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2 10:14:31 新華每日電訊

一邊是縱貫西部地區的新通道,為(wei) 西北、西南內(nei) 陸省份貨物出海、出境提供極為(wei) 便利的客觀條件;一邊卻是參與(yu) 程度不一,合作共建“南熱北冷”的尷尬。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複雜嚴(yan) 峻形勢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麵提速,助推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然而,隨著通道的建設,卻愈發呈現出“南熱北冷”趨勢——2021年西北地區班列開行總量不及重慶的零頭。
撬動西北地區開放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西部省份與(yu) 東(dong) 盟國家合作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wei) 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wei) 關(guan) 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通達世界各地,出海所需時間比經東(dong) 部地區大幅縮短。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等複雜嚴(yan) 峻形勢下,陸海新通道建設全麵提速。“2017年9月通道開行之初僅(jin) 有1條線路,如今運行線路拓展迅速,已延伸至107個(ge) 國家(地區)的319個(ge) 港口。”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說。
廣袤的西北地區,曾因先天區位劣勢而淪為(wei) 開放“末梢”,而陸海新通道正在成為(wei) 撬動西北地區開放發展的杠杆。
今年初,一批寧夏枸杞原漿首次搭乘陸海新通道班列,向南抵達廣西欽州港,再經海運成功出口到加拿大,比傳(chuan) 統聯運線路節約30多天。
中國鐵路蘭(lan) 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銀川貨運中心副主任彭宗強介紹,陸海新通道已成為(wei) 寧夏聯通東(dong) 南亞(ya) 的物流新通道,比傳(chuan) 統鐵海聯運線路先到天津或青島再往東(dong) 南亞(ya) 相比,物流時間大幅縮短。
甘肅是陸海新通道建設發起方之一。自2017年9月29日首發陸海新通道班列至今,甘肅已累計發運班列700餘(yu) 列,帶動東(dong) 南亞(ya) 水果、水產(chan) 品等特色產(chan) 品進口,本地的化工產(chan) 品和蘋果、洋蔥等產(chan) 品成功出口。
“甘肅百合、寧夏枸杞原漿和幹紅葡萄酒、新疆堅果等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特色產(chan) 品,沿著這條快捷的新通道走向世界,正在成為(wei) 當地外貿新增長點。”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渝培說。
不僅(jin) 如此,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也借陸海新通道實現協同發展。
在甘肅(蘭(lan) 州)國際陸港東(dong) 川鐵路貨運中心特貨作業(ye) 區,來自重慶、廣西等西南省區市的各品牌汽車密集排列。甘肅(蘭(lan) 州)國際陸港管委會(hui) 主任李建亮告訴記者,這些汽車搭乘陸海新通道內(nei) 貿班列抵達蘭(lan) 州,再向西北地區分撥,年運輸整車可達5萬(wan) 輛。
“陝西的煤炭正經陸海新通道運至重慶等地,緩解電煤缺口,青海的純堿經陸海新通道運至廣西支持玻璃產(chan) 業(ye) ,新疆的葵花籽經陸海新通道運至川渝,成為(wei) 堅果生產(chan) 的原材料。”王渝培說。
貨源少、成本高,“南熱北冷”現象凸顯
西部陸海新通道撬動西部省份開放發展的同時,一組數據又顯示西部省份之間的“受熱不均”——2021年,西北地區總共開行陸海新通道班列100餘(yu) 列,而西南地區僅(jin) 重慶2021年就開行2200餘(yu) 列,西北地區開行總量還不到重慶的零頭。
記者了解到,西北地區貨源以大宗工業(ye) 品、農(nong) 副產(chan) 品為(wei) 主,“原字號”“重字號”特征明顯,貨量小、附加值低,貨物組織難度大,影響企業(ye) 參與(yu) 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意願。彭宗強表示,陸海新通道在西北“遇冷”,貨源結構是主要因素之一,產(chan) 品結構單一、高端產(chan) 品較少,因此寧夏班列隻是不定期零星發車。
同時,相比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與(yu) 廣西、雲(yun) 南等口岸距離較遠,而且重慶、成都至廣西北部灣鐵路享受運價(jia) 下浮30%優(you) 惠,但西北省份至重慶、成都的鐵路運價(jia) 下浮優(you) 惠偏小,造成通道對西北地區吸引力大打折扣。
一位鐵路部門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與(yu) 陝西傳(chuan) 統的經青島出海鐵海聯運線路對比,陸海新通道由於(yu) 鐵路運距長,盡管物流速度提高了,但運價(jia) 每箱高出3000多元,因此客戶更傾(qing) 向於(yu) 走傳(chuan) 統線路。”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西北地區已陷入“貨源少——運費貴——貨源更少”的尷尬怪圈。西北各地的通道運營平台表示,如果能獲得更大幅度運價(jia) 優(you) 惠,陸海新通道就能吸引到更多貨源,但如果沒有充足的貨源作基礎,運價(jia) 也很難再下調。
蘭(lan) 州國際陸港一位負責人介紹,除重慶外,四川、廣西、貴州也依托區位優(you) 勢、政策支持,班列開行已形成規模,雲(yun) 南也依托中老鐵路,發展潛力巨大,陸海新通道“南熱北冷”局麵未來將愈發凸顯。
期待多方協同破解“南熱北冷”
記者在西北省份走訪政府部門和企業(ye) ,強烈地感受到,他們(men) 已經形成共識,即“一帶一路”是西北地區發展的最大機遇,激發陸海新通道潛力勢在必行。
基層期待,各方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探索更科學合理的運價(jia) 形成機製,完善沿線產(chan) 業(ye) 布局,破解“南熱北冷”難題。
寧夏一位國企負責人建議,進一步發揮陸海新通道合作機製作用,將相關(guan) 政策進一步統一起來,在西北地區形成更順暢的聯動機製,將補貼等政策靶向送達通道上下遊企業(ye) 。
“這不僅(jin) 是一條外貿通道,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雙循環’的背景下,它也是一條暢通內(nei) 循環的通道。”王渝培說,西北省份可進一步找準定位,根據自身實際靈活開行內(nei) 貿、外貿班列,而不是“一哄而上”開行國際鐵海聯運班列。
西北地區也需要集中打造陸海新通道樞紐節點。在陸海新通道建設過程中,蘭(lan) 州聯結南北的區位優(you) 勢再次加強,是西北地區陸海新通道開行規模最大的城市。基層建議,西北地區可突出蘭(lan) 州樞紐地位,將蘭(lan) 州打造為(wei) 西北地區貨物向南出海的集散地,提升陸海新通道綜合效益。
在此基礎上,探索更科學合理的運價(jia) 形成機製。王渝培等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可參考中歐班列,探索“對賭”機製,即如果到年底達到約定的運量,即可執行約定的優(you) 惠價(jia) 格,建立“量價(jia) 捆綁”機製,各方可實現互利共贏。
長期來看,要依托通道完善西北地區產(chan) 業(ye) 布局。基層建議,要根本破解陸海新通道“南熱北冷”問題,完善西北地區產(chan) 業(ye) 布局至關(guan) 重要,可結合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的特點,實現兩(liang) 大通道有機銜接,在沿線地區加快布局適合東(dong) 南亞(ya) 和中亞(ya) 、歐洲的特色產(chan) 業(ye) ,如推進建設國際合作產(chan) 業(ye) 園區等平台,推動深化與(yu) 通道沿線省區市產(chan) 業(ye) 互動發展,支持西北省份在廣西北部灣布局“飛地產(chan) 業(ye) 園”等。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