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交通運輸部:服務區和收費站關停關閉要提前向社會發布

發布時間:2022-04-24 16:21:19 交通運輸部網站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24日消息,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稱,要保持高速公路正常運行服務。嚴(yan) 禁擅自阻斷或關(guan) 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不得擅自關(guan) 停關(guan) 閉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因出現確診或密接人員等情況確需關(guan) 停的,應報經省級聯防聯控機製批準後方可實施;收費站因出現確診或密接人員等情況確需關(guan) 閉的,應由縣級以上聯防聯控機製報經上一級聯防聯控機製批準後方可實施。

《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全文如下:

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

一、總體(ti) 防控要求

1.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指導公路管理機構、收費公路和服務區經營管理單位,深刻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yan) 峻性、複雜性,堅決(jue) 克服麻痹鬆懈思想、厭戰情緒、僥(jiao) 幸心理、鬆勁心態,提高站位,堅定信心,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切實落實疫情防控主體(ti) 責任。

2.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指導公路管理機構、收費公路和服務區經營管理單位,堅持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原則,完善應急響應機製,分類分級製定防控方案及應急預案,配齊防疫物資,做好應急演練,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信息,堅決(jue) 守住疫情防控各個(ge) 關(guan) 口,紮實做好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疫情防控工作。

3.保持高速公路正常運行服務。嚴(yan) 禁擅自阻斷或關(guan) 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不得擅自關(guan) 停關(guan) 閉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因出現確診或密接人員等情況確需關(guan) 停的,應報經省級聯防聯控機製批準後方可實施;收費站因出現確診或密接人員等情況確需關(guan) 閉的,應由縣級以上聯防聯控機製報經上一級聯防聯控機製批準後方可實施。

4.加強信息發布。服務區和收費站關(guan) 停關(guan) 閉的,要提前向社會(hui) 發布,並及時發布繞行路線等相關(guan) 信息。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於(yu) 每天上午9時前,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微信公眾(zhong) 號、報刊等多種渠道,公示本轄區服務區和收費站關(guan) 停關(guan) 閉情況。

5.服務區和收費站關(guan) 停關(guan) 閉後,要積極配合有關(guan) 部門,盡快完成人員隔離、精準流調、快速處置、全麵終末消毒等工作,經屬地聯防聯控機製驗收合格後,立即恢複運行。

6.規範公路防疫檢查點設置。在省級聯防聯控機製統籌安排下,積極配合屬地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科學合理設置公路防疫檢查點,嚴(yan) 禁在普通公路同一區段同一方向設置2個(ge) (含)以上防疫檢查點,嚴(yan) 禁在高速公路主線和服務區設置防疫檢查點,嚴(yan) 禁防控措施簡單化、“一刀切”。

7.配合衛生健康等部門,在公路防疫檢查點就近配套設置充足的核酸與(yu) 抗原檢測點,在車流量較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密設置核酸檢測點。

8.嚴(yan) 格落實人員、物品、環境“三同防”要求,阻斷五類病毒傳(chuan) 播途徑:公共接觸部位隨時消毒,阻斷公共接觸物交叉傳(chuan) 播;在流水條件下按照“七步法”勤洗手,阻斷手的傳(chuan) 播;關(guan) 鍵崗位員工佩戴護目鏡、防護鏡,阻斷眼、口鼻傳(chuan) 播;接觸錢款、票據員工佩戴手套並隨時洗手消毒,阻斷錢款、票據傳(chuan) 播;全員佩戴口罩,全力避免人員聚集,公共場所開窗通風,阻斷飛沫傳(chuan) 播。

9.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多種方式,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chuan) ,引導司乘人員提高防護意識,落實好戴口罩、手衛生、“一米線”等防護措施。及時發布本區域公路防疫檢查點設置情況和檢測要求,引導公眾(zhong) 做好自身防護,帶齊查驗資料,合理安排出行。

10.健全完善定期通報製度,加強對各地市防疫檢查點設置、服務區和收費站關(guan) 停關(guan) 閉、公路擁堵緩行、通行服務保障政策執行等情況監測和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督促相關(guan) 單位認真整改落實。

二、公路服務區室外

11.客流量大的服務區要通過多種方式,提前發布信息,采取措施適當控製入區車輛和人員數量,引導公眾(zhong) 向沿線非繁忙或擁擠服務區均衡分流,確保防疫安全和服務質量。

12.加強車輛停放管理,實施分區停放。有條件的服務區,可設置高、中風險地區和冷鏈物流車輛的停放專(zhuan) 區以及司乘人員休息專(zhuan) 區、安裝專(zhuan) 用移動衛生間、戶外衛生間,或者設置集裝箱運輸車輛等貨車臨(lin) 時專(zhuan) 用服務區,實施閉環管理。

13.重點涉疫地區可結合實際,在具備條件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啟用物資中轉站點,並及時向社會(hui) 公告。對需跨省域設立的,相鄰省份要給予支持。物資中轉站點原則上應設立在低風險區域,實行閉環管理,做到車輛嚴(yan) 消毒、人員不接觸、作業(ye) 不交叉。

14.認真做好服務區涉疫滯留車輛人員的核酸檢測、如廁、餐飲、加油等服務保障工作。高速公路服務區關(guan) 停期間,要在省級聯防聯控機製統籌指導下,繼續保留加油等基本公共服務功能。

15.加油站應盡量減少自助加油服務,避免司乘人員下車走動,做到“快加快走”。有條件的服務區可設置涉疫地區車輛的加油專(zhuan) 用通道。

16.加強場區保潔管理,落實垃圾分類要求,設置廢棄口罩專(zhuan) 用回收箱,其餘(yu) 垃圾應分類管理、定點存放、及時清運,保持垃圾暫存地周圍清潔。入境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等產(chan) 生的垃圾,按屬地聯防聯控機製要求進行處理。

17.定期進行場區消毒,對高、中風險疫情地區車輛和冷鏈物流車輛停放專(zhuan) 區、垃圾暫存地、加油設施等,適當增加消毒頻次。

三、公路服務區室內(nei)

18.科學調整綜合樓功能區塊,優(you) 化室內(nei) 客流線路組織,保障旅客在各功能區“好進快出”,非必要不經過其他功能區,避免人員交叉流動。有條件的應將公共衛生間和餐廳、便利店等經營區域分離設置,減少人員聚集。公共衛生間獨立於(yu) 綜合樓設置的,要加強通風和消毒,司乘人員通過體(ti) 溫測量、佩戴口罩後方可進入。要保證公共衛生間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有條件的應為(wei) 司乘人員提供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劑等。

19.綜合樓應分別設置出、入口(通道),在入口(通道)位置安排專(zhuan) 人進行體(ti) 溫測量和行程碼、健康碼(健康證明)查驗。對體(ti) 溫或健康碼異常、未佩戴口罩、拒不提供行程碼、健康碼(健康證明)的,拒絕其進入綜合樓內(nei) 部。

20.優(you) 化查驗服務,通過設置智能化體(ti) 溫檢測設備、提前張貼健康二維碼等方式,提高登記查驗效率,減少人員聚集。入口(通道)處工作人員要為(wei) 不會(hui) 使用或者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兒(er) 童等人員提供代查健康碼、協助信息填報等服務。

21.按照屬地衛生健康部門要求,選擇適宜區域規範設立臨(lin) 時隔離區,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工作人員做好異常人員引導、現場管理等工作。發現體(ti) 溫高於(yu) 37.3℃或有嘔吐、乏力、腹瀉症狀的司乘人員,立即向屬地聯防聯控機製報告。服務區引導和現場管理人員應專(zhuan) 人專(zhuan) 崗、閉環管理。

22.合理控製進入綜合樓內(nei) 人員數量,優(you) 化服務措施,減少排隊等候時間,設置“1米線”,提醒司乘人員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提高室內(nei) 通風換氣頻次,首選自然通風,也可采用機械排風。如使用集中空調,應在開啟前檢查設備保證運行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保持一定距離,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凝水、冷卻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公共用品和設施進行清潔消毒,對扶手、門把手等重點部位,適當增加消毒頻次。

23.根據疫情形勢,科學調整經營業(ye) 態。高、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服務區,除公共衛生間、開水間、便利店、能源補給站等開放外,其他經營業(ye) 態宜暫時關(guan) 閉,餐廳正常營業(ye) 的應隻提供打包外帶服務。低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服務區經營堂食的,要控製餐廳內(nei) 用餐人數,保持合理間距,適當增加通風消毒頻次。

24.進入服務區的肉類等冷鏈食品外包裝,應嚴(yan) 格采用有效的低溫消毒方法進行消毒處理,並定期對消毒措施的執行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jia) 。其他貨物外包裝的消毒,要根據消毒對象的特點,選擇安全、有效的消毒方式進行預防性消毒,同時做好消毒工作記錄和質量控製。直接接觸冷鏈貨物的人員,應采取嚴(yan) 格的防護措施,並避免貨物緊貼麵部、手觸摸口鼻等。

25.生熟食品分開加工和存放,處理生肉、生水產(chan) 品等食品時,應避免交叉汙染。加工肉、水產(chan) 品等食物時要煮熟燒透,盡量不提供生的水產(chan) 品等。

26.推薦顧客采用非接觸掃碼付費,收取現金時要做好防護及消毒。有條件的可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自助設備,方便司乘人員購買(mai) 使用。

四、公路收費站

27.安排專(zhuan) 人負責,采用噴灑含氯消毒劑等方式,對回收和庫存的收費公路通行介質進行消毒處理,確保通行介質安全衛生。收費人員在收發環節,應按要求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護用品,確保通行介質規範衛生收發。

28.加強收費車道現場服務,做到“快收快走”,盡量避免司乘人員下車走動。做好現場人員防護、設備消毒等工作,有條件的可以設置非接觸式收費設施。

29.進一步強化宣傳(chuan) ,優(you) 化ETC發行和使用服務,引導公眾(zhong) 安裝使用ETC,減少車輛停靠時間,盡可能減少通行介質和現金使用。

30.高速公路防疫檢查點應設在收費站外廣場及以外區域,具備條件的要配套設置充足的貨車專(zhuan) 用通道和休息區。要進一步優(you) 化檢測方式和流程,提高檢測效率,加強交通疏導,減少車輛擁堵緩行。

五、內(nei) 部防控管理

31.加強員工上崗管理。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或密接史的員工,在規定隔離期滿、衛生檢測合格前,不得返崗複工。建立員工健康監測製度,嚴(yan) 格落實“體(ti) 溫三測”(全員必測、崗前必測、崗中監測)和“四不上崗”(高、中風險地區返回人員未按規定隔離不得上崗、未按規定檢測不得上崗、體(ti) 溫檢測不合格不得上崗、未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不得上崗)要求,杜絕帶病上崗。所有員工應如實報告個(ge) 人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等疑似症狀,應及時上報,按規定程序到醫院篩查,未排除風險的不得返回崗位。必要時可實行一線員工閉環管理、倒班運行。

32.一線員工新冠疫苗接種應做到應接盡接,加快推進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接種疫苗後仍需注意個(ge) 人防護。定期組織一線員工及與(yu) 其有接觸的非一線員工進行核酸檢測。除國家和地方聯防聯控機製另有規定外,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服務區宜每周檢測一次,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服務區宜每兩(liang) 周檢測一次,低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服務區宜每月檢測一次。

33.加強員工就餐管理,采取分餐製,用餐人員應保持安全距離,減少餐間交流。鼓勵錯峰、打包方式就餐,盡量使用一次性餐具,重複使用的餐具應“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34.加強員工崗前培訓。有條件的應邀請衛生健康部門專(zhuan) 業(ye) 人員,對保安、保潔、收費員和管理人員等開展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置專(zhuan) 業(ye) 知識培訓。

35.督促員工上班必須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ge) 人衛生,測量體(ti) 溫並做好相關(guan) 記錄。

36.安排專(zhuan) 人負責,每日定時對宿舍樓、辦公樓、餐廳、廚房、收費亭等區域噴灑消毒液,做到每日通風換氣,營造幹淨衛生站區環境。

37.加強疫情防控物資儲(chu) 備,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非接觸式溫度計以及必要情況下使用的專(zhuan) 業(ye) 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應儲(chu) 備充足,保障司乘人員和員工使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