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8 09:02:27 上海證券報

銀保監會(hui) 近日向各大銀行、保險公司下發《中國銀保監會(hui) 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指導意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ye) ,基於(yu) 核心企業(ye) 與(yu) 上下遊鏈條企業(ye) 之間的真實交易,規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更好地為(wei) 供應鏈上下遊鏈條企業(ye) 提供融資、結算、現金管理等一攬子或定製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監管提四大基本原則
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重點強調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時須堅持四個(ge) 原則,包括: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方向的企業(ye) ,交易背景要真實,堅持交易信息可得以及全麵管控風險。
第一即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堅持交易背景真實,嚴(yan) 防虛假交易、虛構融資、非法獲利現象。
其餘(yu) 三個(ge) 原則包括:堅持精準金融服務,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方向、主業(ye) 集中於(yu) 實體(ti) 經濟、技術先進、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鏈鏈條企業(ye) ;堅持交易信息可得,確保直接獲取第一手的原始交易信息和數據;堅持全麵管控風險,既要關(guan) 注核心企業(ye) 的風險變化,也要監測上下遊鏈條企業(ye) 的風險。
如何識別供應鏈金融中的虛假交易?監管部門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在開展供應鏈融資業(ye) 務時,應加強真實性審查,應對交易真實性和合理性進行盡職審核與(yu) 專(zhuan) 業(ye) 判斷。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將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嵌入交易環節,運用移動感知視頻等技術,對物流及庫存商品實施遠程監測,提升智能風控水平。
如何提升供應鏈金融的整體(ti) 風險管控能力?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成立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管理部門(或中心),並加快培育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通過建立健全完備的風控體(ti) 係,提高事前、事中、事後各個(ge) 環節的風險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以確保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
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應加強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合規管理,切實按照回歸本源、專(zhuan) 注主業(ye) 的要求,合規審慎開展業(ye) 務創新,禁止借金融創新之名違法違規展業(ye) 或變相開辦未經許可的業(ye) 務;不得借供應鏈金融之名搭建提供撮合和報價(jia) 等中介服務的多邊資產(chan) 交易平台。
同時,指導意見還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核心企業(ye) 風險管理。比如,應明確核心企業(ye) 準入標準和名單動態管理機製,加強對核心企業(ye) 所處行業(ye) 發展前景的研判,及時開展風險預警、核查與(yu) 處置。
在規範前提下鼓勵創新
“監管部門給出指導性意見,旨在規範供應鏈金融業(ye) 務,而不是打壓。”據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從(cong) 指導意見的內(nei) 容來看,在要求加強風險管控的同時,也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規範的前提下進行業(ye) 務模式的探索和創新。
比如,鼓勵保險機構根據供應鏈發展特點,在供應鏈融資業(ye) 務中穩妥開展各類信用保證保險業(ye) 務,為(wei) 上下遊鏈條企業(ye) 獲取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再如,鼓勵銀行、保險機構開展農(nong) 業(ye) 供應鏈金融服務和創新,支持訂單農(nong) 戶參加農(nong) 業(ye) 保險,將金融服務延伸至種植戶、養(yang) 殖戶等終端農(nong) 戶,以核心企業(ye) 帶動農(nong) 村企業(ye) 和農(nong) 戶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同時,指導意見還在完善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管理體(ti) 係方麵提出了要求。包括:銀行、保險機構應合理配置供應鏈融資額度,對不同主體(ti) 分別實施額度管理,滿足供應鏈有效融資需求;在有效控製風險的前提下實施差別化信貸管理,健全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激勵約束及容錯糾錯機製,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ti) 係。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