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16 16:35:43 华体会登录界面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分會(hui)

推動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貢獻我們(men) 的智慧和力量
——在2023(首屆)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年會(hui) 上的致辭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2023年12月15日 廣東(dong) ·深圳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代表,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xing) 與(yu) 各位相聚在南國鵬城,共同參加2023中國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年會(hui) ,我謹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對各位代表參加本次大會(hui) 表示熱烈的歡迎。電子產(chan) 業(ye) 是數字經濟發展與(yu) 產(chan) 業(ye) 數字化升級的核心基礎設施與(yu) 重要載體(ti) ,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對數字經濟發展與(yu) 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起著關(guan) 鍵性作用。如何推動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高質量發展,我談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
第一,加快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步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化技術已經逐漸普及,通過數字技術實時監控和智能分析,提高預測準確度和決(jue) 策效能,優(you) 化供應鏈全流程管理,提升供應鏈運作效率。建立數字化轉型示範項目和標準體(ti) 係,以驗證數字技術在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中的應用效果和商業(ye) 價(jia) 值。
第二,促進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協同創新。供應鏈發展需要開放、共享和協同。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供應商、製造商、物流商等各方之間的協同合作,促進信息共享、流程協同和資源整合。同時,要積極推進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與(yu) 外部創新資源進行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究和創新項目,推動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協同創新。
第三,重視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安全與(yu) 風險管理。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受供應變動、價(jia) 格波動、自然災害等因素,充滿不確定性。以芯片製造為(wei) 例,一條芯片生產(chan) 線可能涉及 50多個(ge) 行業(ye) 、數千道工序,零部件供應商來自多個(ge) 國家,防範供應鏈安全風險任務非常艱巨。在技術端,要加強科研攻關(guan) ,製定路線圖,突破技術封鎖,在半導體(ti) 、高性能計算、芯片封裝等關(guan) 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在產(chan) 業(ye) 端,應建立風險監測和預警機製,識別和評估各種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及時獲取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信息,建立風險評估和分析體(ti) 係,以便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快速應對和恢複。
第四,推動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綠色與(yu) 可持續發展。隨著“雙碳”目標的確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ti) 係,已逐步由願景走向現實。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要主動承擔綠色轉型責任與(yu) 使命,將綠色可持續發展嵌入產(chan) 品研發、供應商選擇、生產(chan) 回收等全流程各環節。積極實踐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各位來賓,本次大會(hui) 作為(wei) 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年度盛會(hui) 。我們(men) 期待通過分享電子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前沿動態、發展趨勢和最佳實踐,為(wei) 建設數字中國、製造強國貢獻我們(men) 的智慧和力量。祝願大家滿載而歸,不虛此行,謝謝!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等三項物流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 华体会登录界面第六黨支部與中國黃金黨建工作黨支部、生產運營黨支部開展聯學共建交流會
- 何黎明:數智賦能 綠動未來 以技術創新引領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 任豪祥在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致辭
- 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張青鬆到訪华体会登录界面
- [新聞直播間]《中國物流技術發展報告2024》發布 我國物流技術自動化 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
- 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有所回落
- 低空物流技術應用論壇在湖州召開
-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0期:《物流園區服務規範及評價指標》國家標準宣貫
- 崔忠付:乘風而上,抓住低空物流發展的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