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萬國郵聯發布《冠狀病毒危機與郵政部門》報告

發布時間:2020-06-22 09:21:51 中國郵政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萬(wan) 國郵聯新發布的《冠狀病毒危機與(yu) 郵政部門》報告顯示,根據1月23日到5月14日監測的數據顯示,與(yu) 去年同期相比, 2020年國際寄遞量下降了21%,是2010年萬(wan) 國郵聯開始統計192個(ge) 成員國的電子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

萬(wan) 國郵聯總幹事比沙爾·侯賽因表示:“受疫情的影響,人們(men) 都選擇留在家中,郵政的相關(guan) 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盡管疫情大流行期間世界各地的郵政運營商繼續為(wei) 客戶努力工作,但是,為(wei) 阻止病毒傳(chuan) 播,他們(men) 也采取了各種措施,經曆許多挫折。”

研究顯示,目前所有郵政產(chan) 品都受到疫情的影響,尤其是國際貨運影響尤為(wei) 嚴(yan) 重。國際流通因為(wei) 機場關(guan) 閉而中斷,即使貨物仍可以自由轉運到大多數目的地,但是郵政運營者發出的緊急信息大大增加,越來越多的郵件“擱淺”在發件人和接收人之間,截至今年5月,每出口2.1件物品,隻有1件能收到簽收通知。

該報告列出運輸中斷、產(chan) 能短缺和全麵停產(chan) 以及病毒對勞動力能力的影響等都是阻礙供應鏈的主要因素。萬(wan) 國郵聯預計,家庭收入下降還將進一步拉低郵政業(ye) 務量。

除業(ye) 務量明顯下降外,該報告還預測了全球郵政運營商的三種可能結果。

第一種是悲觀的情況,郵政運營商無法完全恢複。勞動力供應嚴(yan) 重短缺,企業(ye) 無法生產(chan) 或交付產(chan) 品,全球價(jia) 值鏈遭受破壞。基礎設施缺乏複原能力,特別是公共衛生設施實行了長時間的封鎖政策,對所有經濟活動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同時,政府提供的經濟救濟不足以支持企業(ye) 和家庭,進一步抑製了供求,其結果是可支配收入急劇下降,吸引消費者將支出轉移到最重要的必需品上,而遠離了郵政服務。而且郵政部門普遍比較保守,無法及時根據企業(ye) 和消費者的不斷變化調整供應和服務。

第二種也是最現實的情況,郵政運營商將從(cong) 疫情的短期影響中恢複過來,但信件量仍將繼續下降,這也是一些發達國家郵政運營商目前正在經曆的情況。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惡化,企業(ye) 暫時無法生產(chan) 或交付貨物,反過來導致全球價(jia) 值鏈的零星中斷,改變企業(ye) 的活動,並導致一些中間產(chan) 品的交換出現短期下降。隨著公共衛生措施的逐步放鬆和人們(men) 適應疫情常態,經濟活動可以更迅速地恢複,線上包裹訂單的增多可以穩定郵政部門的收入,雖然無法彌補潛在損失,但能幫助郵政運營商最終克服危機。

第三個(ge) 可能的結果是郵政運營商能夠迅速複蘇,抓住機遇,扭轉長期的業(ye) 務量下降趨勢。許多影響的範圍、規模和持續時間有限,造成短期內(nei) 無法生產(chan) 或交付貨物,全球價(jia) 值鏈沒有受到重大破壞,這意味著隻有一些企業(ye) 和少數中間產(chan) 品受到影響。企業(ye) 和家庭得到的大力支持也能穩定供求;消費者超出曆史最高水平的線上購物訂單,將會(hui) 帶來線上包裹的激增,消費者也將會(hui) 形成持續性的線上購物習(xi) 慣,物流業(ye) 務的興(xing) 起將會(hui) 持續更長時間,從(cong) 而增加郵政渠道的使用率,為(wei) 郵政運營商提供額外的收入,這反過來使他們(men) 能夠投資郵政業(ye) 務結構轉型,解決(jue) 長期危機。

報告提到,這三種設想側(ce) 重於(yu) 說明郵政總量的潛在演變情況,雖然這可能是對現實的簡化,但可以幫助郵政運營商避免最不利的結果。為(wei) 此,萬(wan) 國郵聯提出建議:提高郵政供應鏈的彈性,采取公共衛生措施、采用數字替代品以幫助郵政運營商和決(jue) 策者減輕疫情的長期影響並利用潛在的機會(hui) 。報告提到,應該特別照顧偏遠地區的居民以及增加他們(men) 負擔得起的郵政服務的機會(hui) 。此外,決(jue) 策者可以與(yu) 郵政運營商密切合作,監測國內(nei) 和國際網絡的總體(ti) 情況。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