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31 10:19:00 人民日報

主動開放市場,積極擴大進口,大力推進貿易便利——
中國外貿惠及全球經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國際貿易,麵對困難,我國堅持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推進貿易便利,主動開放市場,積極擴大進口,不斷培育外貿發展新優(you) 勢,穩住外貿基本盤。中國外貿的穩定發展,不僅(jin) 惠及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民,也帶動所有貿易夥(huo) 伴共同發展,惠及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人民。
主動開放市場
積極擴大進口
7月27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進入開幕倒計時100天,各國企業(ye) 積極報名參展,不少展區“一位難求”。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舉(ju) 辦進博會(hui) ,是中國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ju) 措。從(cong) 過去出口創匯“賣全球”,到今天擴大進口“買(mai) 全球”,我國主動開放市場擴大進口,帶動所有貿易夥(huo) 伴的共同發展,惠及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人民。
——連續下調關(guan) 稅,激發進口潛力。
去年1月起,我國對700餘(yu) 項商品實施低於(yu) 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7月1日起,對298項信息技術產(chan) 品降低關(guan) 稅。今年1月1日起,又下調850餘(yu) 項商品進口關(guan) 稅。關(guan) 稅總水平持續降低,便利了全世界高品質商品進口,豐(feng) 富了國內(nei) 市場供給,為(wei) 商品價(jia) 格下調創造空間,更好滿足了國內(nei) 生產(chan) 生活需要。
——拓展進口市場,推動形成多元化格局。
今年上半年,我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wan) 億(yi) 元,雖然同比下降0.9%,但比我國外貿整體(ti) 降幅低2.3個(ge) 百分點;占比達到29.5%,比去年同期提升0.7個(ge) 百分點。
——擴大進口品類,豐(feng) 富消費選擇。
適應消費升級趨勢,我國不斷擴大進口商品的品類,提高進口質量,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更加豐(feng) 富的消費選擇。2019年,我國消費品進口增長近20%,占進口總額已超過10%,進口額超過1.4萬(wan) 億(yi) 元。今年上半年,我國大豆、牛肉進口分別增加17.9%、42.9%。
“中國堅持擴大進口,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中國擔當,為(wei) 全球經濟注入了中國紅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進口”成為(wei) 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改善營商環境
促進貿易便利
前不久,上海耐恰爾腸衣有限公司一批出口食品需要盡快開展合格核查,否則將影響企業(ye) 後續出口業(ye) 務。由於(yu) 時間緊迫,上海海關(guan) 創新“線上核查”模式,公司通過海關(guan) 信息化係統在線傳(chuan) 輸電子資料,實現“雲(yun) 盤點”“雲(yun) 驗核”,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了核查手續,順利複工複產(chan) 。
“時間壓縮,成本降低,貿易更便利,企業(ye) 的獲得感更強了。”耐恰爾公司總經理何臻俊說。
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跨境貨物“匯總繳稅”……近年來,我國接連出台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若幹措施,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海關(guan) 總署與(yu) 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密切合作,推動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落地生根,取得了良好成效。”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冠勝說。
優(you) 化作業(ye) 流程——深化全國通關(guan) 一體(ti) 化改革,企業(ye) 可以選擇在全國任一海關(guan) 報關(guan) ,任一口岸通關(guan) ;推進海關(guan) 、邊檢、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開通農(nong) 副產(chan) 品快速通關(guan) “綠色通道”;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全國口岸全覆蓋。
壓減監管單證——截至目前,需在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已從(cong) 86種減至44種,除4種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其餘(yu) 全部實現聯網核查自動比對,多數貨物都在通關(guan) 環節實現了“秒放”。
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完善收費目錄清單製度、精簡口岸收費項目、加強市場引導和行業(ye) 規範、積極推行一站式“陽光價(jia) 格”、開展口岸環節違法違規收費問題整治等。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到2019年,我國跨境貿易出口合規成本已從(cong) 2017年的每個(ge) 標準集裝箱568.7美元降至330美元,降幅達42%;進口合規成本從(cong) 2017年的每個(ge) 標準集裝箱915.9美元降至318美元,降幅達65.3%。
提高通關(guan) 時效——今年7月,全國進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38.5小時,出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2.2小時,比2017年分別壓縮60.4%和82.2%。
我國持續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推進貿易便利化不停步,為(wei) 全球外貿發展注入強勁的正能量。
“前4月出口份額同比增加0.1個(ge) 百分點,這說明中國外貿在抗壓力和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也在增強。”海關(guan) 總署署長倪嶽峰表示。
加快改革創新
提升貿易質量
“如果我們(men) 成功申請到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那麽(me) 從(cong) 國內(nei) 采購原材料或者成品內(nei) 銷國內(nei) 市場時,均可開具增值稅發票,參與(yu) 國內(nei) 環節的增值稅抵扣,預計每年可以節約200萬(wan) 元。”廣州卓威腳輪有限公司亞(ya) 太區財務總監年誌鵬告訴記者,近日該公司向南沙綜合保稅區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獲批後將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日前,國務院批複同意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轉型升級為(wei) 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作為(wei) 位於(yu) 廣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內(nei) 的綜合保稅區,南沙綜保區將在自貿試驗區製度創新優(you) 勢上進一步疊加綜合保稅區政策優(you) 勢,為(wei) 加快發展再添優(you) 勢。
“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能夠推動發展新興(xing) 貿易業(ye) 態、助力擴大進口,有利於(yu) 廣大消費者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價(jia) 格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國外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促進外貿提質增效。”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表示。
去年8月,山東(dong) 、江蘇等6個(ge) 新設自貿試驗區集中亮相。從(cong) 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至今,我國共設立了18個(ge) 自貿試驗區。今年,我國在已設立59個(g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g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總數達到105個(ge) 。根據海關(guan) 總署數據,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分別增長了28.7%和33.4%。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興(xing) 外貿方式蓬勃興(xing) 起,外貿轉型升級有了新動能。”廣州海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前7月,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09.7億(yi) 元,同比增長49.8%。
“未來,我國將圍繞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建設,積極推動在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創新,推動形成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海關(guan) 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記者 杜海濤 羅珊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