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5 09:27:59 經濟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各地方政府如何落實這一政策要求?怎樣化解財政收支緊平衡壓力?如何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力度?
近段時間,地方兩(liang) 會(hui) 相繼落幕,“保民生”“減稅降費”“靠前發力”等成為(wei) 各地兩(liang) 會(hui) 熱門詞匯。聚焦積極的財政政策,多地提出將從(cong) 深挖增收潛力、破解減收壓力、提升政策效能等方麵發力,為(wei) 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hui) 大局添磚加瓦。
合理安排收支預算
今年各地的錢怎麽(me) 收、怎麽(me) 花?記者梳理發現,各地科學研判經濟發展形勢,合理安排預期收入、支出和債(zhai) 務規模等,以更大力度調整優(you) 化支出結構,著力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
多地在預算草案中提到,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運行、疫情常態化精準防控、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上調財政收支預期。例如,2022年,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6169.6億(yi) 元,增長4%;內(nei) 蒙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wei) 2400億(yi) 元左右,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長2%以上;山東(dong)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65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5%;湖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3446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
與(yu) 之相呼應,支出也得到同步增長。例如,2022年,廣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6134.79億(yi) 元,增長5%;內(nei) 蒙古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為(wei) 5500億(yi) 元左右,增長5%;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安排7156億(yi) 元,增長4.3%;廣東(dong)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wei) 18769.41億(yi) 元,增長3%。
“開年以來,穩定宏觀經濟的一係列政策陸續出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仍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各地合理編製財政收支預算,能夠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用“真金白銀”辦好群眾(zhong) 最關(guan) 切的事,是各地今年預算安排的一個(ge) 突出特點。四川省財政廳廳長何禮表示,2022年四川財政民生支出在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65%以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新增財政預算資金中安排了35億(yi) 元,重點支持老百姓關(guan) 切的事,解決(jue) 好包括義(yi) 務教育教師的安身工程,退休職工和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金標準的提高等。
江西2022年省級新增項目支出需安排160.5億(yi) 元,重點用於(yu) 保障重大戰略重要規劃重點任務、持續加大基本民生投入、加大對困難市縣轉移支付、保障重大活動及重點工程等基本需要四個(ge) 方麵。
各地還堅決(jue) 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把更多的財政資源騰出來,將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北京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安排部門常規履職支出,2022年市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安排7.09億(yi) 元,下降1.1%;四川今年省級“三公”經費在原有壓減基礎上又壓減了5%左右,確保更多資金用到民生上,讓財政資金發揮更好作用。
保市場主體(ti) 是重點
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韌性、潛力所在,助企紓困、保市場主體(ti) 是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的焦點,多地表示將增強對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加大政策實施力度。
廣東(dong) 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廣東(dong) 將研究製定一攬子助企紓困的財政支持政策,打好“組合拳”,與(yu) 企業(ye) 共渡難關(guan) 。例如,提高中小企業(ye) 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小額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ye) ;支持優(you) 化中小企業(ye) 投融資服務,通過完善政策性擔保、融資風險補償(chang) 等政策,促進企業(ye) 融資增量、擴麵、降價(jia) 等。
“海南選擇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細分領域居於(yu) 前列的企業(ye) 作為(wei) 培育對象,培育中小微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表示,海南對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給予一次性100萬(wan) 元獎勵,對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給予500萬(wan) 元獎勵。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的關(guan) 鍵舉(ju) 措。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環境,今年,中央聚焦製造業(ye) 和中小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
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成為(wei) 高頻詞。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直麵市場主體(ti) 需求,落實好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以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負紓困;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企業(ye) 研發投入增長17%以上……
多地減稅降費還更加突出精準性和針對性。“湖南預計新增減負超400億(yi) 元,助力市場主體(ti) 紓困增效。”湖南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表示,湖南今年將強化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製造業(ye) 的支持,加大財源培育力度,堵塞新業(ye) 態等領域征管漏洞,嚴(yan) 禁違法違規亂(luan) 征稅費,實現“放水養(yang) 魚”“水多魚多”良性循環。
“近年來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出台,切實減輕了企業(ye) 壓力,激發了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李旭紅表示,要更好地發揮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各地需要不折不扣落實落細相關(guan) 政策,積極簡化減免稅政策享受流程,降低納稅人遵從(cong) 成本,確保納稅人能夠及時便利地享受相關(guan) 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受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常態化等因素影響,今年地方財政“緊平衡”“緊運行”特征將更加明顯,更需各地提升政策效能,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此前,財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1.46萬(wan) 億(yi) 元,以更好地發揮地方債(zhai) 補短板、穩增長作用。
各地努力把工作往前趕。“中央財政提前批下達四川省政府債(zhai) 券1050億(yi) 元,加上去年結轉的43億(yi) 元,全省今年可以提前安排的政府債(zhai) 券總共是1093億(yi) 元。”何禮表示,預計2月份將全麵發行債(zhai) 券,把資金盡快投下去,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石建輝表示,今年湖南將努力爭(zheng) 取中央資金政策傾(qing) 斜,用好基建投資、政府債(zhai) 券等資金,加快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進度,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兩(liang) 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加有力。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注意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風險,確保財政可持續性。
“目前重慶債(zhai) 務規模在可控範圍內(nei) ,債(zhai) 務風險逐步緩釋。”重慶市財政局局長商奎表示,今年重慶將防範經濟運行風險,強化對相關(guan) 領域風險跟蹤評估和應對,推進財政政策與(yu) 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投資等政策更加順暢地協同配合,以提高集成效應。
“要促進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精準和可持續,各地方政府還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李旭紅建議,各地應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績效考核評價(jia) 以及監督問責等機製,提高財政資金支出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並通過及時收回結餘(yu) 資金等盤活存量資金,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wei) 保障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