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03 21:47:20 蘇寧物流

“我的爸爸媽媽已經上班半個(ge) 多月了,每天早晨醒來,兩(liang) 個(ge) 人都不見了身影,特別是爸爸,下班晚,我有時連續幾天都見不到他的麵……
我相信,爸爸媽媽的忙碌,一定會(hui) 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方便,也讓武漢城越來越好……”蘇寧物流武漢快遞員黃秀芳的兒(er) 子在作文中寫(xie) 道。
“用戶走上陽台,對我擺手致謝”
4月1號,是黃秀芳複工的第17天,與(yu) 往常一樣,下班回家時已經是晚上六點多鍾了,匆忙做好晚飯後,又檢查了孩子的網課作業(ye) ,讀到兒(er) 子的這篇作文時,心裏熱乎乎的, 11歲的兒(er) 子非常理解自己的工作。
這段時間,黃秀芳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解”兩(liang) 個(ge) 字,來自武漢市民的理解。
“很多小區還是封閉管理,快遞不能送到家裏,但武漢人都很友好,很體(ti) 諒我們(men) ,每次收到貨,他們(men) 都會(hui) 在電話中說‘謝謝,辛苦了’。”
口罩、防護服、帽子,從(cong) 上到下都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如果不是那雙秀氣靈動的眼睛,很難注意到正在忙碌的幾位快遞員中,還有一位女將,她就是黃秀芳,武昌區友誼大道蘇寧物流徐東(dong) 快遞站的快遞員,作為(wei) 站點唯一的一名女快遞員,她與(yu) 在另外一個(ge) 快遞點上班的丈夫一樣,都是3月15日第一批複工到崗的員工。
“黃姐是我們(men) 網點貼心的大姐,每天都提醒、檢查大家穿好防護服,還提醒大家盡量自帶盒飯。”站長周凱說:“很多人看來,快遞員好像是男人幹的活,但黃姐細心又麻利,幹得挺好。”
其實,黃秀芳對用戶也同樣多了一份細致和體(ti) 貼。她與(yu) 送貨片區內(nei) 的很多用戶都非常熟悉,工作小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一些用戶的特殊情況:寶媽、空巢老人、特定時候才在家的旅遊深度愛好者……
在黃秀芳負責的東(dong) 庭新家園小區,70多歲的鄭大爺老兩(liang) 口,腿腳都不太好,家住外地的女兒(er) 經常在蘇寧小店給老人下單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前兩(liang) 天,黃秀芳又去給鄭大爺送貨,由於(yu) 不能進小區,由誌願者代領送到每家每戶,正好鄭大爺家緊鄰小區大門,老兩(liang) 口接到她的電話後,是一定會(hui) 走上陽台,對她擺擺手表示感謝的。
“這就是來自用戶的理解和認可,真的很感動”黃秀芳說。
生活用品占主力,訂單堪比雙十一
同是快遞員,黃秀芳的愛人陳豔濤更多感受到的是訂單量的激增。
陳豔濤所在的蘇寧物流三角路站點,地處武漢長江隧道、和平大道與(yu) 沙湖大橋的交界處,也屬武昌區,這裏的訂單量更多。一些外地同事因為(wei) 武漢還未完全解封,暫時武大到崗,每天分配到快遞員身上的訂單數量超過三百件,是往日正常量的兩(liang) 三倍,堪比往年雙十一。
“主要是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用品,還有牛奶、油、米、沐浴露洗發水等生活必需品。”陳豔濤說,在疫情防控最嚴(yan) 格的時候,日常所需的東(dong) 西都是由社區進行統一采購。如今快遞配送在武漢全麵恢複,訂單數量的暴增也在意料之中。
“好不容易可以買(mai) 買(mai) 買(mai) 了,換成我也會(hui) 第一時間下單。”3月中旬開始,隨著蘇寧物流的全麵恢複,蘇寧易購、蘇寧小店、家樂(le) 福等蘇寧零售體(ti) 係的銷量全線增加,陳豔濤和妻子黃秀芳每天奔波在武昌區的大街小巷,滿足武漢市民對“網購自由”的美好期待。
正因如此,夫妻倆(lia) 非常忙碌,用兒(er) 子的話說就是“每天早晨醒來,他們(men) 兩(liang) 個(ge) 都不見了身影……”
“我們(men) 的配送,讓這個(ge) 城市回歸煙火味”
“她比我辛苦,每天早晨六點鍾就起來,早飯、午飯一起弄……”,盡管被兒(er) 子在作文中描寫(xie) 道“特別是我爸爸,下班也晚,我有時連續幾天都見不到他的麵”,但陳豔濤依然認為(wei) 妻子比他辛苦得多。
原來,每天夫妻倆(lia) 上班後,就留11歲的兒(er) 子一個(ge) 人在家,黃秀芳每天早晨都要連中午的飯一起做了,她和丈夫都帶盒飯去公司吃,兒(er) 子一個(ge) 人在家用微波爐熱了吃。
“疫情嚴(yan) 重隔離在家時,我們(men) 也休息夠了,現在隻想卯起幹”。盡管上班半個(ge) 多月以來,每天都忙得連軸轉,但倆(lia) 人都不覺得累,因為(wei) 每天的所見所聞都讓他們(men) 振奮。
黃秀芳清楚記得,3月15號複工最初幾天,上班路上人還很少,但現在一些公交、地鐵陸續通了,外賣也開始送了,隨著3月底武漢各行各業(ye) 的相繼複工,路上行人多了,超市開門了,商場開門了,有些餐館也開了……
熟悉的武漢正在漸漸回來!對比前兩(liang) 個(ge) 月的艱難抗“疫”,黃秀芳知道這一結果多麽(me) 來之不易。
記得3月10日,習(xi) 主席赴武漢考察疫情防控時,還專(zhuan) 門到自家所住的東(dong) 湖新城社區走訪,當時自己與(yu) 家人在陽台上揮手,和小區的人一起激動地大喊“湖北加油,武漢加油!”
那天晚上,兒(er) 子也寫(xie) 了一篇日記,描述了自己一家人對抗“疫”必勝的信心。
“那時,我們(men) 也隻是堅信抗“疫”最後的勝利,但真沒想到這麽(me) 快,20多天來,一天一個(ge) 樣。”
推動這個(ge) 城市向好的,是大家的力量,包括像黃秀芳、陳豔濤一樣更多平凡的物流人,他們(men) 用自己的忙碌,讓這個(ge) 城市回歸昔日的煙火氣息。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