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9 20:38:21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依托綠色化工產(chan) 業(ye) 構建雲(yun) 天化全球供應鏈”在線論壇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副會(hui) 長 蔡進
2020年5月16日
非常感謝今天又有這麽(me) 好的一個(ge) 學習(xi) 機會(hui) ,也感謝商務部的支持。每一次參加這樣的在線供應鏈創新交流活動,都有新的收獲。今天何總講的內(nei) 容非常實在,也很有借鑒意義(yi) 。兩(liang) 位專(zhuan) 家的點評也非常精彩。
今天一個(ge) 深刻的感受是,雲(yun) 天化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對保證春耕生產(chan) ,保障糧食豐(feng) 收、農(nong) 民增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做到這一點,我總結有這幾個(ge) 因素:
第一,突出了供應鏈的產(chan) 業(ye) 性特征。供應鏈的目標或者說是著眼點,就是要打造產(chan) 業(ye) 鏈。反過來,供應鏈又是產(chan) 業(ye) 鏈的前提,通過供應鏈的先進生產(chan) 組織方式,將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各個(ge) 環節的資源進行整合,流程進行優(you) 化,促進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所以,我們(men) 在推進供應鏈工作的時候,應該突出把握供應鏈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產(chan) 業(ye) 性。雲(yun) 天化在這方麵做得很實在,取得了成效。
第二,突出了供應鏈的一體(ti) 化特征。供應鏈的根本是要通過生產(chan) 組織方式,打通從(cong) 生產(chan) 到物流再到銷售各環節,即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將各個(ge) 環節的資源整合,打造一體(ti) 化的供應鏈體(ti) 係。供應鏈的創新,要通過一體(ti) 化的供應鏈體(ti) 係,打破過去模塊化的經營方式,形成無縫鏈接的高效的供應鏈運營,實現生產(chan) 、銷售、物流高度協同,提質增效,避免資源的重複配置,進一步做到價(jia) 值創造。
第三,突出了供應鏈的國際化的特征。雲(yun) 天化在產(chan) 業(ye) 的基礎上形成了全球化的特征。如磷肥產(chan) 品,雲(yun) 天化做成了全球互聯互通的進出口雙向渠道。雲(yun) 天化不僅(jin) 做磷肥進口,而且還延伸到了農(nong) 產(chan) 品,其國際化體(ti) 係更完善、更有基礎、更有特點,是多元化的。
第四,突出了供應鏈的延伸性的特征。不斷突破邊界,最終形成了供應鏈循環體(ti) 係。雲(yun) 天化本身處於(yu) 化工產(chan) 業(ye) ,但是他們(men) 通過化肥的生產(chan) 銷售渠道延伸到農(nong) 業(ye) 領域,也就是通過化肥的供應鏈和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對接,將自身的供應鏈融入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大循環中。這是值得借鑒的。
第五,突出了供應鏈的安全性特征。在麵對突發重大事件時,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非常突出。雲(yun) 天化通過供應鏈的韌性來加強供應鏈的協同性,通過供應鏈的協同性來滿足化肥的剛性需求。有了韌性,就能夠實現產(chan) 供銷之間的協同;在協同的基礎上,就實現了供應鏈的穩定性。
最後,何總在發言中提到,要充分認識到這一次疫情對全球化的深遠影響與(yu) 挑戰,要充分認識到全球化的新變化和新特征。
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hui) 議上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內(nei) 需潛力,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我們(men) 在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提出的一個(ge) 新課題。我們(men) 要深入思考未來基於(yu) 安全性和穩定性推進供應鏈的創新實踐,打造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的供應鏈發展新格局。
每日 推薦
- 蔡進會見河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喬曉林一行
- 關於發布第九批供應鏈服務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九批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批網絡貨運平台A級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電子產業物流發展大會的通知
- 2025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8點
- 2025年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2.6點,環比上漲1.3%
- 馬增榮會見上海光明領鮮物流總經理董國銀、開利運輸冷凍(中國)總經理高戈一行
- 馬增榮會見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