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10 09:45:54 央廣網

記者從(cong) 浦東(dong) 新區新聞辦獲悉,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8%,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
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與(yu) 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的不斷優(you) 化息息相關(guan) 。日前,上海外高橋四期碼頭完成了首票國際中轉集拚實貨試點業(ye) 務。規模化運作後,將有利於(yu) 國際采購、分撥配送等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務向上海港集聚,推進上海港向港口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轉變。
相較原先繞道中轉港相比,如果依托上海港進行國際中轉集拚,上海乃至長三角區域的物流、進出口企業(ye) 可以大幅節省轉運時間和成本。
同時,上海海關(guan) 積極推動中轉集拚業(ye) 務試點,探索設立國際中轉集拚中心,試點研究應用安全智能鎖、電子圍欄等技術,打造物聯平台,實現企業(ye) 倉(cang) 庫管理係統與(yu) 海關(guan) 係統聯網,應用高清監控係統對中轉集拚作業(ye) 區域實施全程可視化管理,為(wei) 中轉集拚業(ye) 務試點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監管服務。
當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從(cong) “基本建成”向“全麵建成”邁進。作為(wei) 長江水道最重要的港口,上海承擔了絕大多數長江經濟帶外貿貨物中轉業(ye) 務,成為(wei) 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與(yu) 長江經濟帶相互連接的江海聯運重要節點。
2021年,上海海關(guan) 與(yu) 南京海關(guan) 、合肥海關(guan) 、杭州海關(guan) 等長三角直屬海關(guan) 拓展“聯動接卸”海關(guan) 監管模式,將其他港口作為(wei) 上海洋山港接卸地,實施“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整體(ti) 監管,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目前,洋山已經與(yu) 江蘇太倉(cang) 港、安徽蕪湖港、浙江獨山港和安吉港等形成了常態化聯動接卸工作模式,實現分批次推廣到長三角蘇浙皖三省的目標。未來,還將按計劃推廣到大豐(feng) 、蘇州高新、張家港、揚州等沿江沿海港口。
據統計,洋山-蕪湖港“聯動接卸”模式全程運輸時間平均約48小時,相較於(yu) 其他模式節省近一半時間。據貨主測算,相較於(yu) 傳(chuan) 統的水水中轉模式,“聯動接卸”模式出口每標箱可節約物流成本400元,進口每標箱可節約200元,企業(ye) 得以享受實實在在的紅利。2021年,通過聯動接卸模式共完成出口27.1萬(wan) 標箱,進口2.2萬(wan) 標箱,上海港的航運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