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6 18:45:27 蘇寧物流

2月20日晚上10點,張瑤取下耳麥,將今日收集的有效運單傳(chuan) 給了運力響應小組。
結束一天的工作,她打開微信運動,顯示隻走了95步。
張瑤是蘇寧物流“綠色通道”熱線的接線客服,這天,她從(cong) 早上8:30上線,到晚上10點收線,不算回訪和呼出,光來電,就接聽了近200個(ge) 。
正是因為(wei) 她在電話旁的堅守,第二天,數10噸的救援物資,將從(cong) 全國多地,通過“綠色通道”的運力,免費送往湖北抗疫一線。
爭分奪秒,“大家都搶時間,我們不能掉鏈子”
蘇寧物流“綠色通道”正式開通於(yu) 1月25日,為(wei) 地方政府、公益組織等機構對武漢地區的援助物資進行運輸配送。
為(wei) 這個(ge) 特殊時期的特殊任務,蘇寧物流成立了兩(liang) 個(ge) 小組。“助力武漢抗疫物資運力響應小組”,負責整合協同47個(ge) 大區的運力資源,運送物資;“抗疫運輸任務接受小組”,則負責接聽熱線,篩選登記物資運輸需求,將需求交給運力響應小組。
張瑤就是抗疫運輸任務接受小組成員之一。
“當天正是大年初一,加上事情很緊急,情況比較複雜,也來不及反複培訓客服,我就自己把任務領了下來。”
張瑤考慮到捐贈接待工作急迫又重要,疫情疊加春節的影響,人員也不好安排,自己住在蘇寧物流南京總部附近,即使在家辦公,和總部的溝通也更方便,就主動承擔了“綠色通道”熱線的接聽任務。
本是倉(cang) 配中心電話組班組長的張瑤,原本以為(wei) “小菜一碟”,但很快就感受到這次任務“非同尋常”。
張瑤大大低估了蘇寧物流開通綠色通道後的影響力。
電話太多了,每天早上8:30上線,每天晚上10點收線,連去洗手間都掛著耳麥,揣著手機。幸好是在家工作,媽媽可以把飯菜端到身邊來刨上兩(liang) 口,不然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2月20日,光接聽來電,張瑤登記了接近200個(ge) 。200個(ge) 來電什麽(me) 概念?每個(ge) 月包含300分鍾的電話套餐,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個(ge) 月都足夠了,但不夠張瑤一天的量。
同時,張瑤發現,事情也並非接打電話這麽(me) 簡單,善念隻在一閃之間,但善行卻需要大量務實操作。
每批捐贈,需要張瑤與(yu) 發件方詳細核對運輸物品品類、數量、取貨點、發貨人、接貨時間、運送時效以及收貨單位、聯係方式等等10餘(yu) 項具體(ti) 信息。
而隨著道路檢查越來越嚴(yan) 格,張瑤還需要進一步協同收集發件方的捐贈證明、接收單位的接收函,這樣貨車才能夠在路上通過檢查關(guan) 卡。
信息繁複,時間緊急。晚上10點收線之後,往往並不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張瑤還需要用自己的微信加捐贈人好友,收取各種資料,整理信息,不分晝夜,報給運力響應小組。
“捐贈人急,收貨方急,司機半夜都能出發,大家都搶時間,一個(ge) 小時也搶,我們(men) 不能掉鏈子!”捐贈人的赤誠,收貨人的焦灼,讓身處其中的張瑤感到有如千斤重擔,半分不敢懈怠,工作起來爭(zheng) 分奪秒,片刻也不想耽誤。
從(cong) “無效”通話中,感受到眾(zhong) 誌成城的愛心
並不是所有打來電話的捐贈者,都適合使用“綠色通道”,事實上,有不小比例的電話,因為(wei) 需要運輸的物資不具備可操作性,被張瑤視為(wei) “無效”通話,但張瑤對這些電話同樣印象深刻,她從(cong) 中感受到眾(zhong) 誌成城的愛心。
有個(ge) 熱心的菜農(nong) 打來電話,說家裏收了幾十筐菜,想捐給湖北。
張瑤仔細一問,原來菜農(nong) 在吉林,收的是大棚生菜,還沒包裝,打算連筐送。按當時的公路封堵和檢查情況,這樣的蔬菜即使送到了,也差不多該壞了。聽了張瑤的顧慮,菜農(nong) 自己打消了捐贈的想法,但還是“不甘心”:“得了,我賣了捐錢吧。”
在口罩特別吃緊的時期,有個(ge) 高校校友會(hui) 收集了2000個(ge) 口罩,想通過“綠色通道”送往武漢。
但2000個(ge) 口罩,裝起來也就兩(liang) 個(ge) 行李箱,顯然達不到物流的起發量,張瑤隻好婉拒。校友會(hui) 負責人很遺憾,雖然隻有2000個(ge) 口罩,但也是多個(ge) 成員通過多方渠道籌措到的。
為(wei) 了將口罩送到抗疫一線,張瑤決(jue) 定跟這名負責人一起想辦法。
最後,根據校友會(hui) 提供的發貨地,張瑤在微博上聯絡上了所在地的慈善基金會(hui) ,促成了他們(men) 在本地的線下交接。
這已經不是張瑤的本職工作了。
“幾乎所有打電話來申請使用綠色通道的,都是出於(yu) 一片熾熱的愛心,和我們(men) 開通綠色通道的初衷一樣。”所以,隻要是能夠讓物資到一線的事情,隻要能幫上忙,她都覺得是分內(nei) 之事。
專(zhuan) 注工作背後,是整個(ge) 家庭的支持
截至2月20日,蘇寧物流綠色通道已累計免費運送捐贈物資超過600噸。
大年初一,司機嚴(yan) 立春帶著10噸消毒水從(cong) 蘇州阜寧出發;
大年初三,司機王文強帶著60萬(wan) 雙手套從(cong) 江蘇淮安出發;
大年初八,司機令狐師傅滿載消毒劑、防護服、口罩、醫用手套、醫療垃圾桶等重達12噸連夜從(cong) 南京出發;
……
一噸噸救援物資從(cong) 全國各地,被運往了湖北抗疫前線,離不開張瑤所在的“抗疫運輸任務接受小組”和“助力武漢抗疫物資運力響應小組”的通力合作,也離不開蘇寧物流全國性的物流基礎設施、靈活豐(feng) 富的運力調度資源。
張瑤專(zhuan) 注工作的背後,是整個(ge) 家庭的支持。
從(cong) 1月30日開始,張瑤家小區實行了封閉管理,物業(ye) 每天會(hui) 用高音喇叭在小區裏播放防疫知識。接聽電話需要安靜,為(wei) 了屏蔽聲音,張瑤就把門窗關(guan) 死,媽媽覺得空氣不流通不好,隻要喇叭一停,就來幫她開窗,喇叭響了,又忙不迭地過來關(guan) 。
家裏養(yang) 著一隻小狗,不能下樓玩,煩躁起來汪汪叫,爸爸就帶上口罩,把小狗牽到走廊上來回遛,安靜了再帶回來。
父母明白,女兒(er) 這項工作重要,總想著給張瑤一個(ge) 安靜的環境。
有一次,張瑤有個(ge) 空檔,想去洗個(ge) 碗親(qin) 近下媽媽。媽媽把她推回書(shu) 桌前,指著電腦上的表格(上麵統計的是捐贈物資的信息),對她說:“老實等你的電話,別以為(wei) 這些是數字,這是救命的東(dong) 西。你要想,要是這些防護服馬上穿在護士身上,口罩馬上戴在醫生臉上呢……早一天用上,就多保護幾個(ge) 人,疫情就早一天結束。”
自蘇寧物流“綠色通道”開通以來,已相繼完成了愛德基金會(hui) 、上海市大華公益基金會(hui) 、浙江省婦女兒(er) 童基金會(hui) 、白求恩基金會(hui) 等公益組織,喜臨(lin) 門、藍月亮、紐仕蘭(lan) 等國際米蘭(lan) 、華中科技大學南京校友會(hui) 等機構的運輸需求,將來源於(yu) 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廣東(dong) 、浙江、湖南、山西、湖北、山東(dong) 、河南等11省(市、區)的超過600噸救助物資運往前線。
疫情期間,總計12000名蘇寧物流倉(cang) 儲(chu) 和快遞人員、5800多輛運輸車輛堅守崗位,為(wei) 一線服務,源源不斷地響應著張瑤們(men) 接收的物資運輸需求。
這個(ge) 時刻,每一個(ge) 工作人員與(yu) 家人,所有的堅守與(yu) 逆行,都是大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