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北鬥民用示範引領貨運和物流產業創新

發布時間:2022-05-05 14:39:27 中交興(xing) 路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田間耕作的無人農(nong) 機、遠洋捕撈的漁船、手機裏的導航軟件……在越來越多的導航定位場景中,藏著一顆同樣的中國芯—— “北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產(chan) 北鬥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超過1.5億(yi) 片,季度出貨量突破1000萬(wan) 片,具有北鬥定位功能的終端產(chan) 品社會(hui) 總保有量超過10億(yi) 台,北鬥係統產(chan) 業(ye) 鏈國內(nei) 產(chan) 值達到4033億(yi) 元。

自北鬥衛星導航係統開始民用示範以來,北鬥係統已經從(cong) 服務我國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飛入尋常百姓家,走向了千行百業(ye) ,在全球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走出了一條“後發先至”的中國產(chan) 業(ye) 化之路。

以民用示範突破北鬥產(chan) 業(ye) 化“城牆口”

衛星導航係統建設投入大,運行維護費用高,其應用規模的大小和應用水平的高低,直接決(jue) 定了北鬥係統的經濟社會(hui) 效益,而經濟社會(hui) 效益正是北鬥係統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因此,實現大規模民用推廣、形成強大的北鬥產(chan) 業(ye) 鏈,是北鬥係統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在北鬥係統剛剛啟動區域服務之際,由於(yu) 終端用戶少、北鬥相關(guan) 企業(ye) 少等原因,北鬥係統終端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成本居高不下,一台設備的售價(jia) 高達兩(liang) 三千元,與(yu) GPS係統相比缺乏競爭(zheng) 優(you) 勢,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北鬥的產(chan) 業(ye) 化推廣和應用。

民用示範,是我國推動北鬥係統成功產(chan) 業(ye) 化的“關(guan) 鍵一招”。由於(yu) 90%的衛星導航民用用戶集中在交通運輸係統,率先在營運車輛數量超千萬(wan) 的道路運輸行業(ye) 推廣應用,有利於(yu) 北鬥係統迅速實現規模效益,對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產(chan) 業(ye) 化和可持續發展意義(yi) 重大。

2011年10月,交通運輸部和總裝備部在京聯合開啟了“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範係統” 實施工作,成為(wei) 第一個(ge) 啟動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民用示範工程。該項目涉及“兩(liang) 客一危”運輸車輛(包括旅遊包車、長途班線客車和危險化學品運輸車)、應急保障車輛、重載普貨車輛等重點營運車輛,通過北鬥係統提高運輸過程超速、疲勞駕駛、非法運營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監控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減少交通事故,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驗證北鬥係統性能指標。該項目被稱為(wei) “示範中的示範”,承載著探索北鬥“軍(jun) 民共建共管共用共贏”新思路的厚望。

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應急管理部推動下,“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yu) 服務平台”(簡稱“全國貨運平台”)於(yu) 2013年1月起投入使用。該平台是12噸以上重載貨車的國家級監管平台,由北京中交興(xing) 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據中交興(xing) 路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平台具備‘三個(ge) 自動’功能,融合北鬥技術,針對超速、疲勞駕駛等情形及時向司機或有關(guan) 部門提供自動提醒、自動轉發、自動報警等服務,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全國貨運平台已經累計提供駕駛風險提醒服務超過85億(yi) 次,對超速的糾正率達到97%,對疲勞駕駛的糾正率達到57%。公安部的數據顯示,從(cong) 2012年到2019年,重大交通事故下降了92%,重載貨車萬(wan) 車事故數下降了36%,萬(wan) 車死亡人數下降了40%。以北鬥為(wei) “芯”的貨運平台,積極促進了我國道路安全的持續改善。

另一方麵,在政策支持下,全國貨運平台的發展過程,也對北鬥的產(chan) 業(ye) 化,以及係統的兼容性、穩定性起到了突出貢獻。通過在貨運行業(ye) 的大規模應用,北鬥芯片價(jia) 格最低降到了個(ge) 位數,極大降低了北鬥係統在各行各業(ye) 的應用門檻。

在業(ye) 內(nei) 看來,全國貨運平台已成為(wei) 北鬥行業(ye) 突破產(chan) 業(ye) 化的一個(ge) “城牆口”,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民用示範助力北鬥自主創新

民用示範工程不僅(jin) 為(wei) 北鬥產(chan) 業(ye) 化帶來了“量”,還帶來了“質”。自2012年以來,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20%左右。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ye) 單位總數已達14000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50萬(wan) ,相關(guan) 上市公司達84家,形成了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產(chan) 業(ye) 格局。

持續增長的市場容量,激活了北鬥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截至2020年底,中國衛星導航專(zhuan) 利已全麵覆蓋導航體(ti) 製、信號處理、信息處理、射頻單元和GNSS+五大技術領域,申請累計總量突破8.5萬(wan) 件,保持全球領先。其中,企業(ye) 申請專(zhuan) 利占比達60%,成為(wei) 北鬥技術創新和應用的主體(ti) 。

從(cong) 專(zhuan) 利分布來看,北鬥技術在各領域已呈現廣泛應用和跨界融合的趨勢。北鬥係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融入國家核心基礎設施,產(chan) 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在貨運平台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中交興(xing) 路形成了基於(yu) 北鬥係統的一係列核心技術和專(zhuan) 利。去年,中交興(xing) 路研發的核心專(zhuan) 利“車輛上報信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被北京市政府授予發明專(zhuan) 利一等獎。該專(zhuan) 利實現了北鬥定位營運車輛軌跡完整率、準確率超過95%,為(wei) 物流數字化提供了高精準度、高穩定性的底層能力。

隨著北鬥技術的持續創新,北鬥行業(ye) 應用也在不斷拓展。目前,全國已有800多萬(wan) 輛道路營運車輛、4萬(wan) 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ge) 中心城市8萬(wan) 輛公交車、3200座內(nei) 河導航設施、2900座海上導航設施使用北鬥。全國4萬(wan) 餘(yu) 艘漁船安裝北鬥,累計救助漁民上萬(wan) 人;借助北鬥係統,突發重大災情上報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nei) ,應急救援響應效率提升2倍;基於(yu) 北鬥的物流數字化體(ti) 係,助力我國貨車空駛率下降5%左右,節省年均上千億(yi) 元的燃油損耗,減少1000多萬(wan) 噸碳排放;基於(yu) 北鬥的高精度服務已用於(yu) 精細農(nong) 業(ye) 、危房監測、無人駕駛等領域。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正式開通,標誌著中國北鬥成功實現了“三步走”戰略。隨著北鬥三號的成功組網,精準時空服務正逐漸取代位置服務,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核心方向。未來,北鬥PNT(定位、導航、授時)技術將更廣泛地應用於(yu) 移動網、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極大拓展。在民用示範工程推動下,北鬥產(chan) 業(ye) 也將向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國新時空服務體(ti) 係大步邁進。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