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8 10:26:30 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

在2022年第二屆長三角冷鏈物流(上海)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各位嘉賓,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xing) 受上海市物流協會(hui) 的邀請,參加2022年第二屆長三角冷鏈物流(上海)高峰論壇,我謹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對本次活動的成功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對長期以來關(guan) 心和支持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前不久召開的黨(dang) 的二十大,從(cong) 經濟建設、人民生活、全麵深化改革、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等多個(ge) 方麵係統梳理了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重要曆史成就,令人鼓舞。作為(wei) 支撐國家經濟建設、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的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在過去十年可以說同樣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政策環境不可同日而語。十年前,冷鏈物流尚屬於(yu) 小眾(zhong) 行業(ye) ,缺乏產(chan) 業(ye) 熱度和曝光度,全國發布的冷鏈產(chan) 業(ye) 政策屈指可數。十年間,以國務院出台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為(wei) 代表的冷鏈政策多達數百項,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政府對冷鏈物流的重視程度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二是標準規範不可相提並論。十年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類冷鏈標準不足30項,多數冷鏈領域缺乏標準規範。十年後,各類冷鏈標準已接近300多項,增長十倍有餘(yu) ,且標準涵蓋國際標準、國標、行標、團標、地標等多個(ge) 類型,冷鏈標準體(ti) 係越來越完善,行業(ye) 準入門檻不斷提高。
三是市場需求空間不可等量齊觀。十年前,我國冷鏈物流需求,更多依賴於(yu) 國外食品生產(chan) 和商超餐飲企業(ye) 的釋放,其需求總量僅(jin) 約為(wei) 3500萬(wan) 噸,市場規模僅(jin) 為(wei) 600億(yi) 元左右。而2022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將達3.2億(yi) 噸,市場規模超過4916億(yi) 元,分別增長9倍和8倍。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同一量級。2022年全國冷藏車市場保有量預計將達到38萬(wan) 輛,而十年前這個(ge) 數字僅(jin) 為(wei) 4.5萬(wan) 輛。2022年全國冷庫市場容量預計將達到2.1億(yi) 立方米,十年前則是0.97億(yi) 立方米。十年間,冷藏車保有量增長9倍,冷庫容量實現將近翻兩(liang) 番增長。
五是在專(zhuan) 業(ye) 化、集約度不可混為(wei) 一談。十年前,據不完全統計到的在冊(ce) 冷鏈物流企業(ye) 約3千家。十年後這個(ge) 數字已超過7萬(wan) 家,體(ti) 量是前者的近25倍。按經營方式劃分成供應鏈型、倉(cang) 儲(chu) 型、零擔型、宅配型等10多種商業(ye) 模式,專(zhuan) 業(ye) 化程度不斷升級,集中度不斷提高。2014年首次冷鏈百強企業(ye) 統計,前100強營收占整個(ge) 行業(ye) 僅(jin) 為(wei) 7%,現在這個(ge) 數字上升到了23%。
通過以上幾方麵能夠清晰看出,過去十年來我國冷鏈物流所取得的一係列發展成就。當下,我們(men) 身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ge) 關(guan) 鍵節點,更應及時總結過往成績,吸取經驗不足,避免未來少走彎路。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同樣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社會(hui) 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總量約占全國1/4,人口規模超過1.5億(yi) ,人均GDP接近24000美元,具備了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的良好條件。長三角是落實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撐地,是加快推進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的前沿區...這一切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冷鏈物流的助力和支持,長三角冷鏈物流發展麵臨(lin) 新的機遇和挑戰。
因此,我也對下一步長三角地區冷鏈物流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發揮長三角相關(guan) 冷鏈組織協同力。加強同三省一市政府的積極對接,引導政府出台冷鏈產(chan) 業(ye) 政策,吸納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龍頭企業(ye) 加入,在冷鏈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技術裝備、信息化等方麵打造標杆,加強相互間業(ye) 務協同。定期開展成員之間的互訪交流,針對行業(ye) 問題尋找實質性的解決(jue) 方案。
二是繼續完善冷鏈基礎設施體(ti) 係建設。目前長三角已擁有江蘇蘇州、常州,浙江舟山、嘉興(xing) ,以及寧波北侖(lun) 等幾個(ge) 國家骨幹冷鏈基地,但對於(yu) 打造“樞紐-通道-網絡”三級現代冷鏈物流體(ti) 係支撐還是不夠。需要進一步搭建覆蓋省市縣鄉(xiang) 多級體(ti) 係的產(chan) 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城鄉(xiang) 冷鏈設施網絡。
三是加快區域標準的製定實施。冷鏈物流標準化體(ti) 係的構建,需要區域相關(guan) 政府部門加強協同和互認,需要龍頭企業(ye) 充分發揮示範和引領力量,促進冷鏈物流行業(ye) 的標準化、一體(ti) 化,實現商品流通環節的規範與(yu) 統一,才能為(wei) 長三角冷鏈物流的一體(ti) 化市場豎立標準化樣本。
四是注重綠色低碳和數字化。鼓勵冷鏈企業(ye) 加大綠色技術和裝備研發投入,以及新能源基礎設施改造,為(wei) 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加快數字化轉型,擺脫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標簽,加強智能分揀、智能溫控等冷鏈技術裝備升級,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廣泛應用。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基礎決(jue) 定了冷鏈物流的發展潛力,這裏聚焦了國內(nei) 最好的一批冷鏈物流企業(ye) ,代表了我國冷鏈物流階段性發展的最高水平。华体会登录界面願同各位一道,協力提升長三角冷鏈物流水平,為(wei) 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保駕護航。謝謝大家!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