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美國華人電商以變應變加速發展

發布時間:2020-08-05 13:06:37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7月31日,世衛組織第193號新冠肺炎疫情報告發布,截至歐洲中部時間7月31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全球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30萬(wan) 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未來10年新冠肺炎疫情將與(yu) 人類長期共存。

從(cong) 疫情暴發到防疫常態化,海外華人也乘勢而動,加速電商發展,促進轉型升級。

近日,本報采訪了幾位美國華人電商從(cong) 業(ye) 者、美籍華人和中國留學生,請他們(men) 講述美國華人電商逆勢發展的故事。

企業(ye) 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

據法律服務企業(ye) 埃貝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共有超過3600家美國企業(ye) 申請破產(chan) 保護,同比增加26%。特別是6月以來,美國大小企業(ye) 出現破產(chan) 潮。

從(cong) 最開始的餐飲業(ye) 、服飾業(ye) 到健身業(ye) 、汽車業(ye) 、旅遊業(ye) 、航空業(ye) 、能源產(chan) 業(ye) 等各個(ge) 行業(ye) ,美國企業(ye) 破產(chan) 風險波及範圍越來越廣。

麵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首當其衝(chong) 的是個(ge) 體(ti) 商戶,營業(ye) 額驟降導致資金鏈斷裂,關(guan) 門成為(wei) 無奈之舉(ju) 。社會(hui) 是緊密聯係的有機體(ti) ,產(chan) 業(ye) 鏈的各個(ge) 環節遭到連鎖性破壞。大規模裁員使成千上萬(wan) 人陷入失業(ye) ,隻能依靠政府救濟。

美國各地“居家令”也限製了居民消費。在佐治亞(ya) 州亞(ya) 特蘭(lan) 大定居的華人趙女士談到疫情期間的諸多不便,“不能出去聚餐、理發,居家學習(xi) 和工作會(hui) 帶來許多交流上的困難”。

麵對危機,美國聯邦政府在3月份通過了經濟刺激方案,例如為(wei) 企業(ye) 提供緊急貸款並延長還款期限、為(wei) 個(ge) 人發放失業(ye) 補助、出台相關(guan) 法律政策等,刺激經濟複蘇,卻又遭到疫情衝(chong) 擊。

華人電商優(you) 勢突出

很多行業(ye) 受困疫情在破產(chan) 邊緣掙紮之時,美國華人電商發展卻如火如荼。

“對線上的生意來說,不但沒有太大影響,反而銷售額有所增長。以6月、7月的銷售額來看,是去年同期的5到6倍,疫情期間平均每日有1萬(wan) 多訂單。”美國最大的亞(ya) 洲商品購物網站亞(ya) 米網創始人兼CEO周遊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介紹。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首先得益於(yu) 龐大的消費市場。亞(ya) 米網麵向美國2500萬(wan) 亞(ya) 裔人群,包括700萬(wan) 華僑(qiao) 華人,並進一步瞄準其他族裔。“華僑(qiao) 華人人口基數不斷擴大,就會(hui) 對主流群體(ti) 的消費行為(wei) 產(chan) 生影響。”周遊說,吃中餐已經成為(wei) 美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周遊認為(wei) ,消費群體(ti) 增加的背後是多元文化的互生互動。“亞(ya) 洲文化對美國主流文化影響越來越大,像日韓的流行文化,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對青少年影響很大。”

與(yu) 美國本土電商相比,美國華人電商的最大優(you) 勢在於(yu) 商品屬性和定位。

目前在北卡羅來納州留學的楊茹說,自己的家具、生活用品會(hui) 在本土網站或實體(ti) 店購買(mai) ,而特定的商品,如日韓化妝品、中國小吃等則一定會(hui) 去華人電商平台。趙女士則表示,逛華人電商可以緩解思鄉(xiang) 之情:“在華人電商平台上可以買(mai) 到來自家鄉(xiang) 的華人喜歡的商品,逛起來特別開心。”

美國華人電商專(zhuan) 注於(yu) 亞(ya) 洲商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消費粘度。同樣的商品種類為(wei) 什麽(me) 不去選擇亞(ya) 馬遜等本土網站?周遊分析說,“很多美國人也在尋找正宗的‘味道’”,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全新的消費體(ti) 驗和感受。

除了特定的文化因素,線上運營的獨特優(you) 勢在疫情期間凸顯出來。

趙女士家旁邊就有很多超市,但是她並不常去,“因為(wei) 很多人不戴口罩或者戴得不規範。”

楊茹則分享了她最近才開始使用的一個(ge) 華人線上購物平台。很多中國商家在居家抗疫中看到商機,開始涉足電商領域。

“在華人電商平台可以買(mai) 到很多亞(ya) 洲的東(dong) 西,可以省掉我們(men) 跑中國超市的時間,很少有中國超市開在學校附近。”洛杉磯中國留學生王利說道。比起線下,線上消費極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解決(jue) 痛點求新共贏

自3月份以來,亞(ya) 米網上賣得最火爆的商品是食品、調料、廚房電器、餐廳用具。

大量門店關(guan) 閉和停業(ye) ,使得美國日常生活消耗品供不應求,電商平台以其成熟的網絡技術和完整的商品供應鏈緩解了市場壓力,促進了市場的平穩運行。

線下勞務市場停擺,線上用工需求井噴。周遊談到,目前亞(ya) 米網工作量和工作強度成倍增加,一些之前從(cong) 事旅遊運輸業(ye) 的人員轉向了電商物流和包裹配送。其中除了華人,更多的是其他族裔。

華人電商“遷移”了大量勞動力,減緩了失業(ye) 人口的生活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6月30日消息說,德國亞(ya) 馬遜部分員工因不滿疫情期間工作的安全防控和薪酬問題而罷工。如何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和合法待遇,成為(wei) 電商在疫情期間麵對的重要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亞(ya) 米網會(hui) 對倉(cang) 庫進行每日病毒消殺,進入倉(cang) 庫者必須佩戴口罩。倉(cang) 庫員工實行晝夜兩(liang) 班輪班製,保證員工的基本作息。每人時薪增加2美元,並提供相應補貼。辦公室員工則全部居家辦公,最大限度確保員工安全和權益。

伴隨著消費市場的突變,華人電商也暴露出一些相應問題。“亞(ya) 米送貨很快,但東(dong) 西經常脫銷,能不能買(mai) 到基本看運氣。”王利無奈地說。

進口產(chan) 品供應鏈較長,加上訂單激增,華人電商經常會(hui) 出現貨品供不應求的情況。

對此,周遊回應,“我們(men) 每周都會(hui) 與(yu) 供貨商溝通數據,並分析銷售情況。希望盡可能把供應鏈的影響降到最低,保證每個(ge) 客戶的需求”。

楊茹則煩惱線上購買(mai) 生鮮食材不便挑選,坦言即使疫情期間也會(hui) 優(you) 先選擇線下超市。考慮到食品對存放和運輸都有很高的要求,亞(ya) 米網目前正積極與(yu) 線下超市展開合作,力攻生鮮市場,滿足客戶需求。

“疫情對於(yu) 電商而言是一個(ge) 很好的機會(hui) ,希望華人電商能夠把便捷的生活方式帶來美國,真正改變一部分人的生活習(xi) 慣。”趙女士非常看好華人電商的未來發展。

此次疫情極大地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wei) 。周遊表示,下一步會(hui) 繼續優(you) 化服務,為(wei) 疫情期間更多人帶去便捷和實惠。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