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15 16:00:41 互聯網

在調查問卷的設計上,我們(men) 遵循了以下3個(ge) 原則:一是簡煉,即所提的問題盡可能簡煉,盡量少地占用被調查者的時間,以便提高調查的回收率;二是熟悉,即提的問題是采購經理較為(wei) 熟悉、比較關(guan) 心、容易回答的問題,一般不采用技術性強的專(zhuan) 業(ye) 術語;三是定性,即幾乎所有問題都采用多重選擇題的形式,即有幾個(ge) 相互獨立的預置答案,被調查者隻需在自己認為(wei) 正確的答案上打上記號即可。
采購經理調查問卷共設有12個(ge) 封閉式問題,3個(ge) 開放型問題。具體(ti) 內(nei) 容如下:
1、封閉型問題
(1)生產(chan) 量:是指企業(ye) 報告期內(nei) 生產(chan) 的符合產(chan) 品質量要求的主要產(chan) 品的實物數量。
(2)產(chan) 品訂貨:是指企業(ye) 根據報告期內(nei) 正式簽定的訂、供貨合同計算出的的主要產(chan) 品訂貨數量。
(3)出口訂貨:是指企業(ye) 報告期內(nei) 產(chan) 品訂貨數量中用於(yu) 出口的部分。對於(yu) 沒有經常出口業(ye) 務的企業(ye) 應選擇“沒有出口”項。
(4)現有訂貨:是指企業(ye) 報告期末止累計結餘(yu) 的產(chan) 品訂貨數量。對於(yu) 現有訂貨沒有辦法進行計算,選擇“不好估計”項。
(5)產(chan) 成品庫存:是指企業(ye) 報告期末止已經生產(chan) 並驗收入庫但尚未售出的主要產(chan) 品的產(chan) 成品庫存的實物數量。
(6)采購量:是指企業(ye) 報告期內(nei) 購進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實物數量。
(7)進口:是指企業(ye) 在報告期內(nei) 進口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實物數量。對於(yu) 不經常發生原材料進口的企業(ye) ,選擇“沒有進口”項。
(8)購進價(jia) 格:是指企業(ye) 報告期內(nei) 購進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價(jia) 格水平,對於(yu) 報告期購進多種原材料的企業(ye) ,按照一種或幾種主要原材料價(jia) 格變化趨勢來判斷,隻要考慮簡單平均價(jia) 格的變化。
(9)主要原材料庫存:是指企業(ye) 在報告期末止已經購進並登記入庫但尚未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實物數量,企業(ye) 可以在下一個(ge) 報告期繼續使用。
(10)生產(chan) 經營人員(雇員):是指報告期末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經營人員的數量變化。
(11)供應商配送時間:是指報告期內(nei) 企業(ye) 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發送貨物時間的快慢。
(12)原材料訂貨提前時間:是指企業(ye) 所使用的各類原材料需求提前多長時間(大約數)進行訂貨,分為(wei) “國內(nei) 采購的生產(chan) 用原材料”、“進口的生產(chan) 用原材料”、“生產(chan) 或維修用零部件”、“生產(chan) 用固定資產(chan) ”等四類,不包括套期保值或投機用的原材料。每類原材料提前訂貨天數分為(wei) “隨用隨買(mai) ”、“30天”、“90天”、“6個(ge) 月”和“1年”。
這12個(ge) 問題涵蓋了企業(ye) 的生產(chan) 、訂貨、庫存、價(jia) 格、購進、雇員、配送等環節,其中生產(chan) 量、產(chan) 品訂貨、現有訂貨、出口訂貨、購進價(jia) 格、原材料庫存、進口、從(cong) 業(ye) 人員、配送等9個(ge) 問題為(wei) 國際通用的調查問題,而采購量、產(chan) 成品庫存是根據我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具體(ti) 情況增加的,並且對於(yu) 從(cong) 業(ye) 人員進一步限製在主要生產(chan) 經營人員。
2、開放型問題
(1)在本月購進的主要原材料中,價(jia) 格上升或下降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稱列示)
(2)在企業(ye) 主要原材料中,本月出現供應短缺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稱列示)
(3)貴企業(ye) 目前在原材料采購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或困難是什麽(me) ?您有何評價(jia) 或建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