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人工智能+治超:重型貨車超載自識別“天秤”係統發布

發布時間:2020-09-21 16:12:54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9月18日,在2020中關(guan) 村論壇智能+交通平行論壇上,北京交通大學發布了重型貨車超載自識別智能“天秤”係統技術。該技術可在不依賴外界檢測設施、不加裝車載傳(chuan) 感設備的情況下,僅(jin) 利用車輛和發動機網聯數據,實現低成本、大規模的貨車超載實時“自識別”。

重型貨車超限超載危害巨大,據測算,全國約50%的群死群傷(shang) 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與(yu) 超限超載有關(guan) ;車輛超載30%,公路養(yang) 護費用增加200%。近年來,動態稱重等路麵檢測設施大大提升了科技治超能力,但仍有成本高、施工大、路網覆蓋率低等難題待解。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宋國華表示,“天秤”係統基於(yu) 大規模網聯車輛及發動機運行數據,針對不同車型、速度、載重、坡度、道路類型等影響因素,建立了2.4萬(wan) 組高分辨率的車輛和發動機工況圖譜庫,研發了車輛載重自學習(xi) 人工智能算法與(yu) 平台係統。“天秤”與(yu) 目前基於(yu) “地磅”的治超技術有很強的互補性,該成果完全原創自主,多項核心技術已取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知識產(chan) 權布局完善。

目前,項目組已依托交通運輸部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技術交通運輸行業(ye) 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遠程超載識別和協同管控雲(yun) 平台研發和部署。通過在北京、山東(dong) 、河南、安徽以及雄安新區等地的實際驗證,當車輛超載30%以上時,係統可在10分鍾內(nei) 準確識別車輛超載情況,精度高於(yu) 95%。結合電子地圖,還可實現對限重公路、限重橋梁、急轉彎、長大下坡、重點區域、雨雪霧不利天氣等的交通安全分級分類預警,有助於(yu) 實現駕駛人實時預警、運營企業(ye) 遠程監控和監管部門精準執法三方協同治理。

在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趙文芝、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龐鬆、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主任李先忠等見證下,“天秤”係統和中國交通轉型與(yu) 創新知識平台、邊緣智能體(ti) 、地鐵預約出行技術共四項交通運輸前沿成果,通過2020中關(guan) 村論壇正式發布。

宋國華介紹,“天秤”係統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zhuan) 項“大規模網聯車輛協同服務平台”項目支持下,由北京交通大學、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北京智駕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攻關(guan) 取得的重大突破,下一步將利用快速大規模識別的優(you) 勢在更多場景推廣應用。

據了解,2020中關(guan) 村論壇於(yu) 9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舉(ju) 行,聚焦科技抗疫、全球創新合作等主題,開展了“會(hui) 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50餘(yu) 場活動。中關(guan) 村論壇已成功舉(ju) 辦11屆,是國際知名的思想交流和科技引領平台,今年首次舉(ju) 辦“智能+交通”平行論壇,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前沿應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