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我在武漢:為李蘭娟院士團隊送物資

發布時間:2020-02-25 16:25:05 蘇寧物流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月8號晚上,關(guan) 慧軍(jun) 把微信裏的一條運輸任務,看了多次,然後截圖,存到了手機相冊(ce) 。

對他來說,這次任務有點特殊,很有紀念意義(yi) ——他將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運送一批滅菌燈。

“經常在新聞裏看到她(李蘭(lan) 娟院士),他們(men) 團隊為(wei) 抗擊疫情,做出了很大貢獻。”這次能為(wei) 英雄團隊服務,關(guan) 慧軍(jun) 激動不已。

關(guan) 慧軍(jun) 是武漢蘇寧物流的一名運輸司機,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加入蘇寧物流應急物資車隊,無數次往返於(yu) 從(cong) 鄂州與(yu) 武漢市區之間,為(wei) 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送去大量物資。

【0225】我在武漢: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送物資257.png 

80公裏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送物資

抗疫打響以來,“李蘭(lan) 娟”是全國人民都熟悉的名字,對於(yu) 整個(ge) 武漢更是意義(yi) 特殊,早在1月18日,就與(yu) 鍾南山院士等6位專(zhuan) 家前往武漢,掌握疫情第一手資料後,她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封城!

2月1日,73歲高齡的李蘭(lan) 娟院士再次披上戰袍,率醫療隊緊急前往武漢,駐地指揮戰疫,17年前,她也曾這樣指揮抗擊“非典”。

8號接到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服務的消息後,關(guan) 慧軍(jun) 分外重視,為(wei) 保證運輸的效率和安全,他“當天晚上,在導航軟件上,選了一條最佳路線”。

其實,鄂州相距武漢不過80公裏,多次往返兩(liang) 城的關(guan) 慧軍(jun) ,對兩(liang) 地交通,本來就了然於(yu) 心。

    9號一大早,關(guan) 慧軍(jun) 提前去物流倉(cang) 庫自提點取回滅菌燈,回到分撥中心後,檢查車況、整理證件、確認交接信息……為(wei) 本次運輸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搬運滅菌燈時,關(guan) 慧軍(jun) 隱隱聽見有同事在說公司準備給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捐多少方便麵,多少件牛奶……

原來,接到給李蘭(lan) 娟院士配送滅菌燈任務時,武漢蘇寧物流快速反應,不僅(jin) 安排專(zhuan) 車配送,同時還組織了一次捐贈,為(wei) 物資“加碼”。

另準備了滅菌燈14個(ge) 、牛奶50件、法式軟麵包180袋,方便麵……和原來準備的滅菌燈一起送去。

公司的決(jue) 定,讓關(guan) 慧軍(jun) 感到本次運輸,使命光榮。

載著滿滿的物資,12點多,關(guan) 慧軍(jun) 到達了指定酒店,沒有看見李蘭(lan) 娟院士,但剛好趕上了團隊部分醫護人員換班回酒店休息。

“雖然他們(men) 帶著口罩,但還是看得出很疲憊,回到酒店,還不時地和自己的同事交流病人的病情。”關(guan) 慧軍(jun) 描述當時的情景。

 “雖然沒有見到她,但我和所有武漢人一樣都非常感謝她,她在為(wei) 整個(ge) 武漢帶來希望。”

【0225】我在武漢: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送物資930.png

 

9小時為(wei) 援鄂軍(jun) 醫公寓搬500台幹衣機

2月15日上午10點多,關(guan) 慧軍(jun) 再一次從(cong) 蘇寧華中物流園出發,和同事申飛載著滿滿兩(liang) 車幹衣機,前往光穀長江青年城

疫情肆虐下的光穀長江青年城,這裏就是援鄂部隊醫務人員的重要安駐休息區,這次運送的物資,就是送給他們(men) 使用。

這讓關(guan) 慧軍(jun) 的心情很不一樣。

“現在武漢到處鋪門緊閉,路上冷清得沒有多少人。這些軍(jun) 醫不遠千裏來到武漢,冒著危險幫我們(men) 抗擊肺炎,他們(men) 是恩人,更是親(qin) 人。”

接近十二點,關(guan) 慧軍(jun) 到達目的地。他和申飛準備卸完貨就離開,但接收方遇到一個(ge) 難題。

部隊的醫生當晚就會(hui) 陸續入住公寓了。接收人有點不好意思:“能不能麻煩你們(men) 把這些貨送到每個(ge) 房間裏?我們(men) 現在人手不足,自己搬上樓的話,時間可能來不及。”

本來隻負責運輸,但他和同事申飛都沒有推辭,哪怕他們(men) 沒有帶工具,哪怕麵前是兩(liang) 棟樓,每棟樓有25層,一層樓大概有19個(ge) 房間,需要他們(men) 反複奔跑很多次,他們(men) 依然選擇了答應。

沒工具,兩(liang) 個(ge) 人就人力一件一件搬到房間裏。

無數次彎腰、抱貨起立,無數次來回,沒一會(hui) 兒(er) ,頭上就開始冒汗。

“連續9個(ge) 小時的搬貨,感覺腿都抬不起來了。”當天,武漢飄著小雪,但關(guan) 慧軍(jun) 兩(liang) 人防護服裏的衣服都被汗水侵濕了。

【0225】我在武漢: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送物資1438.png

 

晚上9點多,500多台幹衣機,順利送到了房間裏看到第一批援漢部隊醫生到來時,已有足夠的房間配備了幹衣機,關(guan) 慧軍(jun) 覺得“很累但非常值得”。

【0225】我在武漢:為(wei) 李蘭(lan) 娟院士團隊送物資1508.png 

“要對得起那句辛苦”

從(cong) 2月1日到現在,快1個(ge) 月的時間,隻要有物資配送的任務找到關(guan) 慧軍(jun) ,他就去,就像第一次接任務時回答的,“不存在願不願意,肯定要去”。

關(guan) 慧軍(jun) 特別分享了一件小事,同樣難忘。

有一次在運輸路上去買(mai) 水,那是鄂州街邊的一個(ge) 小便利店,老板看到他身上的防護服,再看了一眼他車上掛的物資運輸車牌子,問他送往哪裏。

關(guan) 慧軍(jun) 回:“武漢。”

“有的人看見我們(men) 穿了防護服,會(hui) 本能後退一步。”老板沒有後退沒有害怕,反而說了一句,“辛苦了,今天的水我請你喝。”

那一刻,關(guan) 慧軍(jun) 的心暖了:援建的後援團中,還有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湖北人。

疫情不結束,關(guan) 慧軍(jun) 就打算一直送,“我要對得起店主的那句辛苦,和他請我喝的水。”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