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安徽】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物流網絡

發布時間:2022-06-22 10:46:18 安徽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業(ye) ,一頭連著生產(chan) 、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一環。為(wei) 推動物流業(ye) 提質增效降本、高質量發展,日前,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安徽省“十四五”物流業(ye) 發展規劃》。

  提質增效降本,加快建設物流強省

  “十三五”以來,安徽省全麵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物流需求快速增長,物流樞紐加快建設,設施網絡逐步完善,服務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提質增效降本成果顯著,物流業(ye) 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據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社會(hui) 物流總額80822.6億(yi) 元,同比增長15.1%,高於(yu) 全國5.9個(ge) 百分點。同時,物流成本加速下降。全省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6027億(yi) 元,增長7.3%。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4.0%,低於(yu) 全國0.6個(ge) 百分點,比上年下降0.5個(ge) 百分點,降幅快於(yu) 全國0.4個(ge) 百分點。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大力發展供應鏈物流、民生物流和物流新業(ye) 態新模式,助力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整體(ti) 下降,加快建設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現代物流網絡。目標到2025年,物流相關(guan) 行業(ye) 增加值達8000億(yi) 元,新增省級示範物流園區30家左右,創建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3個(ge) 至4個(ge) 、國家物流樞紐5個(ge) 左右,全省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率降至12%左右。

  “到2025年,安徽省物流業(ye) 提質增效降本將取得積極進展,物流規模結構、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初步建成物流強省。”省發改委貿易和服務業(ye) 處處長胡功傑說。

  徽商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會(hui) 長潘友華表示:“2021年安徽省物流呈現堅實複蘇態勢,實體(ti) 經濟持續穩定恢複,拉動物流需求快速增長,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今年安徽省物流業(ye) 將順勢而為(wei) ,圍繞“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新征程。”

  加強物流網絡建設,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供應鏈

  物流網絡是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規劃》提出,圍繞“三橫四縱多輻”物流通道和五大物流樞紐,積極優(you) 化物流網絡節點,合理布局區域物流中心、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形成多層級物流網絡體(ti) 係,構建便捷高效物流網絡。

  加快物流網絡建設,重點打造“三橫四縱多輻”物流通道。三橫,即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淮河、滬蓉高速、滬蓉高鐵,打造沿江、沿淮和滬蓉三條橫向物流通道,形成長三角輻射聯動中西部的主要物流通道;四縱是依托國家綜合運輸通道,貫通京滬、京港、京福、鄭杭四條縱向物流通道,強化與(yu) 滬蘇浙、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聯係,提高物流通道承載能力和轉運效率;多輻是以合肥為(wei) 中心,建設完善合寧、合武、合徐、合蕪宣、合安、合鄭、合銅黃等輻射型物流通道,進一步強化合肥、蕪湖、阜陽、蚌埠、安慶等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間聯係,促進物流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深度融合。

  同時,圍繞“一圈五區”總體(ti) 發展布局,重點培育壯大合肥物流樞紐、蕪馬物流樞紐、阜陽物流樞紐、蚌埠物流樞紐、安慶物流樞紐五大物流樞紐,高質量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促進資源聚合、功能提升、聯動發展,進一步提升在國家樞紐網絡中的能級和地位。

  “物流業(ye) 發展著力服務實體(ti) 經濟,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物流供應鏈。《規劃》立足安徽省實際,聚焦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物流支撐能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潘友華表示。

  此次《規劃》提出大力發展供應鏈物流,充分發揮供應鏈物流在促進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產(chan) 業(ye) 升級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上下遊、產(chan) 供銷有效銜接,助力皖美製造、皖美農(nong) 品、皖美旅遊、皖美味道拓展發展新空間。

  提升製造業(ye) 物流服務水平,圍繞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支持龍頭企業(ye) 牽頭組建產(chan) 業(ye) 聯盟、搭建智慧平台,構建現代供應鏈體(ti) 係,促進現代流通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業(ye) 與(yu) 製造企業(ye) 協同共建供應鏈,引導物流企業(ye) 量身定做供應鏈管理庫存、線邊物流、供應鏈一體(ti) 化服務等物流解決(jue) 方案,爭(zheng) 創一批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物流供應鏈創新示範企業(ye) 。完善現代農(nong) 業(ye) 供應鏈,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長三角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加快推動物流與(yu) 農(nong) 業(ye) 協同發展,強化物流對現代農(nong) 業(ye) 的支撐帶動作用。

  加強市場主體(ti) 培育,提高物流智慧化水平

  《規劃》同時提出,深入實施物流業(ye) “雙招雙引”工程,加大物流企業(ye) 引進培育力度,分類推進市場主體(ti) 培育,形成以龍頭骨幹企業(ye) 為(wei) 牽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為(wei) 支撐、新型服務主體(ti) 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產(chan) 業(ye) 梯隊。在供應鏈服務、智能倉(cang) 儲(chu) 、多式聯運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知名物流企業(ye) 。到2025年,新增5A級物流企業(ye) 5 家左右、4A級物流企業(ye) 100家左右。

  同時,加強物流園區建設。引導各地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依托工業(ye) 園區、鐵路貨運站、港口、機場、高速出入口等,建設一批物流園區。重點圍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新認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30家左右,支持有條件的物流園區爭(zheng) 創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推動物流園區互聯成網。

  智慧物流是“十四五”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大亮點。《規劃》提出,加快數字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流樞紐、物流園區、配送中心、貨運站場、港口碼頭等設備設施智慧化改造,打造一批數字倉(cang) 庫、智慧堆場、智慧港口、智慧口岸。加大智慧物流技術開發應用,推廣自動分揀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船等智能裝備應用,優(you) 化智能快遞箱、冷鏈智能自提櫃、智能充換電站等“最後一百米”末端設施。

  “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新型智能裝備推廣應用,助力物流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wei) 安徽省物流業(ye) 發展注入新動力。”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秘書(shu) 長王明鼎介紹,省物聯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在行業(ye) 統計、A級評估、課題規劃、校企合作上積極助力,推動長三角區域物流一體(ti) 化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