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1 17:05:16 人民網

2020年是新中國曆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全球生產(chan) 和需求遭受全麵衝(chong) 擊。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過去一年,中國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麵擘畫。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我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率先實現正增長,預計2020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邁上百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
與(yu) 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也在2020年展現得尤為(wei) 明顯,注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這份韌性背後的信心和底氣,源於(yu) 長期以來我國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豐(feng) 富人力資源、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強大科技實力。同時,中國經濟的韌性更彰顯出在重大曆史關(guan) 頭,重大考驗麵前,黨(dang) 中央的判斷力、決(jue) 策力、行動力具有決(jue) 定性作用和我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
轉正
中國經濟韌性的最好詮釋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體(ti) 現在相繼轉正的一係列經濟指標上:
2020年4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和出口增速轉正;
2020年5月,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和工業(ye) 利潤增速轉正;
2020年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轉正……
2020年7月16日上午10時整,“轉正”二字在網上刷屏,這條消息令人振奮:在一季度回落6.8%的基礎上,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提升10個(ge) 百分點,同比增長3.2%。
2020年10月19日,中國宣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率先複蘇。
2020年二季度,投資率先轉負為(wei) 正,同比增長4.8%;11月份進出口累計增速已連續第三個(ge) 月保持正增長;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nei) 首次轉正。從(cong) “三駕馬車”走勢來看,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一條上揚曲線。
“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複態勢,生產(chan) 和需求繼續回升,就業(ye) 保持總體(ti) 穩定,市場發展活力在增強,民生保障也得到加強。”2020年12月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50124億(yi) 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nei) 首次由負轉正;1-10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nei) 首次由負轉正……
“從(cong) 生產(chan) 來看,生產(chan) 的恢複麵在擴展,平衡性在改善;從(cong) 需求來看,需求的回暖態勢在鞏固,而且內(nei) 生性的增長在持續提升。從(cong) 投資來看,市場投資的活力在增強。隨著經濟逐步恢複常態運行,相信全年保持一個(ge) 較好的增長水平是值得期待的。”付淩暉說。
創新
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還體(ti) 現在高質量發展“成色”上。
2020年11月27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 全球首堆並網成功;
2020年12月4日,“九章”使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you) 越性”;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ti) 采樣返回……
創新,成為(wei) 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詞,這背後是中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不久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放在12項重大任務之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被寫(xie) 入規劃建議。
創新還體(ti) 現在新業(ye) 態、新模式上。
這一年,無人配送、在線消費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展現出強大潛力。“宅經濟”的走熱,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強大韌性。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新的經濟業(ye) 態和新動能不斷湧現,加速了企業(ye) 的轉型過程,中國經濟仍然有足夠的韌性,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越是困難時候,越要擴大開放。2020年,中國對外開放再啟新征程,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累計與(yu) 138個(ge) 國家和31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設立21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ju) 辦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積極推動並簽署《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
製度
中國經濟韌性的根本保障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更體(ti) 現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和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yu) 的9個(ge) 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2020年12月12日,太原至鄭州高鐵全線通車,山西高鐵通車裏程突破1000公裏;
2020年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099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在“六穩”基礎上,首次提出“六保”。優(you) 先穩就業(ye) 保民生,紓困惠企舉(ju) 措保住市場主體(ti) ,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暢通外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一係列舉(ju) 措直達基層,立竿見影。
從(cong) “六穩”到“六保”,為(wei) 民造福的民生主線貫穿經濟工作部署中。
增加1萬(wan) 億(yi) 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wan) 億(yi) 元抗疫特別國債(zhai) ,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wan) 億(yi) 元……2020年政府報告中的目標正在逐一實現,一攬子對衝(chong) 政策周密齊全,力度空前。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在京舉(ju) 行,會(hui) 議對“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專(zhuan) 門部署。
會(hui) 議指出,要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nei) 需體(ti) 係,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全麵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京舉(ju) 行。會(hui) 議認真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全麵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為(wei) “十四五”開局之年作出重要部署。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2020年,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麵前,中國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群眾(zhong) 優(you) 勢不斷轉化為(wei) 強大治理效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充分體(ti) 現。
2020年,我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9條,新增運營裏程1240.3公裏,較2019年增長20.1%;2020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完成830億(yi) 件,同比增長30.8%;2020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4萬(wan) 列、運送113.5萬(wan) 標箱,分別同比增長50%、56%……
投資加快,消費回暖,進出口穩步增長……成績的背後,正是中國經濟強大的抗風險能力與(yu) 頑強韌性。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