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29 09:50:54 中國交通新聞網

12月28日上午,江蘇省泰州市交通運輸局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截至目前,泰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3億(yi) 噸大關(guan) ,同比增長6.7 %,居全省第4位;集裝箱吞吐量31.93萬(wan) 標箱,擁有生產(chan) 性泊位187個(ge) ,其中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64個(ge) ,5萬(wan) 噸級以上泊位24個(ge) ,綜合通過能力達1.54億(yi) 噸。
泰州港形成於(yu)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1902年開辟為(wei) 商埠,曆史悠久,是長江下遊地區性重要港口,擁有97.8公裏的長江岸線資源。目前已形成“一港三區”、港園結合的整體(ti) 發展格局,包括高港、泰興(xing) 、靖江三個(ge) 港區、八個(ge) 作業(ye) 區以及一批優(you) 質園區。泰州港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克服經濟下行壓力,迎難而上,實現了生產(chan) 逆勢增長。
總量十年“三級跳”
2011年泰州港首次邁入億(yi) 噸大港行列,時隔7年到2018年成為(wei) 2億(yi) 噸港口,僅(jin) 用2年時間到2020年邁入了3億(yi) 噸港口行列,十年時間實現了從(cong) 1億(yi) 噸到2億(yi) 噸再到3億(yi) 噸的“三級跳”。
增速江蘇排名前列
沿江電力、冶金、石化、造船、建材、糧油、木材、汽車等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港口貨源充沛,泰州港貨物吞吐量持續較快增長,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和長三角地區前列,自2010年以來年均遞增12.1%,高於(yu) 江蘇沿江港口吞吐總量年均增速4個(ge) 百分點。
水運條件得天獨厚
泰州內(nei) 河航道通航裏程達2550公裏,航道網密度居全省第一,內(nei) 河營運船舶數量、注冊(ce) 船員數量等水運行業(ye) 指標,長期占全省的1/4以上。目前全市三級航道全覆蓋,千噸級船舶暢通無阻,初步建成高等級航道網,形成港口與(yu) 腹地聯動發展的良性格局,促進了對接蘇南、溝通蘇中、輻射蘇北的內(nei) 河集疏運通道的構建。
江海河聯運優(you) 勢明顯
泰州港處於(yu) 長江A、B航區的結合部,是蘇中及蘇北地區貨物進出的重要門戶,區位優(you) 勢明顯。長江航道通航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現階段下遊港口為(wei) 中上遊地區大量轉運煤炭、金屬礦石、糧食等大宗散貨物資的運輸格局,泰州港承擔了江蘇沿江港口16.1%的煤炭、9.9%的金屬礦石、15.6%的礦建材料和41.6%的散糧,已成為(wei) 江蘇沿江港口糧食運輸第一港。2020年大宗幹散貨2.5億(yi) 噸,占總吞吐量的83%。隨著12.5米深水航道的建設,轉運貨物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江港已經變成海港,泰州港成為(wei) 長江下遊理想的江海河中轉港。
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快速集聚
依托沿江碼頭岸線資源,泰州港集聚了一批在全國或長江流域排名靠前的、在業(ye) 內(nei) 有一定影響力的項目,形成了以石化、電力、船舶製造、糧油、汽車及木材加工為(wei) 特色的沿江產(chan) 業(ye) 聚集帶,有力帶動了沿江產(chan) 業(ye) 開發和布局優(you) 化。泰州港目前擁有規模以上港口企業(ye) 超過20家,有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廠新揚子造船、全國十強木材交易港萬(wan) 利木業(ye) 、長江流域最大的大豆進口口岸益海糧油、投資超200億(yi) 元中海油一體(ti) 化項目等。
政府支持獎補有力
提請市政府製定出台了針對培育集裝箱物流發展的獎補政策,全力支持港口企業(ye) 經營生產(chan) ,“十三五”期間,為(wei) 航運物流企業(ye) 爭(zheng) 取各類獎補資金2000多萬(wan) 元,先後實現了泰州至洋山、泰州至外高橋、泰州至盤錦、泰州至重慶的直航,已開通集裝箱支線班輪航線共計50餘(yu) 條,航線可輻射到全國沿海、沿江各個(ge) 區域,班期密度達120班/周,航線網絡覆蓋全球1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推動了泰州港江海聯運市場擴大,促進了港口物流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綠色發展多措並舉(ju)
嚴(yan) 把岸線使用審批關(guan) 口,整合和置換低效岸線資源,推進港口和船舶環保設施改造提升,推動長江岸線複綠,實現了港口發展“含綠量”與(yu) “含金量”的同步提升。先後開展了沿江非法碼頭整治、長江水上過駁專(zhuan) 項整治、海砂運輸專(zhuan) 項整治、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突出問題整治、港口碼頭超限超載專(zhuan) 項整治、港口環境綜合整治、400總噸以下貨船生活汙水防汙改造等係列活動,港口建設經營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同時,持續推進港口粉塵在線監測係統、港口岸電、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港口碼頭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等設施建設工作,綠色港口建設初見成效。
3億(yi) 噸是突破,更是新的起點。擔當奮進正當時,追夢前行再出發。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門檻上,麵向“十四五”,泰州市交通運輸局將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統籌推進港口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把港口作為(wei) 我市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按照“資源整合、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和提升現代化水平”的總體(ti) 思路,深化港產(chan) 城聯動發展,提升樞紐功能和服務水平,推進泰州港向現代化強港邁進,建成交通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打造人民滿意的交通樞紐城市。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