,他甚至熬到了晚上兩(liang) 點多,搶到兩(liang) 塊錢紅包的高興(xing) 勁,一點也不亞(ya) 於(yu) 收到爸媽200元的紅包。“其實就是玩個(ge) 遊戲,湊個(ge) 熱鬧,並不是真的想要那幾塊錢的紅包。”張偉(wei) 說。

過年要在單位值班的魏續回不了家,但晚輩們(men) 的壓歲錢可一分都少不了。“我都想好了,把壓歲錢通過支付寶一一打給他們(men) ,這樣方便,孩子們(men) 也開心。”

而大學生王燕已經開始在構思春節的拜年信息。去年,她隻是在自己的微信裏發了一條拜年信息,所有好友都能看得見。“這是我精心編寫(xie) 的,比群發的短信更有意義(yi) 。”

春節是情感交流的機會(hui)

知名獨立學者林浩說,如今衣食住行水平大為(wei) 提高,人們(men) 過年的角色發生了轉換,從(cong) 物質上得到的幸福感就減少了。春節對每個(ge) 中國人來說,更多是情感的交流。從(cong) 傳(chuan) 統的年俗到現代的網絡,過年的方式雖然不斷發生著變化,但卻難以改變其精神內(nei) 涵。陪陪家人、孝敬老人、探親(qin) 訪友……“年味”裏承載的是親(qin) 情與(yu) 友情,承載的是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