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2-12 13:30:51 交通運輸部

巍巍大別山,綿延千裏,林木蒼翠,山峰聳立。
位於(yu) 皖西南邊陲、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由於(yu) 曆史、自然等因素,長期處於(yu) 深度貧困之中,且貧困麵大、貧困程度較深。“鬆當燈,椒當鹽,養(yang) 豬為(wei) 過年,雞蛋換油鹽”,一句民間諺語道出了當時百姓生活的艱辛。“八山一水一分田”,1985年嶽西縣就被列為(wei) 首批國家重點貧困縣。
嶽西縣自然資源豐(feng) 富,森林覆蓋率超過70%,是江淮流域皖河等水係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為(wei) 了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嶽西縣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業(ye) ,鼓勵企業(ye) 到農(nong) 村投資。
2012年,安徽省華之慧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在響腸鎮流轉了300畝(mu) 土地,用於(yu) 建設紅心獼猴桃生產(chan) 基地。在基地常年務工的有20多人,其中大多數是貧困戶。“開始,我怕發展得太快,銷售不出去,後來有了安徽郵政農(nong) 村電商的精準扶貧,在銷售方麵就沒有什麽(me) 顧慮了,可以發動更多農(nong) 戶參與(yu) 進來。”該公司負責人徐禮慧說。當地老百姓不僅(jin) 可以得到土地租金,還可以獲得勞務收入。
中國郵政集團安慶市分公司以縣域物流網建設為(wei) 核心,通過“兩(liang) 中心一站點”(縣運營中心、鎮運營中心、郵樂(le) 購站點)建設,構建了“縣域網+郵樂(le) 購站點”的農(nong) 村電商綜合服務體(ti) 係,暢通了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高速公路”,鋪就了農(nong) 民的“致富路”。
嶽西縣的紅心獼猴桃在郵政部門的幫助下,快速銷往全國。3年來,郵政農(nong) 村電商平台累計幫助當地農(nong) 戶銷售嶽西紅心獼猴桃150多噸、銷售額達900多萬(wan) 元,幫助200多戶貧困戶脫貧摘帽,戶均年增收5000多元。
搭上郵政電商快車的不止有嶽西紅心獼猴桃,還有高山茭白。嶽西縣耕地麵積22.9萬(wan) 畝(mu) ,海拔600米以上的占60%以上。當地政府因地製宜,鼓勵百姓種植高山茭白。“以前種糧食是‘種一坡,收一鍋’。現在種植高山茭白,郵政幫忙銷售,一畝(mu) 淨掙5000多元。”主簿鎮貧困戶儲(chu) 昭陽通過種植茭白一年脫了貧。
2018年8月8日,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嶽西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郵政集團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陳洪濤表示,今年安徽郵政將推出“扶貧郵我”項目,開展“一市一品”“一縣一品”扶貧活動,打造100款精準扶貧產(chan) 品,覆蓋全省所有市縣,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