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安徽擬建18條過江通道 合肥將升級為一類口岸

發布時間:2015-01-30 09:27:15 安徽經濟新聞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擁有800裏皖江岸線資源的安徽,是長江經濟帶上一個(ge) 重要的節點。在《國務院關(guan) 於(yu) 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安徽的地位更加明確,特別是合肥與(yu) 南京、杭州一起作為(wei) 長三角副城中心,進一步凸顯了合肥的戰略地位。

在1月25日舉(ju) 行的安徽省 “兩(liang) 會(hui) ”上,安徽省發改委對外宣稱,2015年將是該省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啟動之年,全省將圍繞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新興(xing) 增長極的目標,啟動一係列配套工程和項目,2015~2017年將建設18條過江通道。同時,未來3年安徽的港口建設也將提速,合肥將被打造成為(wei) 一類口岸。

建設18條過江通道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未來3年安徽將突出打造兩(liang) 橫一縱的航道主骨架。

所謂“兩(liang) 橫”就是加快長江和淮河幹流航道整治,提高通航標準;“一縱”則是實施引江濟淮航運配套工程,打通江淮聯運通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安徽省長江沿岸港口存在嚴(yan) 重的同質化競爭(zheng) 。對此,安徽省發改委表示,在航道暢通的基礎上,安徽將大力破解港口功能單一、同質化競爭(zheng) 問題,引導建設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港口群,並加快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完善集疏運設施,充分釋放水運優(you) 勢。

在此次安徽省發改委公布的長江經濟帶建設規劃中,建設18條過江通道最受關(guan) 注。其中,安徽省單獨建設17條,江西與(yu) 安徽兩(liang) 省還將共建宿鬆公鐵兩(liang) 用過江通道。

“打通過江通道,可解決(jue) 貨物到港口的運輸問題,從(cong) 而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步伐。”港口行業(ye) 專(zhuan) 家羅德明指出。

安徽省省委書(shu) 記張寶順指出,在搶抓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安徽正處於(yu) 交通建設黃金發展期,2014年全省完成交通建設投資730億(yi) 元,同比增加18.5億(yi) 元。2014年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安徽省重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的支持。

港口建設提速

安徽省境內(nei) 長江流域占長江下遊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其航道發展對長江水運能力的提升和安徽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至關(guan) 重要。但不可忽略的是,與(yu) 長江下遊的江蘇和中遊的湖北相比,安徽仍有較大差距。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安徽港口企業(ye) 的發展多依賴政府支持,服務滯後,航道及配套設施亟待改善提升。

為(wei) 此,2014年7月,張寶順考察馬鞍山鄭蒲港時,提出要在推進港口建設的同時,完善綜合交通網絡。他提出,要將鄭蒲港打造成為(wei) 安徽的北侖(lun) 港。

除了鄭蒲港,蕪湖港是安徽經濟發展、沿江產(chan) 業(ye) 布局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2014年7月,蕪湖港與(yu) 國內(nei) 最大的港口企業(ye) 上港集團合作,打造安徽省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給港。同樣在2014年7月,經交通運輸部水規處批準,安慶市啟動安慶港中心港區總體(ti) 規劃修編,安慶市擬規劃建設安慶新港,將城區碼頭外遷至新港,同時建設一批集裝箱、滾裝船運輸泊位,將安慶新港建設成為(wei) 具備公、鐵、水聯運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新型港區。

張韶春表示,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安徽省還將著力推動長江大通關(guan) 建設,“重點是引導有條件的市創建各類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支持蕪湖出口加工區整合升級為(wei) 綜合保稅區,並做好合肥港一類口岸升級的前期工作”。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