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19 09:15:44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展現強勁韌性和巨大潛能
——解讀中國經濟半年報(上)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專(zhuan) 家指出,在國內(nei) 外環境複雜嚴(yan) 峻、風險挑戰有所增加的背景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良好表現充分證明,中國經濟實力強、底盤穩,具有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
發展基礎更牢
上半年,我國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經濟增長、就業(ye) 、物價(jia) 等指標總體(ti) 向好。從(cong) 經濟增速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3%,兩(liang) 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ge) 百分點。二季度同比增長7.9%,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5%,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0.5個(ge) 百分點,環比增長1.3%。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wei) 表示,這表明兩(liang) 年綜合經濟增長動能整體(ti) 增強。
當前經濟環比增速與(yu) 疫情之前的2019年較為(wei) 接近,經濟運行有望回到疫情之前平穩運行狀態。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wan) 戶。今年上半年,隨著經濟穩定恢複,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顯效,我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改善。城鎮新增就業(ye) 698萬(wan) 人,完成預期目標的63.5%,新增就業(ye) 目標完成情況良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值為(wei) 5.2%,低於(yu) 5.5%左右的預期目標。
就業(ye) 穩,物價(jia) 同樣穩。上半年,消費市場供給相對充足,CPI上漲0.5%,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3個(ge) 百分點。
“看運行效益,要看三個(ge) ‘錢袋子’。一個(ge) 是政府的‘錢袋子’,看財政收入;一個(ge) 是企業(ye) 的‘錢袋子’,看企業(ye) 利潤;還有一個(ge) 是老百姓的‘錢袋子’,看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15日在國新辦吹風會(hui) 上表示。
從(cong) 政府的“錢袋子”看,財政收入繼續增加。1月份至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4.2%。
從(cong) 企業(ye) 的“錢袋子”看,企業(ye) 盈利增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4%,兩(liang) 年平均增長21.7%,營業(ye) 收入利潤率達到7.11%,比上年同期提高2.05個(ge) 百分點。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倍。
從(cong) 居民的“錢袋子”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2.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2%,與(yu) 經濟增速基本同步。
“考慮到去年以來我們(men) 遭受疫情衝(chong) 擊,可以說實現5.2%的人均收入增速是相當不容易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實現這個(ge) 增長,既有經濟恢複的因素,帶動了就業(ye) 增加,進而帶動收入增加。同時也有政策支持的因素,各地加大了民生保障力度,同時也有市場主體(ti) 自身的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chan) 淨收入、轉移淨收入同比分別名義(yi) 增長12.1%、17.5%、15.0%、9.0%。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7。
發展動力更足
觀察中國經濟動力足不足,“三駕馬車”是重要指標。上半年,在生產(chan) 繼續回升的同時,我國投資、消費、出口保持穩定恢複態勢,協力拉動經濟恢複。
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看來,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整體(ti) 複蘇良好,顯示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投資、出口、消費,是推動中國經濟的三大重要力量。在整個(ge) 疫後經濟複蘇期間,這三股力量發揮作用的時間點有所差異,但最終整體(ti) 連貫起來支撐中國經濟複蘇基礎不斷加固。“‘跑’得最快的當屬出口。相對出口而言,消費和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產(chan) 投資恢複有一定的遲滯,但到今年一季度數據也都轉正,上半年更是持續恢複。”劉俏表示。
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yi) 元,同比增長23.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0.2個(ge) 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18個(ge) 商品類別同比增速均超過10%,其中七成以上商品類別同比增速超過20%。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嚴(yan) 重的餐飲業(ye) 上半年收入21712億(yi) 元,同比增長48.6%,規模與(yu) 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hui) 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7%,拉動經濟增長約7.8個(ge) 百分點,和去年同期的向下拉動形成鮮明對比。
從(cong) 投資看,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12.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1.5個(ge) 百分點。其中,製造業(ye) 投資上半年同比增長19.2%,兩(liang) 年平均增長2.0%,在1月份至5月份由負轉正的基礎上加快1.4個(ge) 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wei) ,製造業(ye) 投資的改善一方麵與(yu) 外需較強,帶動出口需求持續位於(yu) 較高水平有關(guan) ;另一方麵,國家出台一係列支持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的結構性政策,效果逐步發揮。
向好因素更多
下半年經濟運行將如何走?劉愛華認為(wei) ,支持經濟進一步恢複、進一步向好的因素在逐漸累積、逐漸增多。一是經濟的內(nei) 生動力逐步增強;二是市場主體(ti) 信心不斷增強;三是全球經濟目前延續複蘇態勢,為(wei) 外需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唐建偉(wei) 認為(wei) ,雖然受同比基數的影響,三四季度經濟增速將逐漸下行,但是從(cong) 近兩(liang) 年複合平均增速來看,有望逐季加快,同時,經濟增長動能將出現結構性優(you) 化。我國宏觀調控政策能夠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仍處於(yu) 恢複進程中,穩定恢複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jun) 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呈現非均衡複蘇態勢,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需要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三箭齊發”。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逐步回歸潛在經濟增速。
“上半年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基本符合預期。下半年,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溫彬認為(wei) ,宏觀政策宜繼續保持穩字當頭,隨著外部衝(chong) 擊的加大和增長壓力的增加,工作重心適度向穩增長、穩市場主體(ti) 等偏移,繼續加大力度提振內(nei) 需。
劉俏認為(wei) ,未來政策著力點應當重點關(guan) 注兩(liang) 方麵:一是怎麽(me) 真正提升城市居民和農(nong) 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cong) 而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的作用。二是怎麽(me) 讓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ye) 特別是民營企業(ye) ,在不確定的內(nei) 外部環境的雙重衝(chong) 擊下能有足夠的利潤,能夠實現更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